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不斷沖刷、洗禮,留下了一顆顆瑰麗無比的明珠!《菜根譚》就是其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常言道:“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明代奇人洪應明將譚以菜根名,化大俗為大雅,變腐朽為神奇,清雅超逸,在洞察世情之余,點化人間萬事。記住《菜根譚》中的這三句話,受用終身,不至于太過狼狽! 1.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原文】遇大事矜持者,小事必縱弛;處明庭檢飾者,暗室必放逸。君子只是一個念頭持到底,自然臨小事如臨大敵,坐密室若坐通衢。 【譯文】遇到大事才謹慎認真的人,在小事上一定放松自己的要求,在大庭廣眾之下十分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在無人時一定放縱自己的言行。而君子只會將一個念頭堅持到底,自然遇到小事也像遇到大敵一樣,在沒人的密室里也像在大街上一樣。 【評析】生活中我們往往會這樣,遇到重要的大事就會嚴陣以待,不敢含糊,往往做得很好;而面對比較容易的小事,卻常常粗心大意,結果常常吃大虧、倒大霉。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牢牢謹記。生活中還有一些言行不一的人,這些人在無人的時候就會原形畢露,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以為無人知道,但到最后,總會有人知曉。所謂“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就是這個道理。 2.閑中先檢點靜里密操持 原文】忙處事為,常向閑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從靜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譯文】繁忙中所要采取的舉措,應該在閑暇之時先確立下來,這樣就會減少錯誤的發(fā)生。行動后再思考問題就會有非分之想,應該預先在安靜的時候多多修煉自己的內心,非分的想法就會自動消除。 【評析】做事情要有計劃,并且計劃要做得完善才能避免錯誤的出現(xiàn)。同時做事后要懂得自我反省,自我反省是一種修煉內心的方法,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我們犯下的錯誤,幫助我們以后不犯同樣的錯誤,減少生活和工作中的失誤。 3.撥開世上塵氛消卻心頭鄙吝 【原文】撥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炎冰競;消卻心頭鄙吝,眼前時有月到風來。 【譯文】撥開俗世的煩惱與誘惑,心中就會平靜,不再有冷暖炎涼的痛苦;消除心中的狹隘淺薄使心意安定,眼前就會出現(xiàn)明月清風的好風景。 【評析】在我們周圍經(jīng)常有這樣的朋友,他們好像就沒有過順心的事,什么時候與他們在一起,都會聽到他們不停地抱怨。其實,他們所抱怨的事都是些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發(fā)生的小事。但是他們卻把每件不順心的小事都長久地堆積在心里,掛在嘴上,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 “萬事如意”是人們之間真誠的祝福,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那只是一個美好的祝愿而已。我們不能保證事事如意,但應做到坦然面對,該放則放,不要把一些小事堆在心里,否則你就會活得很累。其實很多問題大家都會遇到,但明智的人會一笑置之,有些事是不可避免的,能補救的盡力補救,無法改變的就坦然接受,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去做應該做的事,自然就會快樂起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