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六法是採兩元八運的法則來計算時間長短,將各運配上八卦中的一卦,再按各卦陰陽爻之不同來計算年數(shù)多寡,詳細的原理及計算方法於第一章已有說明。在兩元八運的系統(tǒng)里,一運是以坤卦為代表,共有十八年,如果以六十甲子干支紀(jì)年來算,則是從甲子年到辛巳年。而二運有二十四年,是從壬午年到乙巳年。三運二十四年,是從丙午年到己巳年。其他各運依此類推。通常小道們說某運會發(fā),例如一運會發(fā),就是指從甲子到辛巳年這段期間,但是當(dāng)小道們瞭解零神正神與山水形勢的關(guān)係之后,在判斷何時發(fā)旺、何時走衰方面就可以更進一步的細分,也就是分成「山運」和「水運」。 某方位上有山,此山哪一年開始論吉,哪一年開始論兇,就要根據(jù)山運的時間法則來推算。若某方位有水,此水哪一年開始旺,哪一年開始衰,則要依水運的時間法則來推算。所以山運和水運是兩條不同的時間流程。當(dāng)小道們要精確判斷山水的吉兇影響是從哪一年開始,哪一年結(jié)束的時候,就要應(yīng)用山運水運的時間法則去推算。但其實山運和水運大部分的時間都是重疊的、一致的,只有在各運起始或結(jié)束的那幾年有所差異。山運與水運的時間流程推算法,在「元運發(fā)微」(民國四年廣東盧樸著)這本書中有一套理論系統(tǒng),基本上它也是採用兩元八運,各運的年數(shù)長短與本書第一章所介紹的相同,只不過在元運發(fā)微中有時它會將四運和六運稱為「中元」,於是上下兩元八運就成了上中下三元八運,不過這只是名稱的不同,實質(zhì)內(nèi)容是沒有改變的。 元運發(fā)微中山運的推算法是以先天八卦配洛書數(shù)為主: 一運坤卦十八年,甲子至辛巳。 二運巽卦二十四年,壬午至乙巳。 三運離卦二十四年,丙午至己巳。 四運兌卦二十四年,庚午至癸巳。 六運艮卦二十一年,甲午至甲寅。 七運坎卦二十一年,乙卯至乙亥。 八運震卦二十一年,丙子至丙申。 九運乾卦二十七年,丁酉至癸亥。 元運發(fā)微中水運的推算法則是和山運恰恰相反,例如一運時,山運是看一宮坤卦,水運就是看一宮的對面九宮,九宮是乾卦(這是以先天卦配洛書而言),二運時,山運看二宮巽卦,水運就看對面的八宮震卦,其余各運依此類推。 元運發(fā)微之水運: 一運乾卦二十七年,甲子至庚寅。 二運震卦二十一年,辛卯至辛亥。 三運坎卦二十一年,壬子至壬申。 四運艮卦二十一年,癸酉至癸巳。 六運兌卦二十四年,甲午至丁巳。 七運離卦二十四年,戊午至辛巳。 八運巽卦二十四年,壬午至乙巳。 九運坤卦十八年,丙午至癸亥。 從以上山運與水運兩張表中,小道們可以清楚看出山水兩運在各元運中的時間長短是有差異的。就以八運為例,對山運而言,從丙子年開始,就進入了八運的范圍,山的方位與零正是否相符,吉兇的判斷,都要從八運的角度來分析。可是對水運來說,丙子年時卻仍然還在七運的范圍內(nèi),所以此時對於水的吉兇,就仍須以七運的角度來分析,要經(jīng)過六年之后,到了壬午年,水運才進入八運。而從壬午年到丙申年這十五年當(dāng)中,山運與水運是重疊的,同樣都在八運之中。到了丁酉年,此時山運就會進入九運的范圍內(nèi),可是水運卻仍在八運,還要再過九年之后水運才會進入九運。這就是山運與水運兩條不同的時間流程在兩元八運一百八十年中的運行週期,彼此有時重疊在同一元運中,有時分開在不同的元運,使得山水吉兇衰旺的判定有了更細致的差別性。 談養(yǎng)吾的玄空本義中,也提到了山運與水運的時間差別性,但是有趣的是,談氏的山運水運在各元運的時間長短,卻正好與元運發(fā)微一書的內(nèi)容相反。例如: 一、辨元運章:「如以乾坤一卦之水火而言,坎水為上元一運之正神,龍旺二十七年,離火為零神,水旺一十八年,如以下元末運論,離火為正神,龍旺一十八年,坎水為零神,水旺二十七年?!挂贿\的時候,正神在坎宮,零神在離宮,這點是沒錯,但「龍旺二十七年」就是說山運有二十七年,「水旺一十八年」即水運有一十八年。這就和元運發(fā)微的一運之山運有十八年,水運有二十七年的情形相反。九運時正神在離宮,零神在坎宮,但九運「龍旺一十八年」、「水旺二十七年」也和元運發(fā)微相反。 二、研究錄二十七:「庚午年為四運第一年,乃水運也。」研究錄三十三:「前函謂庚午年為四運第一年,今年丁丑,已交八年,乃水運也,山運另有排法?!