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胬肉 胬肉攀睛,又名“馬蝗積。, “肺瘀”,亦稱梯流金凌木”。本證為內(nèi)外眥疾患,常發(fā)生于內(nèi)眥部,生于外眥部較少,其色或白或
赤黃,呈三角形,由眥部漸向風輪伸展,其尖端附著風輪上的頭部。若頭部尖厚,胬肉紅赤較甚者則多擴展,逐漸掩遮瞳神,導致視力障
礙。甚至影響眼珠移動,出現(xiàn)視一如二等癥。 1主治:胬肉。 處方:紅花12克,生地6克,木通3克,赤芍3克,蟬蛻24克,防風24克,荊芥24克,甘草15克,歸尾3克,生姜1片。 服法:清水煎開后飯前服。 注意事項:忌食煎炒食品。 方源:鄒雷師傳秘方。 2,主治:胬肉攀睛。 處方:冰片3克,田螺肉2個。 制用法:將螺肉去雜質(zhì)洗凈,加冰片搗為泥狀,睡前敷患眼處,次晨洗凈(防止流入眼內(nèi))。 注意事項:忌食辛辣食物。 療效:一般23次痊愈。 方源:河南程惠霖獻。 3方名:家傳大明膏。 主治:翳膜攀睛,爛弦赤障胬肉,血貫瞳仁,迎風冷 239 淚,怕日羞明,視物昏花,疼痛不止。 處方:大黃、蒼術(shù),柴胡,龍膽草,蒿本、細辛、赤 芍,菊花、紅花、黃柏、黃芩、連翹,梔子、荊芥、防風、木賊、黃連、蒺
藜、薄荷、羌活、獨活、麻黃、川芎、白芷、天麻、元參、蔓荊子,苦參、歸尾、木通、生地黃、桑白皮、車前子、枳殼、皮硝、甘草。 制法,上銼十大帖,用童便五碗煎熟,用爐甘石500克凈入炭火燒紅淬入藥中十次,研爛去粗渣,將藥入水銅盆內(nèi)重湯煮干,,成餅
曬干,研千余下。每30克入焰硝24克,黃丹15克,又研千余下。收入瓷罐內(nèi),點眼。 注意事項:如治菌肉云翳眼,昏蒙爛弦風眼時,再加入冰片少許,點之。 方源:選自《萬病回春》。 4方名:珍珠散。 主治:久年血筋胬肉云翳。 處方:乳香45克,沒藥45克,珍珠45克,月石3克,輕粉45克,麝香03克,銅青15克,火硝045克,朱砂45克,上片06克,血竭15克,
膽礬05克,明礬05克,白丁香o6克,蕤仁6克,琥珀24克,海螵蛸o6克。 制法:將乳香,沒藥在瓦上煅去油質(zhì),珍珠先以人乳泡后與豆腐同蒸,曬干后研細,白丁香以冷開水飛過,月石的煅法同蕤仁裝入新
竹筒內(nèi),去光竹筒兩頭,用紙封固,文武火煨取出去皮研細,上列藥品經(jīng)各法炮制后,共混合研細,以無聲為度,瓶貯待用。 無 用法及保管:用燈草及藥棉眼藥粉點入眼內(nèi),每天二至三次。藥粉宜密封瓶貯置于陰涼干燥處。 方源: 《實用中醫(yī)眼科學》,李巽芳家傳驗方。 5,方名:河南遂平縣玉山花莊祖?zhèn)魅问霞t膏藥。240 主治:去腐蝕,去醫(yī)生新,拔云退翳,促進愈合。 處方:1胚料:蝸牛鮮肉500克,退沙蟲30克,蟬衣,蠶皮各60克,新針或生鐵30克,鴉翎炭15克,胎鼠兒1條,化為糊狀、過濾后備
用。2配料:月石,爐甘石,石燕、石斛、珊瑚、瑪瑙、珍珠各15克,用火煅醋淬,研細水飛。兌進胚膏,并將膽礬6克,紫石硅30克研細
兌入胚膏,后將銀珠90克兌入胚膏,加冰片少許,與胚膏攪勻密封過一晝夜即可使用。 用法:每取藥少許點眼內(nèi),日點二三次。 方源玉山花莊主祖?zhèn)黩灧?,選自《遂平縣衛(wèi)生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