|
這一卷所收的,都是文學(xué)的作品:詩,劇本,小說。也都是翻譯。 編輯時作為根據(jù)的,除《克里慕·薩慕京的生活》②的殘稿外,大抵是印本。只有《沒工夫唾罵》③曾據(jù)譯者自己校過的印本改正幾個錯字。高爾基的早年創(chuàng)作也因為得到原稿校對,補入了幾條注釋,所可惜的是力圖保存的《第十三篇關(guān)于列爾孟托夫的小說》④的原稿終被遺失,印本上雖有可疑之處,也無從質(zhì)證,而且連小引也恐怕和初稿未必完全一樣了。 譯者采擇翻譯的底本,似乎并無條理??雌饋恚捍蠹s一是先要能夠得到,二是看得可以發(fā)表,這才開手來翻譯。而且有時也許還因了插圖的引動,如雷赫臺萊夫(B.ALekhterev)和巴爾多(R.Barto)的繪畫,都曾為譯者所愛玩,觀最末一篇小說之前的小引,即可知⑤。所以這里就不顧體例和上卷不同,凡原本所有的圖畫,也全數(shù)插入,──這,自然想借以增加讀者的興趣,但也有些所謂“懸劍空垅”⑥的意思的。至于關(guān)于辭句的辦法,卻和上卷悉同,茲不贅。 一九三六年四月末,編者。 =====【注釋】===== ①本篇最初印入《海上述林》下卷。 下卷《藻林》,版權(quán)頁署一九三六年十月出版,收高爾基的諷刺詩《市儈頌》,別德訥依的諷刺詩《沒工夫唾罵》,盧那察爾斯基的劇本《解放了的董·吉訶德》,高爾基的創(chuàng)作選集等。 ②《克里慕·薩慕京的生活》:通譯《克里姆·薩姆金的一生》,高爾基的長篇小說。印入《海上述林》的“殘稿”只是該書第一部第一章的開端。 ③《沒工夫唾罵》:蘇聯(lián)詩人別德訥衣(通譯別德內(nèi)依)諷刺托洛茨基的一首長詩。 ④《第十三篇關(guān)于列爾孟托夫的小說》:蘇聯(lián)作家巴甫連珂作,是根據(jù)文學(xué)史上的材料寫成的關(guān)于俄國大詩人萊蒙托夫的一個短篇小說。 ⑤印入《海上述林》下卷的高爾基早年創(chuàng)作二篇中,有雷赫臺萊夫的插圖八幅;又在《第十三篇關(guān)于列爾孟托夫的小說》中,有巴爾多的插圖四幅,譯者在該篇譯文的《小引》里說:“所附的三幅插圖(按該篇在《譯文》月刊發(fā)表時只有插圖三幅),讀者可以仔細(xì)的一看:這是多么有力,多么凸現(xiàn)?!?br> ⑥“懸劍空垅”:語見《文選》卷四十三南朝梁劉峻《重答劉秣陵沼書》,這原是春秋時吳國季札的故事?!妒酚洝翘兰摇份d:“吳使季札聘于魯……北過徐君,徐君好季札劍,口弗敢言;季札心知之,為使上國未獻(xiàn)。還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寶劍,系之徐君冢樹而去?!?b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