寡芯夸浟撸骸附襁\自庚午交進為第一年水運者?!拐勷B(yǎng)吾寫作玄空本義約在一九三七年前后,同時並以函授的方式開始傳授玄空六法,所謂「研究錄」就是談氏與其學(xué)生、友人等討論玄空六法的往來書信,時間也是約在一九三七年左右,元運正當(dāng)四運,談養(yǎng)吾說,四運的第一年是庚午年,不過卻是指水運而言,此點也和元運發(fā)微相反,元運發(fā)微中的庚午年乃是四運時山運的第一年。而談養(yǎng)吾說「山運另有排法」即表示山運的起始和終止年份與水運是不同的。 三、研究錄七十九:「山水運推求之法,山運以癸酉年起,水運以庚午年起,已得祕籥?!褂盅芯夸浧呤骸缸鹱婺沟?,………今運自癸酉年起,稍見棘手。」在這里談氏點明了四運時山水兩運的起始年份,即山運從癸酉年開始,水運從庚午年開始。綜合以上各點,若再對照前面的元運發(fā)微山水兩運紀(jì)年表,就會發(fā)現(xiàn),談養(yǎng)吾所說的山運,其實就是元運發(fā)微的水運,而談養(yǎng)吾所說的水運,就是元運發(fā)微的山運。 為何會出現(xiàn)這種相反的情況呢? 元運發(fā)微之山水兩運,作者直接以洛書九宮順飛來排山運,即: 一運∣一宮∣坤卦 二運∣二宮∣巽卦 三運∣三宮∣離卦 四運∣四宮∣兌卦 六運∣六宮∣艮卦 七運∣七宮∣坎卦 八運∣八宮∣震卦 九運∣九宮∣乾卦 以上是山運,而水運則是以洛書九宮逆飛的次序來排,即: 一運∣九宮∣乾卦 二運∣八宮∣震卦 三運∣七宮∣坎卦 四運∣六宮∣艮卦 六運∣四宮∣兌卦 七運∣三宮∣離卦 八運∣二宮∣巽卦 九運∣一宮∣坤卦 以上是水運,這是元運發(fā)微排山水兩運的規(guī)則。而談養(yǎng)吾的山水運排法,則是根據(jù)易經(jīng)卦理,配合玄空理論的山水兩片之說,以及先后天形氣相合的原理所推導(dǎo)出來的。 在前面講解大金龍位置的推算法以及零神正神原理的時候,小道們曾經(jīng)做過歸納,就是在上元一二三四運時,各運的金龍都會落在離坤兌巽這四宮,金龍即零神位,須配以水,所以離坤兌巽這四宮即上元時「水」的所在位置,而其對面乃正神位,須配以山,所以坎艮震乾這四宮即「山」的所在位置。故整體而言,上元時山與水的分佈形勢是以地支辰戌為分界線,上半部配水,下半部排山。到了下元六七八九運時,山水分佈形勢就整個顛倒過來,變成上半部是山,下半部是水。此即「兩片」之理,上元一片、下元一片、山一片、水一片、陰卦一片、陽卦一片。請看下圖即可明瞭。 一運時,取先天八卦之乾坤兩卦,因為坤在一宮,乾在九宮,乃易經(jīng)「天地定位」之先天卦氣。先天為體,后天為用,先天無形之氣須轉(zhuǎn)化為后天有形之雌雄,方得其用,故以上下兩元之山水分佈形勢圖與先天卦氣相對應(yīng),此亦「形氣相合」之理。故上元一運之先天乾卦卦氣轉(zhuǎn)化為后天之山水分佈位置時,即為后天乾卦,屬於「兩片」中「山」的一邊。而先天坤卦卦氣即轉(zhuǎn)為后天坤卦,落在「兩片」中屬「水」的一邊。故一運之山運取乾卦之氣共二十七年,水運取坤卦之氣共十八年。 二運時,取先天八卦之巽震兩卦,因為巽在二宮,震在八宮,乃易經(jīng)「雷風(fēng)相薄」之先天卦氣。依「形氣相合」之理以及山水分佈形勢圖,可知巽卦落在「水」這一邊,而震卦落在「山」這一邊,故二運之山運取震卦之氣共二十一年,水運取巽卦之氣共二十四年。 三運時,取先天八卦之坎離兩卦,因為離在三宮,坎在七宮,乃易經(jīng)「水火不相射」之先天卦氣。依「形氣相合」之理以及山水分佈形勢圖,可知離卦落在「水」這一邊,而坎卦落在「山」這一邊,故三運之山運取坎卦之氣共二十一年,水運取離卦之氣共二十四年。 四運時,取先天八卦之兌艮兩卦,因為兌在四宮,艮在六宮,乃易經(jīng)「山澤通氣」之先天卦氣。依「形氣相合」之理以及山水分佈形勢圖,可知兌卦落在「水」這一邊,而艮卦落在「山」這一邊,故四運之山運取艮卦之氣共二十一年,水運取兌卦之氣共二十四年。 下元六七八九運之山水運排法,同樣依形氣相合之原理,而其山水分佈情形則與上元互相顛倒。今將一至九運之山水兩運推導(dǎo)法則以圖解方式詳細闡釋,讀者閱之當(dāng)可明白其中道理。
將以上圖解之結(jié)果歸納做成干支紀(jì)年表如下:
|
|
|
來自: 機械維修3gvlh6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