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紅樓夢》大觀園總平面布局

 語濹 2019-01-13

《賈府示意圖》簡介

 

第一節(jié)、制約《賈府示意圖》的十個要點

 

一、大觀園與寧府、榮府緊密相連

從晚清至今,大觀園圖總計近百種,其中多半是孤立的大觀園,其周邊輪廓是不受制約的,即必定有隨意性。

眾所周知,大觀園是從寧府、榮府內(nèi)各劃出一塊而建成的。因此,大觀園除北邊臨街外,其東邊、東南邊與寧府相連,其西邊、西南邊與榮府相連。其周邊輪廓受相連關(guān)系的制約。

 

二、兩府面積相等

建大觀園之前,賈府由寧國府、榮國府兩部分組成。寧國公、榮國公既是親兄弟,又同為朝廷敕封的國公,當(dāng)年朝廷對這兩人恩賜的府邸決不會厚此薄彼,寧國府、榮國府的面積應(yīng)該是相等的(以寧榮小巷為分界線)。

(建大觀園前的寧榮小巷,寬10米,長940米。)

 

三、二府之門相隔沒有一箭之路

《紅樓夢》第七十五回寫道:因二府之門相隔沒有一箭之路。

一箭之路有多長呢?第二回校注者注曰:約當(dāng)一百二十至一百五十步。

一步有多長呢?《辭源》注曰:舊時營造尺以五尺為步。

《辭?!纷⒃唬?/span>1營造尺=0.32米。因此,一步合1.6米。

可見一箭之路約為192米至240米。相隔沒有一箭之路,即不到192米或240米。

本《賈府示意圖》里的兩府大門相距180米,與此基本相符。

 

四、賈母院垂花門與寧榮前街的距離

第三回寫林黛玉坐轎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zhuǎn)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眾婆子步下圍至一垂花門前落下。

一射之地就是一箭之路。因走了一射之地轉(zhuǎn)彎,所以賈母院垂花門距寧榮前街應(yīng)在192米以上。在本圖中,賈母院垂花門距寧榮前街在194米。

 

五、嘉蔭堂與凸碧山莊的距離

第七十五回寫道賈母且在嘉蔭堂中吃茶稍歇……從下逶迤而上,不過百余部,至山之峰脊上,便是這座敞廳。因在山之高脊,故名曰凸碧山莊。

百步的上限是240米,因此,百余步應(yīng)多于240米。因此,嘉蔭堂與凸碧山莊相距約260米。

 

六、大觀園周長“三里半大”

第十六回里賈蓉說:從東邊一帶,借著東府里花園起,轉(zhuǎn)至北邊,一共丈量準(zhǔn)了,三里半大,可以蓋省親別院了。

清代工程用的是營造里,一營造里合576米,因此,三里半就是2016米,即大觀園周長在2016米左右。

 

七、榮府四大院落的比例

賈政院>賈母院>賈赦院>鳳姐院。

(一)賈政院。第三回寫道:儀門內(nèi)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

(二)賈母院。第三回寫道:轉(zhuǎn)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三)賈赦院。第三回寫道:'黛玉度其房屋院宇,必是榮府中花園隔斷過來的。進入三層儀門,果見正房廂廡游廊,悉皆小巧別致,不似方才那邊軒峻壯麗;且園中隨處之樹木山石皆在。

所謂那邊軒峻壯麗,指的是賈母院軒峻壯麗

(四)鳳姐院。第三回寫道:王夫人忙攜黛玉從后房門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后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

 

八、賈母院的正房面積大

第四十回寫劉姥姥念佛道:人人都說大家子住大房。昨兒見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那柜子比我們那一間房子還大還高……”

 

九、鳳姐院不小

第三回寫鳳姐院是小小一所房室。

其實,鳳姐院不小——鳳姐屋的客廳不小,正房不小,鳳姐院里有東廂房(尤二姐住宅)、西廂房(秋桐住宅),還有二門、外書房、下房、賬房、屋后空房、后樓等(其根據(jù)散見于多回)。在《賈府示意圖》上,鳳姐院有8.5畝。

 

十、會芳園大門臨街,會芳園面積大

許多論者以為建大觀園時,將會芳園全部拆除了。其實,建大觀園只拆了會芳園的一部分(論述從略)。

《賈府示意圖》標(biāo)志的仍留在寧府里的會芳園有166畝。

我以為,建大觀園前,會芳園有322畝。會芳園大門面臨寧榮前街。

第十三回寫道:“會芳園臨街大門洞開……”

 

 

 

第二節(jié)、賈府之布局

 

一、方位

 ?。?/span>1)賈府在京城的鬧市之中。依芳園筑向帝城西,賈府應(yīng)在京城的西部。依第十八回的元春省親進西街門,賈府應(yīng)在皇宮的東邊。

賈府是作者塑造出來的,既在南京,又在北京。

2)第二回雨村道:去歲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覽六朝遺跡,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jīng)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

3)第六回有寧榮街、后街之說??梢姡Z府南邊是寧榮前街,賈府北邊是寧榮后街。賈府占了大半條街,還有小半條街是民居。因此,寧府東邊是寧府巷,榮府西邊是榮府巷。寧府巷東、榮府巷西,皆為民居。

賈府就在寧府巷、寧榮前街、榮府巷、寧榮后街的四方框框之內(nèi)。

4)賈府之東方有清虛觀。賈府之西側(cè)有賈氏義學(xué)(賈瑞家)。賈蕓家在賈府之正北?;ㄒu人家在賈府之東北。

5)賈府是個整體,由三部分組成:寧國府、榮國府和大觀園。

賈氏宗祠在寧國府院內(nèi),在賈珍院的西南方。

6賈府坐南朝北。東西向?qū)?/span>600米,南北向長940米。清代用的是營造尺。我今為了便于表述,長度采用公制。)

賈府面積846畝。

7)根據(jù)《紅樓夢》的描寫,賈府旁有街道和民宅。我將賈府及其緊連著的街道、民宅視作一塊整體,名為寧榮坊。

寧榮坊1500畝,即一平方公里。呈正方形。

8)建大觀園之前,南北向的長940米、寬10米的寧榮小巷,是兩府的分界。

9)建大觀園之后,寧榮小巷只剩下190米長。寧榮小巷北端有體仁沐德廳,廳北有二門,進二門有甬路,甬路北端有輔仁諭德廳。廳北是大觀園。

10)南院及南院馬棚。第三十九回寫道丫鬟回說'南院馬棚里走了水。不相干,已經(jīng)救下去了。賈母最膽小的,聽了這個話,忙起身扶了人出至廊上來瞧,只見東南上火光猶亮。

