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頭皮屑多?疣?
麻黃(去節(jié))半兩(湯泡)甘草一兩(炙)薏苡仁半兩杏仁十個(去皮尖,炒)右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盞半,煮八分,去癢,溫服,有微汗,避風(fēng)。(漢代劑量,需轉(zhuǎn)化為現(xiàn)代劑量,一般一兩折算現(xiàn)代一錢,約為3.3g)
第二個呢,簡單的,你如果是一般念,就變成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太麻煩了,我們叫做麻杏薏甘湯,哦,就是,用的也是很廣。麻杏薏甘湯,簡單說就是麻杏薏甘湯,你如果說,同樣在皮膚上,看到紅疹,蕁麻疹,很癢,那個時候我剛剛講過,麻黃加術(shù)湯,對不對?
但是你如果看到不癢,是疣呢?哦麻杏薏甘湯。好,為什么薏仁呢能夠去表濕,這個麻杏薏甘湯主要設(shè)計這些藥是為了肌肉的酸痛,所以皮膚表面第二層才是肌肉,再來是血脈神經(jīng)再來才到關(guān)節(jié),所以我們治療濕癥呢,就分幾種藥物而已,經(jīng)方只有幾種藥,那你一看到表面上那個紅紅的長了那個黏黏的粘巴巴很多都是濕疹,你不要管它名稱是什么,在皮膚表面上又癢,然后一看到濕的,麻黃湯加白術(shù)對不對。
比較不癢就長一個東西在哪邊,就肌肉里長出來,但它還不癢。不癢不是在皮膚,所以說疣并不是在皮膚上長出來,是在肌肉中長出來,就是說你開麻黃加術(shù)湯沒有用,你要開麻杏薏甘湯,誒一下子疣就收掉了,要不然的話有些人疣生的很多啊,生一個還好啊,自己用繩子捆上扎掉就算了,萬一一票怎么辦?
對不對?好,還有些疣生在不該生的地方,都可以用麻杏薏甘湯,都可以去掉了,好你不要管它的名字是叫菜花叫什么,都沒有關(guān)系的,那怎么辦呢,反正統(tǒng)統(tǒng)可以用這個處方把它去掉,好當(dāng)然你用燒把皮膚那燒掉,燒了以后你再喝麻杏薏甘湯也是可以的,都沒關(guān)系的。
好,看這個病者呢一身盡疼,這個全身痛的話就是講的肌肉痛了,“發(fā)熱,日晡所劇者,名曰風(fēng)濕”。好這個因為濕在身上的時候,你陽氣沒有辦法透達(dá)出來,哦,好我們這樣畫,用個圓圈,這個是你的身體,這是你的體表,那你的體表身體里面的熱呢,很熱,那在體表下方有一層濕在這邊,好,濕在在這邊,那這個濕呢,這個熱要經(jīng)過這個濕才能到達(dá)體表,才能把這個熱發(fā)散掉。 那現(xiàn)在這個濕很盛,這個熱到了這個地方就被擋住了,沒有辦法通過皮膚毛孔發(fā)散掉,所以病人會有一身盡疼有發(fā)熱的現(xiàn)象,到了黃昏的時候會更熱,因為黃昏的時候是陽明的時候,那是太陽下山的時候,它會熱的很嚴(yán)重,因為身體這時候最熱的,好這叫做風(fēng)濕病。 這個病呢,是傷于汗出當(dāng)風(fēng)或久傷取冷,流了汗以后你坐在風(fēng)在那邊吹還有久傷取冷,這個平常就喜歡喝冰的,特別是叫你們女孩子不要沒事喜歡喝冰激凌不要吃冰串冰那,臺北的刨冰,臺灣夜市的冰想到我就想去吃,可是你們不要吃太多啊,吃太多不好,這種情形呢,通通可以用麻杏薏甘湯,所以麻杏湯用的非常廣,取藥又簡單,速度又快。哦,速度又快。 你如果說遇到一個這個,這個病人啊,你說老師我不喜歡煮湯劑也不喜歡......那個很麻煩,你一看到麻杏薏甘湯,這個麻杏薏甘湯好到什么程度呢?粉劑都好,科學(xué)中藥的效果都好。哦,效果都很好。那麻黃呢杏仁啊薏仁啊甘草,薏仁呢,你可以一直加重,加重都沒有關(guān)系啊,你看它每一次服多大然后用茶匙,哦,這就是用粉劑啊,用粉劑。
