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初學寫字有時單字寫得還不錯, 然而一旦成篇寫卻很糟糕, 甚至顯得整篇字都不好了。 由此可見,格式是很重要的。 現(xiàn)在子修就帶大家來了解 傳統(tǒng)縱寫格式硬筆的正確格式 這也同樣適用于軟筆書法 趕快收藏起來吧 一 確定內(nèi)容 總的要求是:硬筆書法藝術作品的內(nèi)容應相對完整,應健康、上進。 可根據(jù)創(chuàng)作的目的選取現(xiàn)成的或自撰合適的詩、文、格言、短語等;也可從紙幅的大小、擬寫正文字的大小兩個方面考慮選取所書內(nèi)容的長短。 二 確定款式 硬筆書法藝術作品相對于毛筆書法作品而言,其幅面通常很小, 但常用的款式卻大致是相同的。 除了通常無法寫成大幅中堂以外,毛筆書法常用的款式如條幅、橫幅、扇面、楹聯(lián)、長卷等在硬筆書法作品的創(chuàng)作中都可選用。 三 書寫正文 正文是作品的主體,占據(jù)了作品的大部分位置,需作妥善安排,書寫時注意以下各點: (1)注意章法安排。字距、行距的大小,行線的曲直,天頭、地坎是否齊平等情況,尤其是正文的字體和款式,安排都應適當。 (2)注意字形的正確和風格的統(tǒng)一。既可以寫規(guī)范簡體字,也可寫繁體字,但切不可繁簡體混雜使用,因為繁簡混雜被認為是創(chuàng)作者文化藝術素養(yǎng)不高的表現(xiàn)。 (3)關于標點符號。 可以不用標點符號,也不采用起首低頭、空格和提段的書寫規(guī)范; 若采用打標點符號的格式,則所用標點符號既要正確又要以不損害幅面的完整、美觀為原則。 四 題款 題款就是指書法作品正文以外的其它文字,它主要是用來說明書寫作品的作者、書寫時間、地點等。 款式
落款位置沒有固定格式,也無絕對的位置,它是與正文互為關聯(lián)的。 落款內(nèi)容視情形可長可短,但字體不能大小懸殊,要有相應比例,款字的大小應與正文字的大小相協(xié)調(diào)。 題款所用字體按照傳統(tǒng)慣例,原則上遵守“今不越古”、“動不挈靜”的規(guī)矩,做到“文古款今”、“文正款活”。但無論正文是何種字體,用行書題款總是可以的。 書法作品的題款一般不用俗稱而用別稱(也叫雅稱),如:“書于二〇〇七年”是俗稱,應該為“書于丁亥年”。 (一)上款 上款是指某人或某單位請你寫字,作品完成后,應題上索書者的名字,并將此名題在上款較高的位置,以示尊敬之意。 上款所包括的內(nèi)容:姓名 + 稱呼 + 謙詞。 (1)寫給長輩 寫給長輩的書法作品,是款的題法一般稱××同志,××先生,××方家,××女士,××老師。 如果長輩是七十歲以上的老者可稱××老;八十歲以上的長者可稱××翁。 書寫者是晚輩,對長者一般不稱呼姓,還要加上謙詞,如:指正、法正、教正、正字、正腕、正之、清賞、雅屬、斧正、正筆、正書。
(2)寫給同輩 為同輩所書的作品,一般稱××同志,××書友,××仁兄,××同窗,××大兄,××賢弟,××小妹,××學友等。 這里應當注意,一般俗稱不宜題款,如:××大姐,××二哥等。在稱呼的后邊還可以加上謙詞,如:存念,惠存,留念,留存,清賞,囑書,命書雅屬等。如:爾福書友惠存、建平賢弟雅屬。 (3)寫給晚輩 寫給晚輩的書法,上款可題××學生,××賢契,××賢侄,××愛孫,××愛女等。如:麗珍侄女銘記。 (4)正文出處 作品的正文有詩詞、文句、格言、警句等,這些正文的作者或文句題目,在題款時應這樣寫:王勃滕王閣序句、王維詩山行。 對一些膾炙人口的名詩和名句,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可以省略正文出處題款。 (二)下款 (號字)+ 謙詞 (1)時間 ①年份的別稱 年份的別稱是用十個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按先后順序搭配組成的,即“甲子年、乙丑年、丙寅年……” 60年才輪到一個“甲子年”,如2007年是丁亥年,2008年就是戊子年,2009年就是己丑年,以此類推。 ②季節(jié)的別稱 春:初春、早春、陽春、芳春、暮春 夏:初夏、中夏、夏暮、九夏、盛夏 秋:初秋、金秋、三秋、暮秋、中秋 ③農(nóng)歷月份的別稱 一月:孟春、正月、初春、開歲、芳歲 二月:仲春、杏月、麗月、花朝、中春 三月:季春、暮春、桃月、蠶月、桃浪 四月:孟夏、槐月、麥月、麥秋、清月: 五月:仲夏、榴月、蒲月、中夏、清和月 六月:季夏、暮夏、荷月、暑月、溽暑 七月:孟秋、瓜月、涼月、蘭月、蘭秋 八月:仲秋、桂月、正秋、爽月、桂秋 九月:季秋、暮秋、菊月、詠月、菊秋 十月:孟冬、初冬、良月、開冬、吉月 十一月:仲冬、暢月、中冬、雪月、寒月 十二月:季冬、殘冬、臘月、冰月、暮月 每月初一至初十稱上浣, 每月十一至二十稱中浣, 每月二十至三十稱下浣。
注意:題時間款時容易出現(xiàn)農(nóng)歷與公歷混用的現(xiàn)象,如:二〇〇七年六月,不能寫成丁亥年荷月,因為公歷的六月是農(nóng)歷的五月。 (2)地點 題款時如落書寫地點,用雅稱而不用俗稱,如:書于泰州海陵肉食店,這類屬于俗稱地點。但是,如題于早春堂,書于鴻賓樓等是可以的。 五 鈐印 印是硬筆書法藝術作品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之一,小小印章,在硬筆書法作品中,用得好可以畫龍點睛,用得不好,就會破壞整幅作品的氣韻。 硬筆作品所用印章分類: 1、按其刻法分陰文(白文)和陽文(朱文)兩種; 2、按其所刻內(nèi)容又可分為兩類:
鈐印應注意以下幾點: (1)鈐印應做到不偏不倒,以能穩(wěn)定字幅重心為妥。蓋印之前應認真地審視作品,確定印章的最佳位置。鈐印時,如果沒有把握,可以借助印規(guī)。 (2)印章大小應與款字及正文字的大小協(xié)調(diào)。一般應與款字大小相當,切不可太大。太大顯得笨拙,太小顯得小氣且份量不夠。應備有硬筆書法專用印章,不可用毛筆書法的大印替代。 (3)一幅作品中,用印不宜過多,最多不超過三枚,用多了,會分散欣賞者的注意力。 (4)在傳統(tǒng)縱寫的書法作品中,名章要蓋在書寫者署名的下面或左側(cè),不得蓋在款字與正文之間,也不要蓋在與正文齊腳處,以求章法上的參差變化之美。 (5)如果姓與名分作兩印,一般姓在前,名在后,以一圓一方或一朱一白為宜,和題款的最后一個字的距離要適當,兩印之間切不可沒有間距。 (6)年號章、雅趣章、齋館章等閑章,大多制成橢圓形或長方形作為引首章,蓋在正文開頭的第一、二個字之間的虛空處。如果制成方形章,亦可蓋在名章的后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