 

二、薛姨媽住宅

這是研究賈府圖的一個難點。

有些紅學(xué)家認為薛姨媽一直住在梨香院里。這是不對的。誠然,薛家剛到榮府時,住在梨香院里。(建大觀園之前,梨香院在榮國府的東北角)。但建成大觀園后,梨香院被劃進大觀園。十二官(齡官、文官、芳官等)和教習(xí)們住進了梨香院。薛家自然已經(jīng)搬到另一個地方了。

建大觀園時,榮國府的北部,除西側(cè)一個南北向的狹長地帶被保留在榮國府以外,全都劃進大觀園里。

薛家搬到(建大觀園之后的)榮國府的東北角的一個空宅里。此宅與大觀園的大門側(cè)的前西角門相近。

薛姨媽住宅與大觀園相連,亦有角門。

第六十二回寫道:一進角門,寶釵便命婆子將門鎖上,把鑰匙要了,自己拿著。寶玉忙說:'這一道門何必關(guān),又沒多的人走。況且姨娘、姐姐、妹妹都在里頭,倘或家去取什么,豈不費事?寶釵笑道:'小心沒過逾的。你瞧你們那邊,這幾日七事八事,竟沒有我們這邊的人,可知是這門關(guān)的有功效了。若是開著,保不住那起人圖順腳,抄近路,從這里走,攔誰的是?不如鎖了,連媽和我也禁著些,大家別走??v有了事,就賴不著這邊的人了。’”

 

三、下人一帶群房

第十六回寫道;“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

既然榮府有下人一帶群房,那么,寧府也有。寧府的下人一帶群房仍保留著。

榮府東邊下人一帶群房拆去后,下人們住在什么地方呢?還是住在榮府里。榮府的空地、空宅多的是。

因為寧府的下人一帶群房只能在寧府的東南角。與此對稱,榮府的下人一帶群房在榮府的西南角。

 

四、會芳園

第十一回寫鳳姐帶領(lǐng)丫頭婆子們從寧府賈蓉院出來進入會芳園,只見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之榭;縱觀西北,結(jié)三間臨水之軒。可見,會芳園原來的面積很大,其南邊和北邊的距離較遠。會芳園究竟有多大?

我認為,建大觀園之前,會芳園約322畝;建大觀園之后,會芳園約166畝。

第十六回寫道: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由此可見,會芳園后墻面臨寧榮后街。

第十三回寫道:會芳園臨街大門洞開,旋在兩邊起了鼓樂廳,兩班青衣按時奏樂,一對對執(zhí)事擺的刀斬斧齊。可見會芳園大門面臨寧榮前街。

寧府大門與榮府大門相隔沒有一箭之路,約180米。

在臨街的180米內(nèi),有賈政前院、賈赦院、寧榮小巷、賈祠、賈珍前院,夠擠了,因此插不進會芳園。所以,會芳園大門只能在寧府大門的東方。

許多紅學(xué)家以為,建大觀園時把會芳園拆完了。

我以為,建大觀園后,會芳園幾乎有一半仍保留在寧國府里。我的理由如下:

1)大觀園大門(朝南)不臨街,而會芳園大門臨寧榮前街。這意味著會芳園的東南塊仍保留在寧國府里。

2)天香樓與賈蓉房相近,原在會芳園東南塊的北部。建大觀園之后,天香樓及樓下的箭道,仍保留在寧國府里。

3)大觀園的中線,就是原寧榮小巷的北段。大觀園以中線為界,東部(寧國府被劃進的部分)面積少一些,西部(榮國府被劃進的部分)面積多一些。而在建大觀園之前,會芳園的北部的面積,比榮國府后花園的面積大。這就意味著會芳園的北部并沒有完全劃進大觀園。因此,會芳園的東北塊仍保留在寧國府里。

4)第七十五回寫賈珍就在會芳園叢綠堂中……開懷賞月作樂。又寫叢綠堂緊靠著祠堂??梢姡ù笥^園之后,會芳園有一部分緊挨著寧榮小巷和(大觀園前的)甬路。

5)會芳園后門即寧府后門,仍臨寧榮后街。第十九回寫寶玉到寧府看戲,又到寧府小書房前與茗煙對話,接著寫道:茗煙聽說,拉了馬,二人從后門就走了。

 

五、天香樓

第十一回寫道:賈蓉聽說,即同寶玉過會芳園來了。接著寫鳳姐已來到天香樓的后門,見寶玉和一群丫頭們在那里玩呢。顯然,所謂寶玉過會芳園來了, 就是具體到會芳園的天香樓來。因此,天香樓在會芳園無疑。

第十三回寫道:另設(shè)一壇于天香樓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業(yè)醮。在一層樓上能同時容納九十九位全真道士,而且舉行打醮儀式,可見天香樓的面積之大。

第七十五回寫道:“原來賈珍近因居喪……便生了個破悶之法,日間以習(xí)射為由,請了各世家弟兄及諸富貴親友來較射,……因此在天香樓下箭道內(nèi)立了鵠子,皆約定每日早飯后來射鵠子。可見,建大觀園后,天香樓仍留在寧府內(nèi),仍留在會芳園內(nèi)。

 

 

 

第三節(jié)、賈府面積諸數(shù)據(jù)

1981年冬初,我交的畢業(yè)論文就是《賈府示意圖》。

1982年,我發(fā)表的論文是《賈府示意圖說》。

近幾年,我兩次發(fā)表《重繪賈府示意圖簡說》。從1979年秋開始,直至現(xiàn)在,二十六年,我一直堅持研究《賈府示意圖》。

我對賈府面積的研究的成果如下:

在《賈府示意圖》里,大觀園372畝,寧國府242.3畝(含會芳園),榮國府220.7畝,賈祠8.15畝,寧榮小巷(寬10米)2.85畝。因此,賈府面積總計846畝。

 

 

 

第四節(jié)、大觀園之布局

 

一、大觀園中線有甬路又有水池

大觀園正門與行宮、大觀樓垂直的線,可稱為大觀園中線。

大觀園中線以什么為主呢?戴志昂先生以中央大湖為主,認為從元春、賈母乘舟游園經(jīng)過路線可知園內(nèi)重要院落都能乘船直達,大觀園的水池是有相當(dāng)大了。大觀園確是一個以水為主的園林。(顧平旦主編《大觀園》,文化藝術(shù)出版社1981年版。)