吃完以后呢,因為有麻黃在里面啊,要避開風(fēng),不要風(fēng)吹太重,在介紹后面的處方之前呢,諸位現(xiàn)在回頭來看,我們在用麻黃的時候使用了薏仁,好,你如果說你需要用到麻黃,那你怕麻黃產(chǎn)生了其它的問題,一般張仲景的薏仁和麻黃配在一起,這兩個要搭對就好像桂枝遇到白芍一樣搭配走,那你麻黃開三錢,杏仁開三錢,如果杏仁跟著麻黃走的話,麻黃開再多也沒有問題。病人絕對不會說心臟跳的很快或者是發(fā)汗,汗太多出問題,都不會。這兩個搭配在一起。 所以麻黃湯里面也加了杏仁在里面,因為張仲景要重用麻黃怕麻黃出別的,引起別的問題,而又不能不要麻黃這青龍的性,就把杏仁放進(jìn)去,杏仁就是擔(dān)心麻黃發(fā)汗發(fā)太過。因為麻黃是青龍啊,因為麻黃是非常質(zhì)非常的輕,哦,質(zhì)非常的輕,你拿去稱麻黃一錢和桂枝一錢完全不一樣,麻黃一錢一大包,桂枝一錢一點點,因為它質(zhì)非常的輕,因為質(zhì)輕所以它入肺入氣分,所以說它宣發(fā)的效果很快,那怕它們把肺里的津液一下子清光光了,所以如果你吃了麻黃流出來的汗是肺里面的汗,這時候杏仁,可以把杏白......杏仁的顏色是白色的它能夠入肺,能夠潤肺,能夠在肺里面產(chǎn)生津液,所以說這個常常會用在一起哦。 那象如果說你說老師我這個這個每天啊回到家肩膀上那個......那個......衣服上都是頭皮,頭皮很多,好,麻杏薏甘湯啊,這個我剛剛才講過這個杏仁和薏仁不是去濕嗎?頭皮很多就是濕嘛,那有些人頭什么......皮脂漏性皮膚炎啊,哦,紅紅的,那麻杏薏甘湯啊,你要會推理......會推理......會推著用。尤其頭皮多......哦,那麻杏薏甘湯,效果真的很好啊,我現(xiàn)在講完,大家可能很多人回家就偷吃,會偷吃。 真的是很好用,哦,很好用。還有還有在什么地方用呢?如果你有發(fā)覺到說老師,既然這么好用你看這個杏仁對皮膚很好,那個手皮腳皮很厚的,有沒有?尤其腳皮腳皮很厚得人。麻杏薏甘就是麻杏薏甘湯癥。好你們不要去煮湯,買粉劑吃就好了,吃完后那個手皮腳皮變得很細(xì),都不用去角質(zhì),對不對,美白什么諸如此類的,好這是麻杏薏甘湯。 倪醫(yī)師病案紀(jì)錄 初診日期20080414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048 H,CY 女 26, 中等 20080414 來診原因: 皮癢紅疹, 且干裂脫皮-->冬天比夏天嚴(yán)重 白發(fā)多, 22歲才開始發(fā)現(xiàn) 問診: 1.不易出汗 2. 月經(jīng)時28天, 時32天 3. 雙足冷 4. 口渴有 熱飲 5.胃口尚好 6. 小便正常 7.晚上最癢,白天還好 8.睡時身熱 脈診: 望診: 1、舌診:淡黃濕 2、眼診: 診斷: 此人表汗未透 針灸處方: 合谷 曲池 血海 三陰交 筑賓 ->皮癢五針(效果奇佳) 中藥處方: 麻黃二錢 杏仁三錢 薏仁五錢 炙甘草三錢 ->麻杏薏甘湯 石膏一兩 知母五錢 ->白虎 病人希望減輕體重 何首烏三錢 ->治發(fā)白 連翹三錢 銀花二錢 赤小豆五錢 ->合麻黃 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意 拾付 9碗煮3碗
