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曉淶:《秋盡》 雨住塵香秋已盡,風吹人老鬢霜濃。門頭舊色蕭蕭落,不辨殘花哪瓣紅。 【賞析】這首詩語言嫻熟,承轉自如。全篇在寫景的同時揉進抒情,達到情景交融的效果。秋已盡,鬢霜濃,很自然地轉到歲月無情,韶華易逝的感慨。但后兩句并沒有按照一般套路,就此直寫情感。門頭舊色蕭蕭落,舊日殘花飛盡,蕭蕭落木紛紛下,不辨殘花哪瓣紅,欲辨已忘言,又是一重境界,物我兩忘,超然物外。唯“雨住”似可再煉。 @寒煙飛絮:《七絕·暮春》 杜宇悲歌徹岸頭,斜陽舊渡覓蘭舟。 東君不眷來時路,步步芳塵步步愁。 【賞析】這是一首暮春踏青的詩,讀著好似閱讀春色,且行且吟。杜宇悲歌春去也,何處是歸途?斜陽舊渡覓蘭舟?;仡檨頃r路,時光不能倒流,殘香滿徑,流芳盈袖,卻是步步芳塵步步愁?,F(xiàn)在已經是初冬時節(jié),這應該是一首舊作,雖然并非眼前景致,詩中所包含的情感卻是共同的。其中“徹”似可再煉。 @愚翁虎哥:《七絕·入冬》 日短天寒已入冬,斜陽歲暮雁無蹤。霜凝百翠群芳落,只待蒼穹舞玉龍。 【賞析】這首詩的語言十分流暢,生動自然。日短夜長詩冬季來臨的典型特征,“斜陽歲暮雁無蹤”,一句話寫盡了深秋的景色和落寞的情感,不言傷秋,而傷秋的氣息盡在其中。但作者并沒有沉浸在傷感中,轉而展望未來,芳華凋謝,不是時間的盡頭,帶到冬臨,冰天雪地,蒼穹舞玉龍。充分表達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草木人味:《七絕·挽秋》 重陽已過近寒冬,草木新荒陌野濃。幾處楓林紅似火,一簾幽夢佇秋容。 【賞析】這首詩語言清新,筆調委婉含蓄,視野開闊。從寫實入手,草木新荒,陌野都是濃濃的秋意,最惹眼幾處楓林紅似火。這轉折處作者用對仗的手法,自然轉到此詩的落腳點,一簾幽夢,卷不及暮雨朝云,滿眼的秋容。一反面表現(xiàn)出秋意之濃烈,一方面暗含傷秋的惆悵。唯“濃、佇”二字似可再煉。 @待繭: 斜陽映透泛星辰,碧柳風偏又下塵。年復花開花落去,為何鬢白不逢春? 【賞析】這首詩視角獨特,語言流暢,含蓄雋永。作者從日月星辰,云聚云散引發(fā)對人生的感慨?!盀楹昔W白不逢春”?俗話說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詩云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說的正是這種感覺。在內在的連貫性方面還需加強煉字煉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