徐恭時先生以輦道貫穿,其根據(jù)是脂評:今賈政進的雖是正門,卻行的僻路。按此一大園,羊腸鳥道,不知幾百十條,穿東度西,臨水過山,萬勿以今日賈政之所徑,考其方位基址。故正殿反于末路寫之,足見未由大道而往,乃逶迤轉(zhuǎn)折而經(jīng)。”“此是小徑,非行車輦道,今賈政原欲游覽其景,故指此等處寫之,想起通路大道,自是堂堂冠冕氣象,無庸細寫者也。后于省親之時已得知矣。(《紅樓夢研究集刊》第三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1982年,我繪《賈府示意圖》時傾向于徐恭時先生的意見,也在大觀園中線畫上了輦道。今圖(1998年之圖)修正了這一看法,變成了既畫甬路又畫水池。大觀園里的確有一條甬路。第七十六回寫道:一語提醒了這管家伙的媳婦……說著便去找時剛下了甬路,就遇見了紫鵑和翠縷來了。第十七回寫賈政、寶玉等進入曲徑通幽的石洞后,再進數(shù)步,漸向北邊,平坦寬豁,兩邊飛樓插空,雕甍繡檻,皆隱于山坳樹杪之間。此處所謂漸向北邊,平坦寬豁,指園中甬路無疑。

第十八回寫元春退于側(cè)殿更衣,方備省親車駕出園??梢姀男袑m到大觀園正門,有一條又寬又平的甬路供元春的省親車駕行駛。

有甬路并不排斥大觀園內(nèi)有水池。許多建筑如凹晶溪館、藕香榭、綴錦閣等皆是依水而建,隔水相望。

大觀園內(nèi)最大的水池在藕香榭之北、大觀樓之南。第四十一回寫道:不一時,只聽得簫管悠揚,笙笛并發(fā)。正值風(fēng)清氣爽之時,那樂聲穿林度水而來,自然使人神怡心曠。因此,我稱該池為聽樂池。

  

二、怡紅院、櫳翠庵在大觀園東部

中國地圖出版社1992年6月出版的《最新中國地圖冊》登載了人工造景北京大觀園的平面圖。在該圖上以沁芳亭和行宮為分界點,將北京大觀園分為東部和西部,怡紅院、櫳翠庵、嘉蔭堂、凸碧山莊、凹晶溪館都在大觀園的西部,而瀟湘館、秋爽齋、藕香榭、暖香塢、蘆雪庵、稻香村、綴錦樓、牡丹亭、蘅蕪苑都在大觀園的東部。這些與我的《賈府示意圖》絕然相反。

我認為,怡紅院、櫳翠庵在大觀園的東部。第四十一回寫道:“一時來至'省親別墅的牌坊底下……忙命一個婆子帶了東北上去……(劉姥姥)及出廁來,辨不出路徑……只得認著一條石子路慢慢得走來……得了一個月洞門進去……” 至此劉姥姥已從大觀園的東北角走到了怡紅院。因此,怡紅院應(yīng)在大觀園的東部。

櫳翠庵亦應(yīng)在大觀園東部。第五十回寫道:“說著,仍坐了竹轎,大家圍隨,過了藕香榭,穿入一條夾道,東西兩邊都有過街門,門樓上里外皆嵌著石頭匾,如今進的是西門……來至當(dāng)中,進了向南的正門,賈母下了轎,惜春已接了出來。從里邊游廊過去,便是惜春臥房,門斗上有'暖香塢三個字。又寫道:“賈母笑著,攙了鳳姐的手,仍舊上轎,帶著眾人,說笑出了夾道東門,,一看四面粉妝銀砌,忽見寶琴披著鳧靨裘站在山坡上遙等,身后一個丫鬟抱著一瓶紅梅。又寫道:“來至跟前,可不是寶玉和寶琴。寶玉笑向?qū)氣O黛玉等道:'我才又到了櫳翠庵。妙玉每人送你們一枝梅花,我已打發(fā)人送去了。’”

在上述引文中,關(guān)鍵是夾道的西門和東門,標(biāo)明了幾個處所的方向。因此,藕香榭在暖香塢的東方,寶琴立雪的山坡在藕香榭的東方,櫳翠庵在寶琴立雪山坡的東方。所以,櫳翠庵在大觀園的東部。

 

三、諸釵住宅在大觀園西部

第十七回中,脂批云:“后文所云,進賈母臥房后之角門,是諸釵日向來往之境也。后文有云,諸釵所住之處只在西北一帶,最近賈母臥室之后,皆從此北字來。又云:“西北一帶通賈母臥室之后,可知西北一帶是多寬出一帶來的,諸釵始便于行也。

第五十六回寫道:“回事的那人說:'有吳大娘和單大娘他兩個在西南角上聚錦門等著呢。’”

由上述資料可知,聚錦門是大觀園的西南角門,在賈母臥室之后,亦即賈母臥房后之角門,也是諸釵日相來往之境。諸釵所居只在西北一帶,且最近賈母臥室之后,這就明確交待了諸釵所居方位,在大觀園西北。

 

四、梨香院

第四回賈政說道:“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白空閑著,打掃了,請姨太太和姐兒哥兒住了甚好。又寫道:“原來這梨香院即當(dāng)日榮公暮年養(yǎng)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余間住房,前廳后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門出入。西南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賈政說咱們東北角上時,還沒建大觀園,顯然,所謂東北角是當(dāng)時榮府之東北角,也就是寧榮后街與寧榮小巷的垂直結(jié)合處的西側(cè)。可見梨香院在建大觀園前的榮國府的東北角,后門通寧榮后街。(作為臨街之門,此后門又可視為大門。)

大觀園建成之后,梨香院被劃進大觀園。第五十四回寫道:媳婦聽了,答應(yīng)了出來,忙的一面著人往大觀園去傳人……一時,梨香院的教習(xí)帶了文官等十二人,從游廊角門出來。既然是往大觀園傳人,人又是從大觀園的游廊角門出來,可見,文官等所住的梨香院在大觀園內(nèi)無疑。