倪醫(yī)師病案紀(jì)錄 初診日期: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062 L,J 女 42 4/24/08 來診原因:牛皮癬, 20歲迄今, 因重感冒發(fā)燒之后發(fā)生,吃西藥壓制后好轉(zhuǎn), 之后從頭皮 起皮癬. 問診: 1、 很少癢,空氣干燥時較癢 2、不易出汗, 呼吸很短,跑會喘 3、胃口好 4、大便每日行 5、口渴無, 逼自己喝水 6、月經(jīng)不正常, 提前來, 21-23天,天數(shù)5天左右 7、 怕冷 8、雙足冰 脈診:浮數(shù) 望診: 1、舌診:淡白紅 2、眼診: 診斷: 毛孔不開, 肺津不伸 中藥處方: 麻黃3錢, 杏仁3錢, 薏仁5錢, 炙甘草3錢, 麻杏苡甘湯,開毛孔,補肺津,去皮下舊的 濕 蟬蛻5分(另包) 蛻皮癬 14付 6碗煮2碗 解說:此女之皮膚病起于感冒時汗出不徹,故用麻杏苡甘湯把陳舊的津液推出,并補上 新的津液即可。麻黃宣肺,薏苡仁去陳舊的津液(濕),杏仁補上新的肺津。 倪醫(yī)師病案紀(jì)錄 初診日期: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094 P,K 女 43 瘦 4/1/2008 來診原因:已前頻尿好了,近來又發(fā)生,一日約二十次,有口渴且皮又很干,皮易裂(病患自認(rèn)為濕很重,自覺一直在發(fā)炎毒素很重)耳朵癢,眼睛癢,落發(fā),肌肉酸痛,肩背肌肉偶而酸 痛, 似乎對很多東西吃喝都會過敏。 問診: 口渴喜冷飲 睡眠需起身夜尿3-4次 胃口好易餓 大便每日行 尿色白 身易出汗 平時覺身熱 雙足溫 月經(jīng)很準(zhǔn)時 脈診:浮大 望診:1、舌診:淡白紅 診斷: 病在皮表, 強迫癥 中藥處方: 荊芥三錢 防風(fēng)三錢 連翹三錢 銀花三錢 蟬蛻五分 生姜二片 大棗十枚 炙甘草三錢 白芷五錢 蒼朮三錢 辛夷三錢 菖蒲三錢 烏藥五錢 桂枝三錢 白芍三錢 當(dāng)歸二錢 側(cè)柏葉三錢 九碗煮三碗 五付 早晚飯前各喝一碗 解說: 病患雙足溫,表示頻尿非下焦虛寒所致,病患喝水過多,自認(rèn)毒素過多(舌診并無中毒現(xiàn) 象),不斷強迫排尿造成習(xí)慣,此屬心勞。方用荊防翹銀蟬芷幫助皮膚蛻換,白芷有美白效果。 蒼朮、辛夷、菖莆 去上竅濕阻;桂枝湯解肌調(diào)和陰陽;當(dāng)歸、側(cè)柏葉幫助生發(fā)。 姓名 姓別 出生年 來診日期 W君 男 2007/9/19 來診原因: 右小腿皮膚長魚鱗癬,有紅疹。 (自述)別人介紹后姑且來之… 問診:(此人問診時幾乎是把簡答題當(dāng)申論題回答,一副欠扁樣… ) 1、睡眠:好。 2、大便:平均兩天一次(還自認(rèn)很正常)。 3、小便:淡黃。 4、口渴:喜飲冷水。 5、手足溫度:足冷。 6、問汗:皮膚較好之處有汗。 脈診:浮弦有力。 望診: 1、舌診:淡黃白厚。 2、身體:雙腿皮膚較爛,冬天則干燥。 診斷:里寒熱并結(jié)。 中藥處方: 黃芩三錢、黃柏三錢、白朮三錢、苻苓五錢、麥門冬四錢、五味子三錢、蟬蛻五分、蛇 蛻五分(另包)、麻子仁三錢、黃耆五錢、白芷五錢、淮山三錢。 十付,9-3碗,早晚餐前服。 1. 黃芩三錢、黃柏三錢 去熱 2. 淮山三錢,白朮三錢、茯苓五錢 健脾利濕 3. 麥門冬四錢、五味子三錢、黃耆五錢、白芷五錢 潤肺固表 4. 蟬蛻五分、蛇蛻五分 取其象,病人的皮膚就像蛇皮一樣需要蛻皮 5. 