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12月28日,上海,晴。 本年度最后一個交易日。 就像一個參與高考的考生,交卷的鈴聲響起,停下手中奮筆疾書的筆,向市場交出最后的答卷。
走出考場的那一刻,我長吁一口氣,如釋重負。 跟即將成為過去的2018說再見。 也跟即將成為過去的自己說再見。 此時此刻有很多感慨,千言萬語不知道從何說起。
市場還是那個市場,只是市場里面的人似乎都開始變了。 變得更一致,變得更極端,也變得更殘忍。
2018年上證暴跌約32%,近1000只股票年終跌幅達到50%,超過2000只股票年終跌幅超過30%,區(qū)間波段跌幅超過30-50點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這樣的環(huán)境里,沒有人能淡定。
伴隨著整個大環(huán)境下行情日趨殘酷的煎熬,市場博弈白熱化也不斷升級。尤其是超短線資金而言,在自媒體的快速傳播之下,行情好的時候加速一致,行情差的時候加速分歧。對應的結果往往就是,揠苗助長的集合隔夜頂一字以及恐慌踩踏的隔夜核按鈕。
這對于交易參與節(jié)奏和市場整體情緒周期和氛圍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提出了進一步更高的要求。
先發(fā)不一定就百分百能制人(一半的時候會成為無謂犧牲的炮灰),后發(fā)也不一定就完全沒有機會(后來居上的逆轉(zhuǎn)大戲每天都在上演)。市場每周都在表演種種逆風翻盤,向陽而生。對于參與標的個股本身所在板塊的節(jié)奏把握,變得更加的難以捉摸,充滿變數(shù),更考驗超短線資金的靈活和隨機應變。
與此同時,對于市場風控感知和個人倉位控制的要求也愈來愈高。左側資金經(jīng)常趁著題材或板塊日內(nèi)高潮,選擇盤中或臨近尾盤板上血腥收割右側追漲接力資金。比如前天的創(chuàng)投尾盤炸板潮,以及昨天的特高壓一日游集體收割。
行情低迷,存量博弈,殘存在市場上的交易者,綜合能力以及實戰(zhàn)水平都越來越高。這一點又在自媒體的推波助瀾中進一步放大分歧或一致。
日常規(guī)模約在100億左右的高風偏活躍的漲停接力資金,或者更大規(guī)模的追漲資金經(jīng)常要面臨日內(nèi)分歧和隔日強分歧。集中兌現(xiàn)的踩踏之下,哀嚎遍野 。代表市場空間高度和賺錢效應方向的做多資金,蜂擁而上之后往往面臨僧多粥少的窘境,即便蓋世英雄如歡樂海,往往也會拔劍四顧心茫然難為無米之炊。
高潮的臨界點,意味著天空才是盡頭,也往往意味著最后一棒交接之后的無路可退。11月創(chuàng)投高潮之后出現(xiàn)并持續(xù)一周以上的日內(nèi)天地板大面則將這一慘烈現(xiàn)象演繹得淋漓盡致。
在只有做多只能做多股票上漲才能賺錢的市場,似乎冥冥中注定了做多資金的無奈和窮途末路。如果可以做空賺錢,誰還愿意做多被人爆錘?
這是我們的宿命,也是我們的修羅場。 要么適者生存,要么淘汰毀滅。
只有在參與節(jié)奏、風控以及倉位上下足苦功夫,減少交易頻率和無效交易,盡可能的控制住回撤,一步一個腳印,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才能穿越寒冬,熬到春暖花開。
憶秦娥·婁山關
西風烈, 長空燕叫霜如血, 霜晨月, 馬蹄聲碎, 喇叭聲咽。
雄關漫道真如鐵, 而今邁步從頭越, 從頭越, 蒼山如海, 殘陽如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