梨香院亦與花冢相近。第二十三回寫黛玉寶玉在沁芳閘橋附近的花冢掩埋落花,并在沁芳閘旁同讀《會真記》,忽然賈母打發(fā)人來叫寶玉向大老爺請安,寶玉回房。接下寫道:這里黛玉見寶玉去了,又聽見眾姊妹也不在房,自己悶悶的,正欲回房,剛走到梨香院墻角邊,只聽墻內(nèi)笛韻悠揚,歌聲婉轉(zhuǎn)。黛玉便知是那十二個女孩子演習(xí)戲文呢。

沁芳閘是位于大觀園東北角的引水閘,花冢在此。黛玉正欲回房,說明她走不多遠就到了梨香院墻角邊,可見梨香院與花冢相近,距離不太大。

而葛真先生等認為梨香院在大觀園前,緊靠怡紅院,因而花冢與梨香院相距甚遠,這是不符《紅樓夢》原意的。

第六十九回寫道:賈璉忙命人去開了梨香院的門,收拾出正房來停靈。又寫道:“賈蓉忙上來勸:'叔叔解著些兒,我這個姨娘自己沒福。說著,又向南指大觀園的界墻。又寫鳳姐因此也不出來穿孝,且往大觀園中來。繞過群山,至北界墻根下往外聽。說明梨香院在大觀園的北界墻處無疑。

 

五、怡紅院布局的改動

  《紅樓夢學(xué)刊》2003年第二輯,載有馬瑞芳教授的《一部早期的、內(nèi)容單一的〈紅樓夢〉——對明義〈題〈紅樓夢〉絕句二十首〉的考察》。(第230頁)其文云:

從明義所見《紅樓夢》到《石頭記》,主要人物描寫的分寸感、準(zhǔn)確性有很大進步。在明義所見《紅樓夢》中,黛玉進不了怡紅院,就在階下聽寶玉和寶釵談話,在窗下走來走去。黛玉似乎既有心機又具耐性。這樣的描寫固然有趣,但不符合林黛玉單純直率的個性,所以曹雪芹在增刪過程中將這個情節(jié)刪除。晴雯不開門的情節(jié)并非后來所加,而是早就有,但明義所見《紅樓夢》中怡紅院的布局與《石頭記》不同,院外的人可以看到寶玉的窗子,可以走到窗邊聽里邊人說話。所以曹雪芹寫了黛玉遭拒后在窗外徘徊的情節(jié)。在增刪過程中曹雪芹將林黛玉的感受從視覺改為聽覺,為此必須改動怡紅院的布局:從院外不能看到院內(nèi),特別是寶玉的窗口,只能聽到院內(nèi)說話的聲音。晴雯不開門,黛玉就坦蕩地大聲說是我,還不開門么?晴雯再次拒開,更使黛玉傷心。怡紅院布局的改動既完善了黛玉形象,又讓以紅院的富貴氣更上一層樓:試想,賈府鳳凰住的不是深宅大院,卻像窄門小戶,從院外就能看到少爺臥室的窗口,多沒勁!但是,怡紅院布局的改動并非專為寫黛玉受拒而改,而是因為增加了元春歸省,相應(yīng)對賢德妃家的園子提升了檔次。



建大觀園前總平面布局  細品紅樓

a.賈府布局總說: 

對于賈府的分析先從整體入手,由整體到局部。首先分析賈府的總體構(gòu)成,先分析書中各信息點,最后綜合成結(jié)論,這樣簡明清晰。 

書中文字描述:

那日進了石頭城,從他老宅門前經(jīng)過.街東是寧國府,街西是榮國府,二宅相連,竟將大半條街占了.大門前雖冷落無人,隔著圍墻一望,里面廳殿樓閣,也還都崢嶸軒峻,就是后一帶花園子里面樹木山石,也還都有蓊蔚洇潤之氣(第二回)
點評: 
這段文字過去有許多文章認為是書中最早對于賈府的概述,實際上從字面上的意思理解并非如此。從字面上看這段文字是對賈家在金陵的老宅的描述。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賈家原來并非全在京都中,在原籍還住著十二房(第四回),也就是住在金陵的這座老宅中。這段文字主要是想說明賈家原籍老宅根基還很興旺,并未蕭疏。當(dāng)然用在都中賈府也和后面的描述吻合,可見作者本來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書中文字描述:
有日到了都中,進入神京。自上了轎,進入城中從紗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見街北蹲著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門前列坐著十來個華冠麗服之人.正門卻不開,只有東西兩角門有人出入.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大書"敕造寧國府"五個大字.黛玉想道:這必是外祖之長房了.想著,又往西行,不多遠,照樣也是三間大門,方是榮國府了.卻不進正門,只進了西邊角門.(第三回)
點評: 
從這段文字可見,林黛玉是從東向西走。寧榮兩府坐落在一條東西走向的街的北側(cè)。寧國府在榮國府的東面,正門都是三間的大門,大門的兩側(cè)有東西角門,且寧榮兩府都是奉皇帝的命令建造的府邸。 

書中文字描述:
當(dāng)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第十六回)
點評: 
可知寧榮兩府是相連的,中間只間隔一小巷,并無其他住宅。 

書中文字描述:
因二府之門相隔沒有一箭之路……兩邊大門上的人都到東西街口(第七十五回)
點評: 
點出寧榮二府的府門之間的距離,即兩百米左右。如果府門是居中的,那兩府東西向的寬度加起來應(yīng)該大約是四百米左右了。 

 

總評: 
前八十回對于賈府的總體布局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前面所摘錄的幾段文字。從這些文字的描述中,可知賈府的總體構(gòu)成實際上比較簡單:書中的賈府是由寧國府和榮國府兩府構(gòu)成,兩府位于街的北側(cè),座北朝南開大門。兩府相聯(lián),中有小巷隔斷。寧國府在東,榮國府在西,二府之門相隔不遠,不足一箭之地,即二百米左右。 

根據(jù)上面的分析, 賈府總體構(gòu)成已明,接下來就是進一步分析賈府的兩個組成部分:“寧國府”和“榮國府”。原著中大觀園的建造是賈府院宇格局發(fā)生變化的一個轉(zhuǎn)折點,所以先從大觀園建造前賈府的院宇格局分析起。寧公居長,寧國府是長門,因此先從寧國府開始分析: 

b.寧國府院落布局 

寧國府雖是長門,但書中以榮國府為主,寧國府實為賓稱,這可以從下面的分析中看出: 

