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信任與邀請。 靖康之恥~1126年,宋欽宗靖康年間,金軍大舉來襲,還把宋徽宗、宋欽宗俘虜而去,開封城財貨牲畜被洗劫一空,北宋從此滅亡。 被押北上俘虜總數(shù)是為一萬四千多名,分七批押至北方。其中第一批三月二十七日從青城國相寨出發(fā),有“宗室貴戚男丁二千二百余人,婦女三千四百余人”,“長途鞍馬,風雨饑寒,死亡枕藉,婦稚不能騎者,沿途委棄”,到四月抵燕山時,活著的婦女僅一千九百余人,死亡人數(shù)超過一半了。 婦女上皇后下至民女受奸污凌辱無人幸免,朱皇后即“歸第自縊”,被人發(fā)現(xiàn)救活,但她“仍投水薨”。 金天會六年(1128)八月二十四,在極盡羞辱的獻俘儀式后,宋徽宗、宋欽宗分別得到了“昏德公”,“重昏侯”封號。自殺的朱后受金人尊重得“靖康郡貞節(jié)夫人”封號。 北宋亡后,占領黃河流域及其以北方大片國土。北方漢人難以接受異族入侵統(tǒng)治,不斷發(fā)起各種抵抗運動。金人為了確保北方宋朝遺民區(qū)的穩(wěn)定,金于建炎四年(1130年七月)立宋朝降臣、原濟南知府劉豫為皇帝,國號“大齊”,定都北京大名府,管轄黃河故道以南的河南、陜西地區(qū),史稱“偽齊”。 偽齊不僅要維持其充當金朝走狗所需的正常軍費開支,滿足權貴奢侈享樂,還要孝敬金國女真“父皇帝”。因此,偽齊發(fā)明了更加令人咋舌的斂財辦法,如專設盜墓之“淘沙官”,把兩京之冢發(fā)掘貽盡;就連百姓被逼無奈,賣兒賣女,還公然收取買賣子女稅。百姓反抗聲浪不斷。 紹興七年(1137年)十一月,金熙宗廢除大齊國,取而代之,在汴京設立行尚書臺,治理河南、陜西地區(qū)。 偽齊被廢時,其汴京庫藏有:金一百二十萬余兩,銀一千六百余萬兩,糧九十萬石,錢九千八百七十萬緡,絹二百七十萬匹。這個數(shù)目甚至超過了北宋太平年間一年的收入總額,偽齊斂財之甚至可見一斑。 在金統(tǒng)治的北方地區(qū)漢人地位遠低于契丹、女真、奚等族。由于與中原漢人之間的巨大差異,金統(tǒng)治下漢人的民族身份認定便十分尷尬。一方面,“漢人”的民族身份得不到宋人的承認;另一方面在女真、契丹、奚等北方民族看來,漢人終究是漢人,并不十分信任。 南宋建立之初,在岳飛、韓世忠等“主戰(zhàn)派”將領的堅持下,南宋曾試圖北伐中原,收復失地。當時的北方漢人都熱切盼望著“王師北定中原日”,他們在一些忠于宋朝的將領組織下,在北方許多城鎮(zhèn)組織了抗金義軍,這些義軍在金國軍隊后方發(fā)起了游擊戰(zhàn),使得金軍陷入了人民戰(zhàn)爭的汪洋大海之中。 可是以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為首的“主和派”卻一心想要與金國議和。誅殺了主戰(zhàn)派重將岳飛。于1141年,南宋與金國簽訂了“紹興和議”。根據(jù)“和議”中的約定,南宋和金國劃定了疆界,南宋將整個中原地區(qū)都拱手讓給了金國,南宋每年春季要向金國交納歲貢銀、絹各25萬兩、匹。并向金國稱臣,宋高宗向金自稱為“臣構”。 1162年,宋高宗趙構禪讓皇們與皇太子趙昚,是為宋孝宗。宋孝宗一即位,就起用了一批“主戰(zhàn)派”大臣,隆興元年(1163年)四月,南宋方面兵分兩路進取中原,史稱“隆興北伐”。戰(zhàn)爭初期,宋軍進展順利。北方漢人苦盼了二十多年,終于等到大宋王師再度出擊,紛紛表現(xiàn)出了很高的熱情。 然而“隆興北伐”失敗,南宋和金國簽訂了“隆興和議”。那些在北方響應南宋王師北歸的漢人們卻倒了大霉。宋金兩國握手言和后,金國自然要開始清算這些在他們后方“搞事情”的北方漢人們。那些加入過義軍隊伍的漢人們,其中有一部分趁機南下偷渡到了南宋,而一些沒跑的或是逃跑過程中被抓到的人,下場就可想而知了。 開禧二年(1206年),在當時宰相韓侂胄的積極推動下,南宋再一次開始北伐,史稱“開禧北伐”?!伴_禧北伐”離“紹興和議”簽訂已經(jīng)過去了六十多年時間,原來生活在北宋時期的漢人基本都不在人世了,后來的漢人從一出生開始就是金國人,他們對宋朝基本不存在什么家國情懷,自然也就談不上熱切盼望王師北歸。而一些支持南宋北伐的北方漢人,早就跑到南方去加入抗金事業(yè)了,比如著名的詞人辛棄疾。因此,此時還留在北方的漢人,絕大部分都已認定自己是金國人,沒幾個會選擇支持南宋了。甚至有許多漢人積極報名加入金軍,和他們的女真同胞共同抵御南宋“入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