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漢《史晨碑》 兩面刻,碑通高二百零七點五厘米,碑身高一百七十三點五厘米,寬八十五厘米,厚二十二點五厘米,無碑額。前碑全稱《魯相史晨奏祀孔子廟碑》,刻于東漢建寧二年(169)三月。十七行,行三十六字。末行字原掩于石座中,舊拓多為三十五字,新拓恢復原貌三十六字,字徑三點五厘米。碑文記載當時魯相史晨及長史李謙奏祭祀孔子的奏章。后碑全稱《魯相史晨饗孔子廟碑》,刻于建寧元年(168)四月。十四行,行三十六至三十五字不等。此碑為東漢后期漢隸走向規(guī)范、成熟的典型?,F(xiàn)存山東曲阜孔廟。 東漢《史晨碑》為著名漢碑之一,碑字結體方整,端莊典雅。筆勢中斂,波挑左右開張,疏密有致,行筆圓渾淳厚,有端莊肅穆的意度,其挑腳雖已流入漢末方棱的風氣,但仍有姿致而不板滯。清方朔以為〈晨史碑〉”書法則肅 括宏深,沈古遒厚,結構與意度皆備,洵為廟堂之品,八分正宗也“(見〈枕經(jīng)堂題跋〉)。 卞同·倪云林畫 岑參·憶長安曲 儲光羲·長安道 崔道融·夜泊九江 崔顥·長干曲 東方虬·春雪 賈島·尋隱者不遇 李白·關山月 李白·靜夜思 羅隱·雪 
 孟浩然·春曉 
 杜牧·題水西寺 
 王維·鹿柴 
 王維·鳥鳴澗 
 王之渙·登鸛雀樓 
 張祜·宮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