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上世紀50年代初期,北京城內(nèi)百年以上歷史的老字號大約有300多家,遍布于京城的各個角落。其時,每家店鋪門前大多懸有題寫了字號的匾額,字體樣式各異,吸引人們駐足欣賞。目前,受到人們公認的京城歷史最“老”字號,當(dāng)屬建于明代永樂十四年(1416年)的“永安堂”老藥鋪。據(jù)傳,“永安堂”最初的匾額為洪武年間一位狀元所題,清代失傳后由文人鐘少儒重新題寫,一直懸掛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最終因“永安堂”被改為“曙光藥店”而被摘掉,后不知下落。多年后,藥鋪恢復(fù)“永安堂”之名,由當(dāng)代書法家蘇適題寫匾額,使用至今。 縱觀數(shù)百年間老北京頗有名氣的店鋪字號,基本上離不開這56個吉祥字,即“順裕興隆瑞永昌,萬亨元利復(fù)豐祥。泰和茂盛同乾德,謙吉公仁協(xié)鼎光。聚義中通全信義,久恒慶美大安康。新春正合生成廣,潤發(fā)洪源厚福長。”這56個字由清代文人朱彭壽(光緒年間進士)在《安樂康平室隨筆》中總結(jié)而成。 此外,京城老字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飯莊多用“居”和“樓”字,藥鋪多用“堂”字、綢布店多用“祥”字、錢莊業(yè)多用“恒”字。每家老字號的用字大多取吉祥如意、財源興旺等寓意。例如,“東來順”之名源于老板最初住在東直門外,每天從東面來京城做買賣,此名寓意每日順東風(fēng)而來,事事順心?!皟?nèi)聯(lián)升”中的“內(nèi)”指“大內(nèi)”(即朝中),“聯(lián)升”寓意步步高升,表達了購買這家店的鞋可以做官高升之意?!皯c豐包子鋪”原名“萬興居”,1976年取吉慶、豐年之意得今名。 提起京城老字號的匾額,曾有“無匾不恕”之說,這個“恕”指的是馮恕。馮恕是著名收藏家、書法家,為清光緒年間進士、翰林。他有很深的書法功力,尤以顏體著稱,且待人和善,幾乎是有求必應(yīng),所以當(dāng)時北平的商號匾額多出其手書,據(jù)傳他曾為京城30多家商鋪題寫過匾額。由于年代久遠,至今有據(jù)可查的只有“張一元”“同和居”“福興居”“仁德茶莊”和“中華大藥房”。馮恕閑暇之時頗好品茶,所以成了大柵欄“張一元”茶莊的??停⑴c掌柜成了好友。當(dāng)掌柜請他題寫匾額時,便毫不猶豫地答應(yīng)了。第二天就題寫了“張一元茶莊”和“張一元”兩塊匾額,落款為其字:“公度”。后來,“張一元”茶莊被更名為“閩春茶莊”,馮恕所題匾額被替換下來,現(xiàn)收藏于首都博物館。多年后恢復(fù)“張一元”之名,由當(dāng)代書法家董石良重新題寫了匾額。 (《北京晚報》8.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