麻子仁三錢 以仁劑通利大便 倪醫(yī)師病案紀(jì)錄 初診日期:2008/08/07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FN 女 約50歲,中等 2008/08/14 來診原因: 五周以來皮膚過敏,夜間尤差,一靠著椅子或臥床即癢。初診后仍癢,因汗水仍無法透發(fā) 診斷:表受風(fēng)邪,汗未出盡。 針灸處方: 皮癢五針:血海、三陰交、筑賓、曲池、合谷。 中藥處方: 桂枝三錢 白芍三錢 麻黃三錢 杏仁三錢 薏苡仁四錢 生姜三片 大棗十枚 炙甘草三錢 連翹三錢 銀花二錢 荊芥三錢 解說:沿用麻杏薏甘湯,加桂枝湯固脾胃以堅固汗水之源,并加連翹、銀花、荊芥等發(fā)表。 倪醫(yī)師病案紀(jì)錄 初診日期:2008/8/13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KS 女 38歲,中等 2008/8/13 來診原因:掉頭發(fā),黑斑,睡不好,咳嗽打噴嚏有尿液滲出,頭暈,便秘,干眼,肚子大,頸部有突出物,經(jīng)期來若走路較多,會酸痛影響睡眠,痔瘡。 問診: 睡眠:每天到3:00都醒來。 開車或走路一小時會暈。 大便:便秘三天一次。 小便淡黃,有時深黃。 排氣有。 看計算機屏幕久會眼干。 如喝多水或喝西瓜汁則手指腫。 月經(jīng)正常28天,每次約五天。 雙足熱。 脈診:稍浮緩有力。 舌診:淡白干。 診斷: 水停中焦。 中藥處方: 桂枝五錢 白朮四錢 茯苓五錢 豬苓三錢 澤瀉五錢 側(cè)柏葉五錢 當(dāng)歸 三錢 茜草五錢 川芎三錢 白芍五錢 丹皮三錢 厚樸二錢 大黃三錢 枳實二錢 柴胡三錢 玉金三錢 酸棗仁三錢 半夏三錢 南星三錢 200 克粉 三餐前三茶匙 先用粉,不行再用湯劑 解說: 桂枝五錢 白朮四錢 茯苓五錢 豬苓三錢 澤瀉五錢 五苓散,去中焦水。 側(cè)柏葉五錢 當(dāng)歸三錢 生發(fā)?!?nbsp; 茜草五錢 川芎三錢 丹皮三錢 去子宮瘀血治黑斑。 厚樸二錢 大黃三錢 枳實二錢 小承氣湯治便秘。 柴胡三錢 玉金三錢 酸棗仁三錢 治肺先治肝。 半夏三錢 南星三錢 去肺中的津液。 女人臉上有黑斑,多為子宮有瘀血。將瘀血清出即可。 病人陳述,一運動就頭暈,表示中病。病人應(yīng)多運動。 皮膚上的突出物為疣,可以電射移除,或是以燈心草燒掉。 多吃甜食容易掉頭發(fā),師囑病人喝開水或是茶,不要吃甜食和其它飲料。 病人的脈為浮表示有表癥,又為弦表示有水,用五苓散。 姓名 性別: 年齡及體型 來診日期: LQ 男 年約40,中等身材略瘦 2008/08/15 來診原因:初診主訴頭風(fēng)、左邊額頭上方有一腫塊,以及皮疹搔癢。二診諸證皆改善。 問診:病人諸證皆有改善。 脈診:脈浮洪 望診:左額上之脂肪瘤明顯消退 診斷: 頭風(fēng)、濕在皮下、脂肪瘤 針灸處方:(同初診) 左額上腫塊報刺、百會、右合谷、右外關(guān)、左頭臨泣、左太陽透率谷、右俠溪、左右委 中、左右陰谷、左腿腘中稍下方腰痛點(阿是穴),左右腎俞 中藥處方: (同初診方) 麻黃二錢、杏仁二錢、薏苡仁三錢、炙甘草三錢、連翹二錢、川芎二錢、白附子二錢、僵蠶二錢、勾陳二錢、秦艽二錢、杜仲二錢、荊芥二錢 七付,每付六碗煮二碗,早晚飯前。 解說: 1、皮疹是皮下有濕,外干內(nèi)濕用麻杏薏甘湯。如果病人不出汗加桂枝,能出汗用荊芥即可 。會癢可加連翹、銀花。 2、秦艽除督脈痛、杜仲除腰痛。 3、額頭上的腫塊,如果低頭會變大就是血管瘤,不可報刺。 4、腘中相當(dāng)于腰,承山相當(dāng)于魄(肛)門,可于此兩者之間找相對應(yīng)之壓痛點,即阿是穴。 5、頭臨泣專治眼珠后的痛(痛連目睛),也可治膽經(jīng)上的頭痛、 6、川芎、白附子、僵蠶、勾陳皆治頭痛。 7、白附子專治風(fēng)吹就痛的頭痛。 8、脈浮洪是夏逢夏脈,正常。
