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國寶書法楷書卷《賢愚因緣經(jīng)》,賢愚經(jīng)由波斯匿王女金剛品第八等構(gòu)成,日本奈良時(shí)代,紙本墨書,25.7*696.9厘米,傳為圣武天皇筆,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賢愚經(jīng)》又稱《賢愚因緣經(jīng)》,十三卷,是敘述因緣故事的典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涼州(今甘肅武威)沙門慧覺(一作曇覺)等譯。收錄六十九篇有關(guān)賢者與愚者的比喻故事,是一部十三卷形式的經(jīng)典?!顿t愚經(jīng)》是很特殊的一部佛典,其雖名為“經(jīng)”,但實(shí)際上是一部“佛教故事集”。全書共分十三卷、六十九品(節(jié)),也就是說共講了六十九個(gè)故事。實(shí)際上其包括的故事更多,因?yàn)橥黄分邪芏嘈」适隆?/p> 日本東京博物館藏敦煌寫經(jīng)《賢愚經(jīng)》殘卷是由《波斯匿王女金剛品第八》至《金財(cái)因緣品第九》、《華天品第十》、《寶天品第十一》、以及《摩訶令奴緣品第四十八》的末尾等部分所構(gòu)成,總行數(shù)為二百六十二行。由于第一段紙的長度不長,可推測所抄寫的《賢愚經(jīng)》并非十三卷的版本,而是十六或十七卷的版本。本卷使用稱為“荼毗紙”的紙張抄寫(荼毗為火葬之意),俗傳是攙有釋迦骨灰的紙,但實(shí)際的制作法是于攙入香木粉所制成的上等厚紙上,再涂上一層燒制貝殼粉末而成的胡粉。紙上并以淡墨畫出行界。 寫經(jīng)一般采一行十七字的格式,但是本卷一行只抄寫十一到十四字,字形較大且筆線具有量感,端正而充滿氣魄。有人認(rèn)為是唐代日本人從中國帶回日本的寫經(jīng),也有人說是唐代到日本的中國人所抄寫,目前尚未定論。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