書中文字描述:
因東邊寧府中花園內(nèi)梅花盛開……當(dāng)下秦氏引了一簇人來至上房內(nèi)間……說著大家來至秦氏房中(第五回)
點評: 
書中首次出現(xiàn)寧國府的花園,即后面所說的會芳園。上房、秦氏房均泛泛而言,位置不詳。 

書中文字描述:
一時進入寧府.早有賈珍之妻尤氏與賈蓉之妻秦氏婆媳兩個,引了多少姬妾丫鬟媳婦等接出儀門……一手?jǐn)y了寶玉同入上房來歸坐……鳳姐起身告辭,和寶玉攜手同行.尤氏等送至大廳……眾小廝見他太撒野了,只得上來幾個,揪翻捆倒,拖往馬圈里去(第七回)
點評: 
可知寧國府中有儀門、大廳、馬圈,同樣是泛泛而言,位置不詳。 

書中文字描述:
現(xiàn)叫奴才們找了一班小戲兒并一檔子打十番的,都在園子里戲臺上預(yù)備著呢……滿園的菊花又盛開……大老爺,二老爺并一家子的爺們都來了,在廳上呢……小戲兒現(xiàn)預(yù)備在園子里呢……才說要往園子里去……于是尤氏請了邢夫人,王夫人并他母親都過會芳園去了……從里頭繞進園子的便門來……但只見:黃花滿地,白柳橫坡.小橋通若耶之溪,曲徑接天臺之路.石中清流激湍,籬落飄香,樹頭紅葉翩翻,疏林如畫.西風(fēng)乍緊,初罷鶯啼,暖日當(dāng)暄,又添蛩語.遙望東南,建幾處依山之榭,縱觀西北,結(jié)三間臨水之軒.笙簧盈耳.別有幽情,羅綺穿林,倍添韻致……已來到了天香樓的后門……爺們才到凝曦軒,帶了打十番的那里吃酒去了……大家才出園子來,到上房坐下……到了尤氏上房坐下(第十一回)
點評: 
雖是虛寫會芳園,但又與后面的文字相照應(yīng)?!叭粢闭諔?yīng)后面建大觀園時從會芳園引的通外河之水,“三間臨水之軒”照應(yīng)“凝曦軒”,“依山之榭”照應(yīng)“天香樓、登仙閣”等處,虛而不亂。 

書中文字描述:
一直到了寧國府前,只見府門洞開……單請一百單八眾禪僧在大廳上拜大悲懺……另設(shè)一壇于天香樓上……然后停靈于會芳園中……一并停靈于會芳園中之登仙閣……讓至逗蜂軒獻茶……會芳園臨街大門洞開……這里鳳姐兒來至三間一所抱廈內(nèi)坐了(第十三回)
點評: 
會芳園有“臨街大門”,直通寧榮街,此門應(yīng)該與榮國府賈赦所居的榮府舊花園的“黑油大門”位置相仿。 

書中文字描述:
話說寧國府中都總管來升聞得里面委請了鳳姐……同來旺媳婦一路來至儀門口……款款來至寧府.大門上門燈朗掛……請車至正門上……鳳姐緩緩走入會芳園中登仙閣靈前……別過族中諸人,自入抱廈內(nèi)來……便拉了秦鐘,直至抱廈(第十四回)
點評: 
鳳姐所處的抱廈位置不詳,不知是否為后面除夕祭祖時正堂上三間抱廈?書中未明確指出方位。 

 

總評: 
從上面摘錄的前十六回關(guān)于寧國府的文字分析可知:寧國府分為府邸和花園兩個部分,花園名“會芳園”。文中對各建筑院落均泛泛而談,方位不詳。只知道寧國府花園(會芳園)中有建筑“天香樓”,“凝曦軒”,“登仙閣”,“逗蜂軒”等。有溪流通過,可想是后面所提的引外河之活水,照應(yīng)后面建大觀園時,從會芳園的“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園中西北是水面,依水建軒,東南有假山。傍山建榭。府中各房各院均泛泛而提,方位不詳,但從后面的文字分析,應(yīng)該集中在東路和中路,并著重提出有“三間一所抱廈”,分析應(yīng)是正堂前的抱廈。下面再分析作為《紅樓夢》一書重點的“榮國府”: 

