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guān)鍵詞 高脂血癥 二陳湯 臨床觀察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脂血癥已成為臨床常見的疾病。2003年3月~2007年5月筆者運用二陳湯加味治療該病90例,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90例患者中,門診62例,住院28例;男性71例,女性19例;年齡38~75歲,平均56.6歲;所有病例均符合高脂血癥診斷標(biāo)準(zhǔn):總膽固醇≥5.7mmol/L,甘油三酯≥1.7mmol/L。其中高膽固醇血癥28例,高甘油三酯血癥30例,混合型高脂血癥32例。所有病例均排除糖尿病引起的繼發(fā)性血脂增高。 2 治療方法 本組病人均用二陳湯加味治療,基本方:陳皮、半夏、山楂、澤瀉各15g,茯苓、蒼術(shù)各10g,甘草5g。加減:肝旺者加決明子、珍珠母;腎虛者加女貞子、首烏;血瘀者加蒲黃、丹參。每日1劑,水煎,分上下午2次溫服,4周為1療程,治療期間均停用影響血脂的藥物。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biāo)準(zhǔn):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中的療效標(biāo)準(zhǔn)評定療效 [1]。顯效:總膽固醇下降>20%或甘油三酯下降>40%者;有效:總膽固醇下降10%~20%或甘油三酯下降20%~40%者;無效:實驗室指標(biāo)達(dá)不到有效標(biāo)準(zhǔn)者。 3.2 治療結(jié)果:經(jīng)2個療程治療后觀察療效,其中顯效53例,有效30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92.22%。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48歲,干部。平素喜食肥肉,嗜酒。因頭暈半月于2005年6月20日在我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查總膽固醇4.82mmol/L,甘油三酯10.15mmol/L,診斷為高甘油三酯血癥,并排除糖尿病、高血壓病及頸椎病。予西藥非諾貝特治療半月后,頭暈減輕,復(fù)查血脂:總膽固醇4.76mmol/L,甘油三酯8.15mmol/L,患者要求出院在中醫(yī)門診繼續(xù)治療。2005年7月8日來診時患者仍有頭暈,伴腹脹、乏力,查舌質(zhì)紅、苔黃厚,脈滑。予中藥治療,方藥:陳皮、半夏、山楂、澤瀉、決明子、珍珠母各15g,茯苓、蒼術(shù)各10g,甘草5g。每日1劑,水煎,分上下午2次溫服。服藥半月后,患者癥狀消失。此后再堅持服藥一個半月,復(fù)查血脂在正常范圍:總膽固醇4.33mmol/L,甘油三酯1.56mmol/L。囑患者清淡飲食,限酒,適當(dāng)運動。8個月后患者單位組織體檢,查血脂仍在正常范圍。 5 體會 祖國醫(yī)學(xué)無高脂血癥的病名,根據(jù)其臨床表現(xiàn),屬于“痰濕”、“濁阻”等范疇。在《黃帝內(nèi)經(jīng)》中有類似的記載,《素問·通評虛實論》云:“肥貴人,則高粱之疾也?!薄端貑枴ど鷼馔ㄌ煺摗氛f:“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薄端貑枴て娌≌摗氛f:“肥者令人內(nèi)熱,甘者令人中滿。”基本指出了高脂血癥的癥狀及病因病理,人體因飲食不節(jié),嗜食肥甘厚味可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功能失調(diào),水谷精微無以輸布,凝聚成痰,痰從濁化,釀成脂膏,以致身體肥滿,血脂增高,因此脾虛痰濕內(nèi)盛是高脂血癥的主要病機之一。二陳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為治痰濕之主方,能起到健脾、燥濕、化痰、和中的功效,加之蒼術(shù)、澤瀉健脾燥濕,山楂活血降濁,使脾胃健運,痰濁得化,從而達(dá)到降低血脂的目的。 6 參考文獻(xiàn) ?。?]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dǎo)原則(試行)[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89.收稿日期 2008-06-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