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種氣質叫滇派:自然、傲骨、空靈! 有一種生活叫小景:孤寂、創(chuàng)意、怡情! 有一個人叫白光 有一種折騰叫追求完美 他,是一個盆景藝癡,立志打造創(chuàng)立“滇派小景”之人 他,從不會嫌棄泥巴,就算有一天銀絲滿頭、老態(tài)龍鐘,相信,他還會去玩泥巴 值得討好的只有一盆盆心愛的盆景 專心的投入,不會計較付出和所得 收獲的快樂已是最好的獎賞 在旁人看起來無用的植物 卻在他的心里長出春天 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藝術的賞玩與創(chuàng)造 審美、情趣的背后是精神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我們需托物言志,以物傳情 我們需通過審美的對象 打通內心與自然的連接 接受宇宙所給的啟示 真正的幸福是一種內在的生發(fā), 而不是外在物質給我們短暫的顯化與滿足 從這些盆景中,你看到了什么? 奇特的造型? 優(yōu)美的曲線? 孤高的身姿? 抑或是對生命的不屈抗爭? 是什么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這一刻你體會到了一種美 一種源于自然超于自然的美 一種對大自然的崇敬與禮拜 一種崇高靈魂對審美的精當取舍 這種美是愉悅的,對人的內心是有震撼與啟示的,甚至是感動的 走近白光了解白光 深入他的內心,你就會明白 人如其景,景如其人。 白光言: 【 講究生活情趣,過一種有審美力的生活是一種能力,這種精致生活的背后,其實是一股子熱愛,需要有一顆從容不亂的心,或者說,能把普通的日子折騰得會發(fā)光。 有人曾說:“沒有審美力是絕癥,知識也解救不了?!爆F在很多人過得不快樂,并不是因為沒錢,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精氣神,沒有恰當的審美,不講究生活情趣,生活剝露出最務實最粗俗的一面,越來越追求實用化的背后,就是越來越平庸,越來越枯萎。 這世上實用的東西有很多,但是,幸福感和希望感卻很稀缺。人生最重要的,是擁有制造快樂的能力,能夠不慌不忙地在任何時候都有享受生活、講究生活情趣的心境!賞玩盆景就是我陶冶性情最好的方法!】 藝術創(chuàng)作的背后是豐富虔誠的內心世界及癡狠的態(tài)度 孤傲的作品背后是一顆不屈不撓的心 是一顆面對生活挫折永不放棄的心 是一顆充滿靈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心 是一顆讓盆景說話的心 努力是人生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 往往最美的不是成功的那一刻 而是那段努力奮斗的過程 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挫折都是讓你涅槃的助因 成功永遠屬于那些有信心、有信念,有信仰,有狠心、有決心,有不放棄之心的人 唯有此心,蒼天不負! 白光言: 【耐得住寂寞,才守得住繁華。但凡成功作品,往往都要經歷一段沒人支持、沒人幫助的黑暗歲月,而這段時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關鍵階段。猶如黎明前的黑暗,捱過去,天也就亮了。 所謂“累年彌盛”,盆景是“磨”出來的,大師也是“磨”出來的。一方面,要有自我折磨的境界,博采眾長,學人所長;另一方面,要有磨穿板凳的苦功,不能指望一步到山頂,“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沉得下去、靜下心來,有“長年甘作花奴隸”的趣向,才有“瑤花重見綴瓊枝”的美好。不獨盆景,其他藝術,也大抵如此。 做盆景和人生一樣,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華。每一個優(yōu)秀的人,每一盆優(yōu)秀的作品,都有一段沉默的時光。那一段時光,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獨和寂寞,不抱怨不訴苦,日后說起時,連自己都能被感動……】 經典是這樣出來的 偉大的藝術作品都是天人合一的杰作 這一盆“禪舞”之創(chuàng)作靈感及最后的呈現 讓人動容甚至淚流滿面…… 因為他把他的內心世界完全通過這一盆景告訴了世人 白光言: 【那是一株雜亂無奇的野枝,一如我們狂亂的心,不知道要什么,回憶過往的無知、傲慢與欲望讓自己遭受巨大的打擊與挫敗,頓悟一切都是過眼云煙,一切大喜大悲之后都會歸于平淡的枯寂,如今哀而不傷,如清風撫秋月。 手隨心動,只能不斷的減,不斷的剪,直至最后,只剩一副精神的骨架,于是世界原本的面目得以顯現,這就是我要找的自性,每個人的本性! 它的狀態(tài)猶如--”禪舞”!如一道靈光連接了人與宇宙,那孤寂、自然、堅強、柔和、慈悲、力量、愛、曙光……無限的禪意讓我進入深沉的靜慮當中,面對它唯有靜默與感動! 一切教會我們愛自己,愛萬物,愛蒼生!】 感覺文章不錯,請轉發(fā)到朋友圈,與你的朋友一起共享。 如果你也喜歡盆景,就關注我們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