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聰明人才能領(lǐng)悟背后的深意,很精辟! 有句老話:一不做,二不休,三不猴,四不為,五不親。 其中,“一不做二不休”經(jīng)常被大家拿來使用, 可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背后真正的含義。 一不做 一不做指的是人這一輩子什么都可以做,但只有一件事情千萬別做, 那就是——害人。 不要作惡,不要害人,別給別人添堵,別在背后算計人。 有一個婦人心地善良,每次家里做烙餅,她都會多烙一張放在窗臺上, 供來往的乞丐吃, 但是她發(fā)現(xiàn),每次烙的餅都被同一個乞丐給拿走了, 而且這個人非但沒有感謝,反而嘴里總是嘟囔著一句: 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婦人雖然聽不懂,但是對這個乞丐很厭惡, 于是有一次她就在餅里下了毒,當(dāng)她正要放到窗臺上時, 突然良心發(fā)現(xiàn),覺得這樣不好, 于是重新做了一張沒毒的餅,放在窗臺。 深夜,她在外地的兒子回家, 兒子對他說:由于走了太多路,剛進(jìn)村口就餓得暈倒在地, 這時幸好有一個乞丐給了他一張餅,才堅持到家。 婦人終于明白那句話的含義, “所做之惡,留在身邊,所做之善,回到身邊”, 意思是:你所做的惡,最后會在自己身上應(yīng)驗,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而你所做的善事,雖然當(dāng)前沒有回報, 但最后還是會回到你的身邊。 害人終害己,多行不義必自斃。 二不休 第一,不要異想天開。 農(nóng)村人經(jīng)常這樣教育孩子“天上不會掉餡餅,就算真的掉餡餅,也被早起的人撿去了”。 這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就算是天上掉餡餅,你也得勤奮才能撿到, 飛在天上的是鳥,落在盤子里的才是菜, 什么事情光想都是沒用的,真正做出來行動了,才重要。 第二,修要狂妄自大 知人之智,自知者明,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那些自以為是覺得自己最厲害的人, 往往是半桶水搖晃得最響, 真正有本事的人,通常低調(diào)謙虛, 因為他不需要狂妄自大地刷存在感。 三不猴 三不猴指的是一種叫做“三不猴”的造型, 三只猴子做一個半蹲的動作, 第一只猴子用手捂著耳朵, 第二只猴子用手捂住嘴巴, 第三只猴子用手捂住眼睛, 這三只猴子分別告訴我們: 不該聽的別聽,不該說的別說,不該看的別看, 管好自己的嘴巴、眼睛和耳朵。 無論是在工作中,還是與人打交道, 只有踏踏實實,腳踏實地,與人為善,管好自己, 才能免得招惹是非,免惹爭端, 讓自己四平八穩(wěn),平步青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