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這個問題真是百感交集,當初我面試現(xiàn)在的公司的時候就被問到過這個問題。 因為是應屆生,所以我回答的時候還是很謹慎的,只報了一個我們同學之間平均的工資,然后說“鍛煉的機會最重要。 我相信公司有完整的薪酬成長體系,讓我工作的價值得到最好的體現(xiàn)”﹋o﹋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時還真是“稚嫩”。 后來工作時間長了,和當時面試的hr成了朋友,有一次聊起這個問題,我問他這個問題到底想問什么? 他很淡定的告訴我:其實就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你對薪水的要求,然后“討價還價”。 頓時覺得原來面試的時候還是要把思路放的簡單一點… 那么,問這個問題的時候hr究竟在想知道什么哪? 第一,希望占據(jù)談薪主動權。 問了這個問題基本就進入面試最后環(huán)節(jié)了,hr希望了解你對薪酬的期望和公司心理價位之間的差額,掌握主動權。 hr都有在一定范圍內(nèi)提高或降低招聘薪酬的權利,如果你是公司很希望錄用的人才,那hr會盡量調(diào)整自己的報價來挽留你。 如果前面的面試過程讓hr覺得有些模棱兩可,這時你的期望如果太高也許就會成為out你的最好理由。 第二,透過這個問題hr希望進一步確定你是一個“正常人”。 我們公司的hr給我舉過一個例子,曾經(jīng)有一個面試者,整個過程的表現(xiàn)都挺好。 但是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姿態(tài)非常高,頤指氣使的說我的技術怎樣怎樣,我每天要喝什么紅酒,每周要做什么保養(yǎng),blablabla一大套…h(huán)r差點笑暈現(xiàn)場! 結果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 薪酬購買的是你創(chuàng)造的價值,談這個問題的時候要從你自身的能力和能做的工作出發(fā),讓公司覺得你值得。 至于保險、假期、補貼之類的,可以在談完薪酬之后爭取一下,因為這些待遇都是隨著工作年限增長而逐漸增加的,一開始不要太執(zhí)著。 這個問題應該怎么回答比較合適? 1.應屆生面試校招崗位 公司一般對校招崗位都有固定的薪酬設定,除非是特別難得的優(yōu)秀人才(例如,帶科研成果的博士或者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比賽中拿過獎等等),否則是基本不接受變動的。 因為校招面向的都是沒有經(jīng)驗的學生,公司希望招聘一些后備力量,還需要付出培養(yǎng)時間,而且每年的可選擇余地也很大,所以應聘這種崗位的時候盡量謙虛?。。?/p> 你可以說:薪酬上我相信公司會有合理的安排,作為應屆生我更看中貴公司的發(fā)展機會等等。 2.在職人員跳槽面試 在職人員跳槽都希望追求更好的待遇,而且都有一定的工作經(jīng)驗,這種情況下條件是可以適當談一下的。 如果是有獵頭來挖,那就比較簡單,這些問題可以提前委托獵頭去談,跳槽的公司能夠接受你的條件再繼續(xù)后續(xù)的面試等環(huán)節(jié)。 如果是自己找公司那就要事先了解一下這個公司的薪資結構,把自己的期望和原來公司的待遇提一下。 包括搬家、家屬、交通等,不需要保留自己的要求,不然很難找到更滿意的選擇。 3.普通社會招聘面試 這種招聘應聘人員經(jīng)驗差別比較大,那么這個時候你就要在內(nèi)心給薪酬設定一個“底限”,把不能滿足最低要求的公司全部舍棄,節(jié)約時間,全力以赴準備那些自己向往的企業(yè)的面試。 公司不會因為你“物美價廉”而感激你,只會覺得撿到一個廉價勞動力,所以設置好自己的底線,滿足基本需求才能讓你有干下去的理由。 你可以這樣說:我對薪酬的期望是xxxx元以上,我也堅信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公司的薪酬體系上穩(wěn)步前進。 總之,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在正常范圍內(nèi)不要隱瞞自己的需求,不關注職工“衣食住行”需求的企業(yè)不值得你擁有。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么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復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