c. 難點分析
 

薛姨媽另遷的“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薛家客居賈府后就在榮國府的東北角的梨香院住下。梨香院坐落在榮國府的東北角,后面有門通后街,不必穿過榮國府就可以自由出入。這一點是可以肯定的。而到建大觀園時,薛姨媽就“另遷于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居住,將梨香院早已騰挪出來, 另行修理了,就令教習(xí)在此教演女戲”。這“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究竟位于榮國府的什么位置,歷來就有爭議,尤其是在作賈府院宇布局圖時,更是一個難點?!皷|北上”的“上”字,在這里不能理解為“上面”的“上”,而因理解為“方位”,即“東北方向”。如第十三回“鳳姐還欲問時,只聽二門上傳事云板連叩四下”第七十八回,寶?道“三則自我在園里,東南上小角門子就常開著,原是為我走的”等,可見這里的“上”是一個表示方位的虛詞,因此,“東北上”這句話應(yīng)該理解為“榮國府東北方位一帶某處”。那這一處神秘的住所究竟在哪里?書中沒有直接表述,但我們還是可以從書中的描述中探求到一絲信息。第五十九回,賈母與王夫人去送靈,書中寫道“園中前后東西角門亦皆關(guān)鎖,只留王夫人大房之后常系他姊妹出入之門,東邊通薛姨媽的角門,這兩門因在內(nèi)院,不必關(guān)鎖”,這里明指出大觀園的東面有直通薛姨媽家的角門。這里從文字上看決不可能理解為薛家客居的“東北上一所幽靜房舍”的東邊的角門,但又有怪事,如果大觀園的東角門通薛家,則薛宅應(yīng)在大觀園的緊東側(cè)無疑,眾所周知,大觀園是榮國府東大院與寧國府的會芳園的西部合建而成,如果薛宅在大觀園的緊東側(cè),豈不是跑到寧國府中去了?實在不通。為了避免這一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有的賈府院宇圖就把薛宅安排到了榮國府的西北角,而解釋這“東邊的角門”是薛宅的東邊的角門,而不是大觀園的東角門??墒侨绻催@種布局細校書中的描述,確有矛盾。第三十四回,薛寶釵在薛姨媽處受了其哥的氣之后,回到蘅蕪苑后直哭了一晚上,第二天從蘅蕪苑到薛宅接薛姨媽進園探寶玉,而此日一早,林黛玉站在怡紅院附近的花蔭里窺探。怡紅院在大觀園的東南方,這時薛寶釵從大觀園的北側(cè)的蘅蕪苑走來,正碰見站在花蔭里的黛玉,可知寶釵是從北面向東南走。書中第七十八回還有“三則自我在園里,東南上小角門子就常開著,原是為我走的,保不住出入的人就圖省路也從那里走,又沒人盤查,設(shè)若從那里生出一件事來,豈不兩礙臉面”一段,可以明確地肯定薛家是在大觀園的東南方向無疑。那么這個在榮國府的東北方向大觀園的東南方向的神秘薛宅究竟坐落在哪里呢?下面的賈府建大觀園后總平面圖給出了一種解釋。它位于榮國府的王夫人院和賈赦院的東北方向,大觀園的東南方向,大觀園正園門的東側(cè),這一位置正好靠近寧榮府之間的私巷,薛家日常可以自由進出,不必穿越榮府,因此這個布置從方位上和日后薛宅的日?;顒由隙歼€講得通。那么可能又有人發(fā)問,大觀園建造時,不是還用了一部分榮國府的賈赦所居的舊園嗎?如果薛宅建在這個位置,正好卡在大觀園和榮府舊園中間,那么大觀園如何利用榮府舊園呢?對于這個問題,我們就要細讀書中關(guān)于大觀園的建造過程了“自此后,各行匠役齊集,金銀銅錫以及土木磚瓦之物,搬運移送不歇.先令匠人拆寧府會芳園墻垣樓閣,直接入榮府東大院中.榮府東邊所有下人一帶群房盡已拆去.當(dāng)日寧榮二宅,雖有一小巷界斷不通,然這小巷亦系私地,并非官道,故可以連屬.會芳園本是從北拐角墻下引來一股活水,今亦無煩再引.其山石樹木雖不敷用,賈赦住的乃是榮府舊園,其中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皆可挪就前來.如此兩處又甚近,湊來一處,省得許多財力,縱亦不敷,所添亦有限”,從這一段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大觀園的建造是拆了寧國府會芳園的西側(cè)的界墻與榮國府的東大院合并而成,而并沒有拆賈赦所居的榮府舊園的院墻,從后文中可知,大觀園建成后,賈赦仍舊居住在榮府舊花園中,并沒有搬遷,可知大觀園建造時,只有可能挪用了賈赦院中的部分竹樹山石以及亭榭欄桿等物,并沒有把賈赦院合并到大觀園中去,因此,賈赦院完全沒有必要一定和大觀園連屬,因此中間夾一薛宅也是合理的。 

建大觀園前總平面布局

 賈府總平面布局 
--建大觀園前總平面布局(第一回至第十六回) 

d. 榮國府院落布局 

寧榮二府,以榮為主。曹雪芹對于榮府之房舍院落,敘述得最為清楚明白,使人如歷其境,下面就是書中的描述: 

書中文字描述:
只進了西邊角門.那轎夫抬進去,走了一射之地,將轉(zhuǎn)彎時,便歇下退出去了…眾婆子步下圍隨至一垂花門前落下. 兩邊是抄手游廊,當(dāng)中是穿堂,當(dāng)?shù)胤胖粋€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轉(zhuǎn)過插屏,小小的三間廳,廳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 (賈母院)……(從賈母院出來)亦出了西角門,往東過榮府正門,便入一黑油大門中,至儀門前方下來,(進入賈赦院中)……(從賈赦院中出來)一時黛玉進了榮府,下了車.眾嬤嬤引著,便往東轉(zhuǎn)彎,穿過一個東西的穿堂, 向南大廳之后,儀門內(nèi)大院落,上面五間大正房,兩邊廂房鹿頂耳房鉆山,四通八達,軒昂壯麗,比賈母處不同.黛玉便知這方是正經(jīng)正內(nèi)室,一條大甬路,直接出大門的.進入堂屋中(到正院)……原來王夫人時常居坐宴息,亦不在這正室,只在這正室東邊的三間耳房內(nèi).于是老嬤嬤引黛玉進東房門來(到正院耳房) ……老嬤嬤聽了,于是又引黛玉出來,到了東廊三間小正房內(nèi)(到王夫人院)……王夫人忙攜黛玉從后房門由后廊往西,出了角門,是一條南北寬夾道.南邊是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北邊立著一個粉油大影壁,后有一半大門,小小一所房室(鳳姐院)……王夫人遂攜黛玉穿過一個東西穿堂,便是賈母的后院了. (第三回)
點評: 
這段文字和前面“冷子興演說榮國府”的作用是相同的,即總說榮府院宇格局,順著林黛玉這一連串的行進路線,可知她先到榮府西路賈母院,又到東路賈赦院,此院無內(nèi)部通道,要從寧榮街進去,然后再到中路正院,再到緊鄰正院的東面的王夫人院,最后由王夫人院后面回到賈母院的后院。賈母院建筑的構(gòu)成是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中軸線上的建筑一路從南到北是垂花門、穿堂、小小的三間廳、正面五間上房。這里主要要討論的是“一條南北寬夾道”的理解,從字面上理解,這個詞可以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南北的寬夾道”,即南北走向的寬的夾道,另一種理解是“南北寬的夾道”,即是南北方向上寬的夾道,筆者認為書中所指“南北寬夾道”應(yīng)該是第二種解釋較為合理。理由是,第一,如果是南北走向的夾道,那么在這夾道的南端有倒座抱廈廳,北段又是影壁的建筑布局是很奇怪的,從后面第六回可以看出實際上倒座抱廈廳和影壁是挨得很近的,因此我們可以這么理解,之所以鳳姐院門前出現(xiàn)影壁,實際上是為了擋住對面倒座的抱廈廳的門。在中國古代建筑布局中,大部分院門是布置在走道的南北兩側(cè),所以這種南北走向的夾道兩端是很難布局的;第二,書中人物在榮府后面的走向大部分是東西走向的,因此作者既然點出這一夾道,可見應(yīng)該是一條十分重要的交通樞紐,通過這兩點的分析,這條“南北寬夾道”應(yīng)該理解為“南北方向?qū)挼囊粭l東西走向的夾道”為宜。其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在榮國府中路正院與后面輔院之間隔著這條橫街?“南北寬夾道”,這一橫街把賈母后院、王夫人后院、鳳姐院給連接起來。這條橫街的位置十分像宮殿之中前朝、后寢之間用以分隔的“永巷”,但這種“永巷”是宮廷專用,包括王府在內(nèi)都不允許出現(xiàn)這種封閉的橫巷。但《紅樓夢》卻運用了這么一條橫巷作為賈府后宅的主要交通樞紐,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紅樓夢》建筑群的構(gòu)思是集合了當(dāng)時建筑群布局多方面特點甚至皇宮的某些特點而完成的。 

