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個性化不但是對小小說而言任何一個作家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寫文章沒有個性的作家不能算作一個好作家。文章個性獨特的風格的形成取決于作者把握世界的觀念而獨特的觀念又會使作者擁有個性化的敘述方法如孫方友的傳奇構思、蔡楠的詭秘線路、珠晶的喃喃私語等等。我們在寫作的時候要把自己的世界觀融合進文字中以形成自己的有個性的小小說。鄧皓曾說過一段這樣的話“因為受小小說本身特點的制約,小小說在創(chuàng)作中往往打破一般小說的那種平鋪直敘的呆滯的語言格局。比如寫一篇反映鄉(xiāng)下女人的不幸命運的小小說就絕對不會像傳統(tǒng)小說那樣一開場就把女人的來龍去脈介紹個面面俱到接著再一步步鋪開故事。倘使這篇小小說讓三個小小說作家來寫他們使用的語言就會不一樣但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他們絕不會拖拖沓沓浪費筆墨一開始就會很快把你引進故事。如果讓劉國芳寫他一運筆就是這樣‘泉村昨晚跑了個女的叫梅子。’如果換上許行來寫便會有些不同‘如果泉村沒有梅子肯定就沒了我這篇你看的小說。’再如果換上白小易也許味道又要換個味兒白先生是最喜歡先排出一個懸念來扣住你‘我想我沒法不把這故事講給你聽?!米x了這開頭我想你免不了很自然地接受他們語言能力的牽引無法拒絕走進他們構筑的那片旖旎的小小說世界之中。”在這里鄧皓以一個小小說作家敏銳的感覺具體地道出了他對不同敘述個性的體味。他假設了劉國芳、許行、白小易來敘述同一個人物的命運和故事而他們的敘述個性便是如此地鮮明。 每一種敘述個性都允許存在而且一個成熟的小小說作家必須要能夠形成這種成熟的敘述個性。沒有形成這種敘述個性我們都將認定他僅僅是個作者而沒有走進小小說作家的行列。小小說的敘述語言并不僅僅是敘述故事、刻劃人物的工具而是要使敘述語言變成一種極富小說味的成熟的敘述語言成為有著整體傳神功能的敘述語態(tài)。這一點對于我們初學小小說的中學生來說可能難度大了一些。但是我們必須明確這是小小說寫作的最終努力方向。(網文摘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