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一】測光與“向右曝光”杠一攝影教程——數字時代相機測光與“向右曝光”
=====================================================================
1.向右曝光 向右曝光,就是拍攝數碼影像時,在避免高光溢出的前提下,直方圖右端(亮部)到頭,即讓直方圖上的像素分布盡量偏向反應高光的右側。之所以“向右曝光”,是緣于對畫質的要求。許多影友認為數碼相機的曝光應該“寧欠勿過”,理由是后期調整時高光溢出難以恢復,而暗部曝光不足的部分可以通過調高亮度來恢復細節(jié)。其結果是,所拍攝照片的直方圖波形分布偏向于左側暗部,右側亮部經常出現空白。 “寧欠勿過”的做法雖然“安全”,但是永遠無法獲取高質量的影像。相比較而言,同一場景向右曝光的片子比正常曝光的片子文件量要大,也就是含有的數碼信息多,那么我們回來后期處理的余地也就越大,這是數碼影像的特點。由下圖我們可以看到,每兩張照片間相差兩檔曝光的三張包圍曝光的照片,最暗曝光的一張文件大小只有7.38MB,正常曝光的文件大小為9.03MB,而加曝的一張文件最大,是10.85MB。這說明曝光不同,信息量也不同;曝光充分照片的信息量,大于曝光欠照片的信息量。 “向右曝光”可以獲得高畫質,這是由數碼相機直方圖像素分布特性決定的。直方圖反映的是非線性動態(tài)范圍,就是說數碼相機的感光元件跟人眼差不多,對于明暗的感應不是線性的:亮度值增加一倍,人眼的感受并不是增加一倍,類似于照相機光圈值的變化,下一級光圈的通光量是上一級的1/2。 相機直方圖一般都分為五個區(qū)域,從右至左依次為:最亮、較亮、中等、較暗、最暗。在這5個區(qū)域,像素并不是平均分布的。直方圖右起最亮一級的曝光記錄了50%的信息;右起第二區(qū)域的曝光記錄了25%的信息;右起第三區(qū)域的曝光記錄了12.5%的信息;右起第四區(qū)域的曝光記錄了6.25%的信息;而最暗的右起第五區(qū)域的曝光僅記錄了3.13%的信息。 非常驚人,最亮兩級曝光記錄的信息竟然占全部信息的75%,即3/4。所以,直方圖的波形越向右,圖像質量越高。圖像質量好就是層次豐富、影調細膩、色彩還原準確。層次豐富和影調細膩肯定取決于亮度值的豐富,這很好理解;而色彩還原準確同樣取決于RGB各個色彩通道的亮度值的豐富。所以說,拍攝時遵循“向右曝光的原則”,是獲取高質量圖像的必由之路。 向右曝光,不能讓亮部過曝沒有細節(jié),因此在操作上,以點測光對最亮部(不包括極端點光源如太陽和人造光源的中心等)進行點測后加曝光補償2檔左右,并檢查直方圖和高光溢出警報,以得到高光不溢出的“向右曝光”的曝光?!跋蛴移毓狻本唧w操控方法在本文最后的“高光測光法”中介紹。 2.相機測光模式 數碼相機的測光方式,根據測光元件對攝影范圍內所測量的區(qū)域范圍不同,主要包括點測光、中央部分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平均測光、多區(qū)測光等模式。
中央部分測光模式:這種模式是對畫面中心處約占畫面12%的范圍進行測光。這種模式其實是對中央點測光模式的一種擴展,相機的測光元件會對畫面中心處約占畫面12%的范圍進行測光并,最終進行平均加權而得出測光數據。這種測光模式非常適合各種畫面被拍攝主體在畫面中心位置或環(huán)境光線反差不大的風景照片的拍攝時使用。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模式:當使用這種模式測光時,相機會把測光重點放在畫面中央(約占畫面的60%),同時并兼顧畫面的邊緣。目前,許多單反數碼相機都會具備這種測光模式,使用這種測光模式的好處時,當畫面出現高反差或色彩迥異的情況時,相機會對多個區(qū)域進行測光,并根據拍攝者的需要強調對某個區(qū)域進行重點測光,然后進行加權平均,這樣,所獲得的圖像會很少有某個區(qū)域欠曝或過曝的問題出現,但對于一些重點主體部位,圖像卻能很清晰的進行反映,因此,非常適合于拍攝各種具有大反差光照的風景或運動照片。 平均測光模式:這種測光方式,也許是所有數碼相機中最常見的一種了,它測量整個畫面的平均光亮度,比較適合于畫面光強差別不大的情況,可以滿足大多數情況下的測光需要,但問題在于,當環(huán)境光線復雜或光線亮度反差過大時,其所獲得的測光數據,僅僅是一個平均數值而已,很容易出現圖片暗部過曝,而亮部卻欠曝的情況。 多區(qū)測光模式:它對畫面分區(qū)域由獨立的測光元件進行測光,由照相機內部的微處理器進行數據處理,求得合適的曝光量,曝光正確率高。在逆光攝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時都能得到合適的曝光,而無需人工校正。 一般來說,不同廠家生產的相機所使用的模式和名稱都會有所不同,但事實上原理都是一樣的,例如,尼康在其高端數碼相機中,將這一測光模式稱之為矩陣測光,而佳能則叫做256區(qū)多區(qū)評估測光,柯尼卡美能達的則被改為蜂窩式測光等等。而無論是那種多區(qū)測光,其最大的特點就是它們都能在逆光攝影或景物反差很大時都能得到合適的曝光,而無需人工校正,因而非常適合在各種復雜光線條件下使用。 3.高光測光法 例1
例2
例3
例4
例5
===================================================================== 1.使用點測光模式,M檔,確定光圈與ISO,面對家里窗戶上的紗簾,對堆起的褶皺的不同部位測光,轉動快門撥盤使曝光標尺指針在0上(即不增曝、不減曝),拍攝多張照片,回放觀察直方圖的狀態(tài),回答:(1)采用這種測光方法若不增曝、不減曝,曝光結果是什么?(2)測光點不同,曝光標尺在0上,測光區(qū)域拍攝后處在直方圖的什么位置? 2.拍攝條件同練習1,測光點放在最亮處,曝光標尺指針分別在+1、1.5、2上,拍攝后的直方圖狀態(tài)哪一個符合“向右曝光”的原則? 3.拍攝條件如上,分別面對室內的點光源(比如燈泡)和點光源的邊緣測光,對比曝光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