另附弟子診治醫(yī)案
濕 疹 麻黃加術(shù)湯 麻黃9克 桂枝12克 甘草12克(炙) 杏仁9克(去皮、尖) 白術(shù)12克
姓名王xx 男 65歲 來診日期2008.12.29 來診原因:冬季癢,濕疹,腰帶附近大腿內(nèi)外側(cè)不固定有紅疹,晚上更明顯,得到此病已經(jīng)近二十年了。
問診:
1. 睡眠:因濕疹癢,夜尿2-3次,從無法一覺到天亮,睡眠品質(zhì)不太好 2..胃口 :好 3. 大便 :每日條便 4.小便 :清淡黃(白天尚好,晚上夜尿) 5. 口渴 :無(3-5小時忘記喝水) ,喜冷飲,常喝茶 6.問汗 :出汗少(大量運動才會大量出汗) 7. 手足溫度 :腳溫 8.掌額溫度 :(原文缺) 9. 體力 :好 10.身體寒熱 :不怕冷
診斷:里濕甚,皮下水多,無法汰舊水,換新水==>麻黃加術(shù)湯,五苓散加減
中藥處方:
麻黃3 杏仁4 炙甘草2 桂枝2 白術(shù)4 荊芥3 茯苓3 豬苓2 澤瀉3 細(xì)辛1 烏藥3 連翹3 金銀花2 蟬蛻0.5 (單位:錢) 5 付, 6 → 2早晚飯前 平日多食四神湯,飯后甜點加蔗糖/黑糖,不要用白砂糖
解說/備注: 1. 1/7 吃8付后明顯改善(洗完澡不會癢,半夜不會癢,一覺到天亮) 3. 1/13 來電吃完15付,好了95%
老師評論:
一般如果是西醫(yī)皮膚科??漆t(yī)師遇到這種皮膚病時,在使用其他藥物沒有治療效果之后都會使用類固醇類藥物,這樣做只會越治越壞,上面這位病人得病已經(jīng)超過二十年以上,我保證西醫(yī)一定有給他用過類固醇,讀者可以從這一案例就知道,完全是無效的。
這位病人經(jīng)過我的學(xué)生使用經(jīng)方治療后,病人恢復(fù)的速度可以如此之快,就已經(jīng)證明經(jīng)方的療效有多快,因為世上只有經(jīng)方才是真正正確有效治療疾病的醫(yī)學(xué),上面案例中的麻黃加術(shù)湯與五苓散就是出自經(jīng)方,傳之千年以上的方劑,使用過上億的人身上,至今仍然有效,這還需要去鑒定嗎? 請問誰又有資格來做鑒定呢?由無法治病的醫(yī)師來替已經(jīng)將病治好的方劑做鑒定,這是合理的嗎?根本就是不要臉的行為,我這一位優(yōu)秀的學(xué)生,讀者光是看他的診斷與治療速度就知道,他非常優(yōu)秀。 經(jīng)方必須傳世,這是我輩的責(zé)任所在,讀者認(rèn)為該如何
漢唐中醫(yī)倪海廈謹(jǐn)記于臺北2009年01月20日 委中放血可以用在惡瘡、頑癬(如牛皮癬等) 委中是非常有名的大穴,是膀胱經(jīng)的合穴,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dāng)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也就是腘窩中間?!把澄星蟆保秤胁《伎梢匀∥醒?。同時,委中有另一個名稱叫血郄,刺之出血可清瀉血熱,解毒。 委中放血可以用在惡瘡、頑癬(如牛皮癬等),這是恩師漢唐中醫(yī)倪海廈醫(yī)師所教的經(jīng)驗。開始對此體會不深,使用之后才真正體會到其作用。 一小患者,4歲左右,長得清秀可愛,可從生下來就四肢皮膚不好。四肢特別是雙手、下肢腹股溝等處有蛻皮,伴有瘙癢,所以經(jīng)常有撓破潰爛、滲液,久不收口。家里曾帶他在許多醫(yī)院診治,但不知究竟是什么病,看照片類似鵝掌風(fēng),又像濕疹,曾用過許多藥物,開始可能有點效果,但很快就失效。 給他服用四物消風(fēng)飲等好幾個方子都沒有很大效果。思考良久,建議試試委中放血排毒法看看。當(dāng)時心里也很忐忑,以為未必有效,誰知后來打電話去問,孩子再也沒有癢過,潰爛、滲液的地方也很快收口了,真令人驚異。