書中文字描述:
咱們東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來間房……從此后薛家母子就在梨香院住了.原來這梨香院即當(dāng)日榮公暮年養(yǎng)靜之所,小小巧巧,約有十余間房屋,前廳后舍俱全.另有一門通街,薛蟠家人就走此門出入.西南有一角門,通一夾道,出夾道便是王夫人正房的東邊了(第四回)
點評: 
可知梨香院在榮國府的東北角。它與王夫人院的聯(lián)系靠一南北走向的夾道。梨香院出口在西南角,王夫人院出口在東。并且梨香院有門可以直接通后街。 

書中文字描述:
于是劉姥姥帶他進城,找至寧榮街.來至榮府大門石獅子前,……從這邊繞到后街上后門上去問就是了……繞到后門上……跳躥躥的引著劉姥姥進了后門,至一院墻邊(周瑞院)……逶迤往賈璉的住處來.先到了倒廳,周瑞家的將劉姥姥安插在那里略等一等.自己先過了影壁,進了院門(鳳姐院)……仍從后門去了(第六回)
點評: 
可知從榮府的后街進后門可以到鳳姐院門前,并且賈府的仆役都集中在后門一帶?!暗箯d”應(yīng)該是前面所指的“倒座三間小小的抱廈廳”,從周瑞家的一連串動作可知“倒廳”與鳳姐院相距很近。 

書中文字描述:
誰知王夫人不在上房……周瑞家的聽說,便轉(zhuǎn)出東角門至東院,往梨香院來.剛至院門前(進梨香院)……一時間周瑞家的攜花至王夫人正房后頭來.原來近日賈母說孫女兒們太多了,一處擠著倒不方便,只留寶玉黛玉二人這邊解悶,卻將迎,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這邊房后三間小抱廈內(nèi)居住,令李紈陪伴照管……便往鳳姐兒處來.穿夾道從李紈后窗下過,隔著玻璃窗戶,見李紈在炕上歪著睡覺呢,遂越過西花墻,出西角門進入鳳姐院中……周瑞家的這才往賈母這邊來.穿過了穿堂……便到黛玉房中去了.誰知此時黛玉不在自己房中,卻在寶玉房中大家解九連環(huán)頑呢.(第七回)
點評: 
這一回通過周瑞家的行走路線把王夫人院與梨香院、賈母院之間的交通聯(lián)系點明了。王夫人院到梨香院是這么一條路線:從王夫人院的東角門到東院,出東院是一條南北向的夾道,經(jīng)夾道到梨香院的西南角門,進梨香院。從王夫人院到賈母院的路線是:先到王夫人院的后院,從后院的西角門出去是“南北寬夾道”,向西走到賈母院的后院的東西穿堂,進穿堂便是賈母后院。文中點出王夫人院的后院中有“三間小抱廈”,為迎,探,惜三人移居處,李紈陪伴照管也在這里,從前后文可以推知,原先迎,探,惜三人居于賈母后院,寶黛居于賈母正房,后來“探,惜三人移到王夫人這邊房后三間小抱廈內(nèi)居住”,寶黛居于賈母正房后面的后院的后罩房中了。 

書中文字描述:
若從上房后角門過去,又恐遇見別事纏繞,再或可巧遇見他父親,更為不妥,寧可繞遠路罷了.當(dāng)下眾嬤嬤丫鬟伺候他換衣服,見他不換,仍出二門去了,眾嬤嬤丫鬟只得跟隨出來,還只當(dāng)他去那府中看戲.誰知到穿堂,便向東向北繞廳后而去……"老爺在夢坡齋小書房里歇中覺呢,不妨事的."一面說,一面走了.說的寶玉也笑了.于是轉(zhuǎn)彎向北奔梨香院來.可巧銀庫房的總領(lǐng)名喚吳新登與倉上的頭目名戴良,還有幾個管事的頭目,共有七個人,從帳房里出來……閑言少述,且說寶玉來至梨香院中(第八回)
點評: 
從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除了上面所述的從賈母后院到王夫人院,再到梨香院的這條交通流線之外,還有一條從中路正院走,再往東再向北的路線,可以繞過王夫人院到梨香院。是一條繞遠路的路線。 

書中文字描述:
悄悄的在西邊穿堂兒等我……我把上夜的小廝們都放了假,兩邊門一關(guān)……趁掩門時,鉆入穿堂.果見漆黑無一人,往賈母那邊去的門戶已倒鎖,只有向東的門未關(guān).賈瑞側(cè)耳聽著,半日不見人來,忽聽咯噔一聲,東邊的門也倒關(guān)了.賈瑞急的也不敢則聲,只得
點評: 
從這節(jié)中可知從榮國府的后門可以通過一條后面的夾道到賈母后院的東西向穿堂,而從賈母后院到前面出榮府只有兩條路線:一條是從賈母院走,另一條是從中路正院走。從這一現(xiàn)象可知,賈母院、王夫人院與中路正院之間是緊挨著的,并沒有夾道。 

書中文字描述:
悄悄的出來,將門撼了撼,關(guān)的鐵桶一般.此時要求出去亦不能夠,南北皆是大房墻,要跳亦無攀援.這屋內(nèi)又是過門風(fēng),空落落……只見一個老婆子先將東門開了,進去叫西門……賈瑞瞅他背著臉,一溜煙抱著肩跑了出來,幸而天氣尚早,人都未起,從后門一徑跑回家去……你在我這房后小過道子里那間空屋里等我……方溜進榮府,直往那夾道中屋子里來等著……老太太那邊的門早已關(guān)了,老爺正在廳上看南京的東西,那一條路定難過去,如今只好走后門……出至院外,摸著大臺磯底下……三步兩步從后門跑到家里(第十二回)
點評: 
這段文字中較難理解的是“東邊的門”和“西邊的門”,這兩個門從這段文字中看并非指一個夾道中的“東角門”和“西角門”。筆者認為這里所指應(yīng)為賈母后院中的東西穿堂的東?扇門和西?扇門。根據(jù)建筑的做法,穿堂中間的一間因為作為人員穿行的通道,是不設(shè)墻的,而是在兩邊設(shè)門。從文中的描述中看,賈瑞到“穿堂”處,進穿堂,搖西邊的?扇門,已經(jīng)關(guān)了,于是就躲進穿堂中,這時穿堂東面的?扇門也從外面倒鎖,這樣一來賈瑞就被關(guān)死在穿堂中,這樣的理解應(yīng)該是比較合理的,如果不是這 樣,賈瑞完全可以從他進榮府的那條后夾道從后門逃走。 

