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時(shí)敏(1592年—1680年)明末清初畫家。初名贊虞,字遜之,號煙客,自號偶諧道人,晚號西廬老人等,江蘇太倉人。擅山水,專師黃公望,筆墨含蓄,蒼潤松秀,渾厚清逸,然構(gòu)圖較少變化。其畫在清代影響極大,王翚、吳歷及其孫王原祁均得其親授。王時(shí)敏開創(chuàng)了山水畫的“婁東派”,與王鑒、王翚、王原祁并稱四王,外加惲壽平、吳歷合稱“清六家”。 王時(shí)敏是明代大學(xué)士王錫爵之孫,王錫爵曾是明朝萬歷年間相國。從小尤愛書畫,曾得到畫家董其昌和陳繼儒的賞識和指教。明亡后,隱居家鄉(xiāng),悉心研究和繪畫,臨摹家藏宋、元、明各家名跡,尤其推重黃公望和董其昌,有很高的藝術(shù)造詣,尤以淺絳為清代之冠。 家本富于收藏,對宋、元名跡,無不精研。崇禎初以蔭仕太常寺卿,故亦稱“王奉?!薄M鯐r(shí)敏少年時(shí)學(xué)畫,頗多方便,其畫為董其昌、陳繼儒所深賞。“每得一秘軸,閉閣沉思。”對黃公望山水,刻意追摹。入清后隱居不仕,工詩文、書、畫。擅長山水,富于收藏。精研宋元名跡,摹古不遺余力,深究傳統(tǒng)畫法,表示“唯此為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