還有一位牛皮癬患者,本來已經(jīng)數(shù)月不發(fā)作,今年春季又開始瘙癢,下肢皮膚變紅而粗糙,蛻皮,瘙癢。服用中藥后有所減輕,但沒有完全控制,于是委中穴放血,次日瘙癢即減輕,再配上中藥內(nèi)服,牛皮癬很快得到了控制。 委中穴放血時,注意要讓患者趴在墻上,將腳后跟踮起來。消毒后拍打委中穴。委中在兩筋中間,可看到有青筋暴起,用放血針刺青筋,讓淤血流出來。對于有傳染性的病,操作時要帶手套,以防感染。腳后跟踮著容易一次把毒血排掉。根據(jù)我院同事的經(jīng)驗,也可以讓病人趴著放血,然后用火罐把血拔出。當(dāng)然,操作時需由醫(yī)師執(zhí)行,以免發(fā)生感染等意外情況。 附:網(wǎng)友按照倪師所講實踐案例 委中放血治皮膚病
看了倪海廈老師的針灸視頻,里面講了委中放血治皮膚病的方法。 正好姐姐的兒媳婦皮膚病好多年了(她才結(jié)婚兩年,上學(xué)時就一直有),疙疙瘩瘩一片一片的,手上、腘窩那里尤其嚴(yán)重,看了很多醫(yī)院,據(jù)我姐姐說光婚后花了近兩萬元也沒任何好轉(zhuǎn)。她知道我自學(xué)中醫(yī)養(yǎng)生,問我有什么辦法沒,我告訴她有個方法,但我沒試過,她要求我給她試試看。
總共放血放了三次還是四次(過去大半年了,記不清了),就痊愈了,效果好到令人吃驚?,F(xiàn)在,她皮膚完全正常了。 所以,特地貼出詳細(xì)步驟,希望能幫助到為皮膚病苦惱的人們。
患者面墻而立,雙手撐在墻上,腳跟踮起(直到放血結(jié)束)。操作者(戴手套保護自己別沾上患者污血)以手拍打患者委中穴(其實就是腘窩那塊),應(yīng)該會有青黑的血包鼓起,酒精消毒后以梅花針或三棱針或采血針(最好用一次性的),刺破血包處,多刺幾針,然后上真空罐,罐里血量多了可以倒掉重新上,反復(fù)幾次,直至針孔處不再有血滲出,即可停止,針眼處記得酒精消毒,兩側(cè)委中都放。隔一星期或十天左右再放下一次(看患者身體狀況而定,身體虛的時間就間隔久一點)。
上肢如果有皮膚病,委中放血效果慢或不好,可以在肘彎曲澤穴處同樣方法放血(這個是我自己想的,用了效果很好,倪先生視頻里沒說這個肘彎處放血。姐姐兒媳婦腿上皮膚病先痊愈了,手上好得慢,我在曲澤處給她也放了一次就好了)。
治皮膚病我也只幫人做過這一例,但倪海廈先生教的方法,凡我試過的,都效果極好。
備注:倪師所講治療皮膚病,上述列舉了部分醫(yī)案,也有其弟子、網(wǎng)友學(xué)習(xí)者,按老師所講所做的實踐案例,更關(guān)鍵的是掌握其中的醫(yī)理,靈活使用?,F(xiàn)在還有部分皮膚病患,是起源于飲食,比如喝牛奶,其中的荷爾蒙激素引發(fā)過敏,部分食物中轉(zhuǎn)基因成分、激素農(nóng)藥也刺激了皮膚疾病的發(fā)生,還有就是西藥毒素在內(nèi)臟累積,反應(yīng)到皮膚上,需要引起注意。 資料搜索于網(wǎng)絡(luò),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