書中文字描述:
是為寶玉外書房完竣(第十四回)……話說寶玉見收拾了外書房(第十六回)
點評: 
寶玉外書房就是后面提到的“綺霰齋書房”,前后照應(yīng),一絲不差。 

書中文字描述:
啟中門跪接……走至廳上……在大堂廊下佇立……忽見茗煙在二門照壁前探頭縮腦……車猶未備,急的滿廳亂轉(zhuǎn)(第十六回)
點評: 
茗煙所在的“二門照壁”應(yīng)該是鳳姐院的常說的“二門”,即“半大門”前的照壁。從后文中可知,寶玉、黛玉后來移居到賈母后院居住,通過后院的東西穿堂可以看見“南北寬夾道”中的照壁,此時寶玉早上剛起來出到院中,正好可以透過東西穿堂看見在鳳姐院的“二門”照壁前做手勢的茗煙,真是一筆不錯! 

 

總評: 
從上面摘錄的前十六回關(guān)于榮國府的文字上看,書中對于榮國府的描述比寧國府要深入細致得多。因為從全書看,《紅樓夢》一書描述的重點在榮國府,而榮國府的重點又在位于西路的賈母院中??梢娙珪鴺s國府是主,寧國府是賓襯。書中對于榮國府的主要院落和交通路線都做了詳細的描述,其目的是為書中人物創(chuàng)造出一個具體的活動場景。通過對上面各段的分析,關(guān)于榮國府內(nèi)各院落的關(guān)系可以總結(jié)為:榮國府的院落主要是四路,中間一路是榮府正院,其西路是賈母院,其東路緊鄰是王夫人院,這個院是帶有東跨院的,榮國府最東邊一路就是榮府的舊花園,目前是賈赦居住,鳳姐院在賈母院后院旁。主要的交通樞紐有兩個:一個是位于賈母院后院和王夫人院后院之間的“南北寬夾道”。這條夾道聯(lián)系著《紅樓夢》中的三個重要人物,賈母、王夫人、鳳姐;另一條是位于王夫人東跨院與梨香院之間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夾道,聯(lián)系著王夫人和薛姨媽?!都t樓夢》中的人物主要就是在這兩條路線上走動,到達各院的。 
賈府的第宅規(guī)模格局與清代曼殊震鈞《天咫偶聞》中卷十所載的北京大型府第并無二致。這里特別要提出的是賈母院的布局體現(xiàn)出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布局方式,垂花門、抄手游廊、穿堂、廳、廂房、耳房、正房,一應(yīng)俱全。可證賈府房式完全是明清北京大型府邸的格局。典型的北京四合院的布局及建筑樣式參見圖5-1。 




 賈府各院落空間關(guān)系示意及賈府建大觀園前總平面圖 

    下面的工作就是根據(jù)這一院落關(guān)系圖,設(shè)計出符合這一功能關(guān)系的建筑總平面圖了。我們知道中國古代重視禮法,作為住宅,區(qū)分內(nèi)外是最重要的。從對于賈府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賈府同當(dāng)時的貴邸巨宅相同,也是分為外宅和內(nèi)宅兩大部分。外宅在前半部,是主人延接賓客和起居之所,還具有禮儀和辦公區(qū)的性質(zhì),其主要建筑稱之為“廳”,如書中寫的“大廳”“向南大廳”等,均指此建筑;內(nèi)宅在后半部分,是主人及其眷屬居住之所,其主要建筑稱為“堂”,女主人亦可延請女賓于此,如書中所寫“上面五間大正房”“正堂”等。前廳、后堂是宅中的主建筑,四周又有許多附屬建筑和院落圍繞,例如“賈母院”“王夫人院”“鳳姐院”“賈赦院”等等,構(gòu)成了整個賈府中榮國府的巨大宅邸。在此圖的設(shè)計的過程中,筆者運用中國著名古建筑專家傅熙年院士在《中國古代城市規(guī)劃、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設(shè)計方法研究》一書中,所發(fā)現(xiàn)和論證的中國古代建筑群布局方法,參考清代北京現(xiàn)存的著名王府和名宦府宅設(shè)計而成。其中傅院士在書中研究清代王府平面布局的特點時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就是“清代王府的院落和建筑布局都是以方三丈的網(wǎng)格為基準(zhǔn)進行布局的”,因此本文賈府的平面布局就是用“方三丈網(wǎng)格”法進行設(shè)計。 


圖6 賈府建大觀園前總平面圖 


圖7 賈府建大觀園前總體鳥瞰圖 

e. 賈府建大觀園前總平面圖巡游校核 

任何的設(shè)計圖都要經(jīng)得起按照書中原文的描述所進行的巡游校核,只有這樣的設(shè)計圖才是符合原文的設(shè)計圖,也只有這樣的設(shè)計圖才忠實地反映出原著的思想內(nèi)容。下面我們就從原著前十六回中提取出三個主要的巡游路線進行校核,這三個路線就是“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周瑞家的送宮花的路線”“寶玉探寶釵的路線”,原著前十六回中還有幾條巡游路線,較簡單,讀者自校即可,不再細說。 


圖8 林黛玉進賈府的路線 


圖9 周瑞家的送宮花的路線 


圖10 寶玉探寶釵的路線 


f. 賈府建大觀園后總平面圖 


圖11 建大觀園后賈府總體平面圖 

g. 建大觀園后賈府總體鳥瞰圖 


圖12 建大觀園后賈府總體鳥瞰圖 

h. 建大觀園后總平面圖巡游校核 

下面我們就從原著前十六回中提取出三個主要的巡游路線進行校核,這三個路線就是“榮國府歸省慶元宵路線”“寧國府除夕祭宗祠路線”“變生不測鳳姐潑醋路線”。 


圖13 榮國府歸省慶元宵路線 


圖14 寧國府除夕祭宗祠路線 

  
圖15 變生不測鳳姐潑醋路線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