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人有生必有死,生固欣然,死亦天命” 這話出自《射雕英雄傳》金庸先生的筆下。10月30日,一代武俠小說泰斗金庸(本名查良鏞)逝世的消息一經(jīng)公布,立刻成淹沒之勢,刷爆朋友圈,因為老先生生前創(chuàng)作的15部膾炙人口武俠作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國人無不以讀金庸為熱、為樂。他值得來自民間自發(fā)的致敬。 飛—《飛狐外傳》清乾隆 雪—《雪山飛狐》清乾隆 連—《連城訣》晚清 天—《天龍八部》北宋后期 射—《射雕英雄傳》南宋 白—《白馬嘯西風》清朝 鹿—《鹿鼎記》清康熙 笑—《笑傲江湖》明中 書—《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神—《神雕俠侶》南宋末 俠—《俠客行》明中 倚—《倚天屠龍記》元末 碧—《碧血劍》明末 鴛—《鴛鴦刀》清朝 還有一部《越女劍》 然而您知道嗎? 金庸先生雖出生于浙江海寧, 但祖籍是徽州人, 黃山市相關專家曾在婺源和休寧尋找 只是目前尚未定論 為此有記者前去多地求證 (以下是金庸先生寫給婺源縣信函的片斷) 信中金庸老先生主要講了關于迎賓大道的命名,建議命名為才子路,以此紀念朱熹、詹天估等徽州鄉(xiāng)賢才士。文中還有一段:“金庸年已八旬,在世不久,去世之后,如故鄉(xiāng)領導眷愛不衰,或可將此路改名為金庸路。以資紀念。” 信末,金老先生還提及了黃山。“鄙人日后來婺源拜訪各位,并登黃山一游,當親自拜謝也。來此致謝并向婺源鄉(xiāng)親問候! 文中提到了婺源鄉(xiāng)親和登黃山,可見金庸先生和古徽州確有淵源。從文中推算,該信應該寫于14年前后,也就是2004年前后,是寫給婺源縣人民政府的。只是后來因為查文徽墓址未找著而擱至。 彈指間,已經(jīng)過去了63年。 他用了大半生的時間, 為我們構(gòu)筑了快意恩仇的江湖, 和一個個刀劍如夢, 恩怨情仇交織的武俠故事。 陪伴了我們成長的他 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再見了,金庸大俠 感謝你來過這世界 愿老先生一路走好 來源:愛黃山 |
|
|
來自: 相逢就是緣 > 《黃山市、歙縣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