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讀〗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重要朝代,從大約公元前17世紀到公元前11世紀,經(jīng)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后相傳17世31王,延續(xù)600年時間。 zhōu wǔ wáng 周武王, shǐ zhū zhòu 始誅紂, bā bǎi zǎi 八百載, zuì cháng jiǔ 最長久。 【解釋】周武王起兵滅掉商朝,殺死紂王,建立周朝,周朝的歷史最長,前后延續(xù)了八百多年。 〖解讀〗周朝的歷史分為兩部分:幽王被殺以前是西周,平王東遷以后是東周。從各朝各代的興衰中我們可以看出“仁政必興、暴政必亡”的道理。 zhōu gòng hé 周共和 ,shǐ jì nián 始紀年, lì xuān yōu 歷宣幽, suì dōng qiān 遂東遷。 【解釋】我國從周朝共和之年開始有正式紀年。經(jīng)歷了周宣王和周幽王,周朝首都東遷洛陽。 〖解讀〗周朝第十代的歷王暴虐無道,終于被趕出皇宮,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zhí)掌政權,后來由歷王的兒子宣王繼位,到了周幽王后,首都東遷洛陽,稱為東周。 zhōu dào shuāi 周道衰 ,wáng gāng zhuì 王綱墜, chěng gān gē 逞干戈, shàng yóu shuì 尚游說。 【解釋】自從周平王東遷國都后,對諸侯的控制力就越來越弱了。諸侯國之間時常發(fā)生戰(zhàn)爭,而游說之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