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Linux的Java開發(fā)環(huán)境搭建及部署

 huowufenghuang 2018-12-11

一 : Linux下查看字符集

第一種 :

[root@Testa-www tmp]# echo $LANG

zh_CN.UTF-8

第二種 :

  1. [root@Testa-www ~]# export |grep LANG
  2. declare -x LANG="zh_CN.UTF-8
第三種:
  1. [root@Testa-www ~]# env |grep LANG
  2. LANG=zh_CN.UTF-8

第四種:

  1. [root@Testa-www ~]# locale
  2. LANG=zh_CN.UTF-8
  3. LC_CTYPE="zh_CN.UTF-8"
  4. LC_NUMERIC="zh_CN.UTF-8"
  5. LC_TIME="zh_CN.UTF-8"
  6. LC_COLLATE="zh_CN.UTF-8"
  7. LC_MONETARY="zh_CN.UTF-8"
  8. LC_MESSAGES="zh_CN.UTF-8"
  9. LC_PAPER="zh_CN.UTF-8"
  10. LC_NAME="zh_CN.UTF-8"
  11. LC_ADDRESS="zh_CN.UTF-8"
  12. LC_TELEPHONE="zh_CN.UTF-8"
  13. LC_MEASUREMENT="zh_CN.UTF-8"
  14. LC_IDENTIFICATION="zh_CN.UTF-8"
  15. LC_ALL=

二:修改字符集的方式

需注意的是:如果默認語言是en_US.UTF-8,在Linux的字符和圖形界面下都是無法顯示和輸入中文的。如果默認語言是中文,比如zh_CN.GB18030 或者zh_CN.gb2312,字符界面無法顯示和輸入,圖形界面可以。 

修改的方式有如下兩種:

1、直接設置變量的方式修改

export LANG=zh_CN.UTF-8

2、修改文件方式,通過修改/etc/sysconfig/i18n文件控制
  1. [root@Testa-www ~]# vim /etc/sysconfig/i18n
  2. LANG="zh_CN.UTF-8"
  3. [root@Testa-www ~]# source /etc/sysconfig/i18n  

三:Linux的概述和常用命令


一:常用命令

       

   1-切換路徑


cd app	切換到app目錄 
cd ..	切換到上一層目錄 
cd /    切換到系統(tǒng)根目錄
cd ~	切換到用戶主目錄 
cd -	切換到上一個所在目錄

 2 - 列出文件列表

  1. * ls
  2. * ls -a 顯示所有文件或目錄(包含隱藏的文件)
  3. * ls -l 縮寫成ll

 3- 創(chuàng)建目錄和移除目錄

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可用來創(chuàng)建子目錄。 
mkdir app  ?  在當前目錄下創(chuàng)建app目錄 
mkdir –p app2/test  ? 級聯(lián)創(chuàng)建aap2以及test目
rmdir(remove directory)命令可用來刪除“空”的子目錄: 
rmdir app  ?  刪除app目錄 

4- 瀏覽文件

格式:cat[參數(shù)]<文件名>
* cat yum.conf 
  1. more 一般用于要顯示的內(nèi)容會超過一個畫面長度的情況。按空格鍵顯示下一個畫面。
  2. 回車顯示下一行內(nèi)容。
  3. 按 q 鍵退出查看。
  4. * more yum.conf
  5. * 空格顯示下一頁數(shù)據(jù) 回車顯示下一行的數(shù)據(jù)
  1. less
  2. 用法和more類似,不同的是less可以通過PgUp、PgDn鍵來控制。
  3. * less yum.conf
  4. * PgUp 和 PgDn 進行上下翻頁.
  1. tail命令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使用非常多的一個命令,它的功能是:用于顯示文件后幾行的內(nèi)容。
  2. 用法:
  3. tail -10 /etc/passwd ? 查看后10行數(shù)據(jù)
  4. tail -f catalina.log ? 動態(tài)查看日志(*****)
  5. ctrl+c 結(jié)束查看

5 -文件操作

  1. rm 刪除文件
  2. 用法:rm [選項]... 文件...
  3. rm a.txt ? 刪除a.txt文件
  4. 刪除需要用戶確認,y/n
  5. rm 刪除不詢問
  6. rm -f a.txt 不詢問,直接刪除 rm 刪除目錄
  7. rm -r a 遞歸刪除 不詢問遞歸刪除(慎用)
  8. rm -rf a 不詢問遞歸刪除

rm -rf *    刪除所有文件 rm -rf /*     自殺

  1. cp(copy)命令可以將文件從一處復制到另一處。一般在使用cp命令時將一個文件復制成另一個文件或復制到某目錄時,需要指定源文件名與目標文件名或目錄。
  2. cp a.txt b.txt ? 將a.txt復制為b.txt文件
  3. cp a.txt ../ ? 將a.txt文件復制到上一層目錄中
  4. mv 移動或者重命名
  5. mv a.txt ../ ? 將a.txt文件移動到上一層目錄中
  6. mv a.txt b.txt ? 將a.txt文件重命名為b.txt

  1. tar命令位于/bin目錄下,它能夠?qū)⒂脩羲付ǖ奈募蚰夸洿虬梢粋€文件,但不做壓縮。一般Linux上常用的壓縮方式是選用tar將許多文件打包成一個文件,再以gzip壓縮命令壓縮成xxx.tar.gz(或稱為xxx.tgz)的文件。
  2. 常用參數(shù):
  3. -c:創(chuàng)建一個新tar文件
  4. -v:顯示運行過程的信息
  5. -f:指定文件名
  6. -z:調(diào)用gzip壓縮命令進行壓縮
  7. -t:查看壓縮文件的內(nèi)容
  8. -x:解開tar文件
  9. 打包:
  10. tar –cvf xxx.tar ./*
  11. 打包并且壓縮:
  12. tar –zcvf xxx.tar.gz ./*
  13. 解壓
  14. tar –xvf xxx.tar
  15. tar -xvf xxx.tar.gz -C /usr/aaa

6 其他常用命令

  1. 查找符合條件的字符串。
  2. 用法: grep [選項]... PATTERN [FILE]... 示例:
  3. grep lang anaconda-ks.cfg 在文件中查找lang
  4. grep lang anaconda-ks.cfg –color 高亮顯示
  1. pwd 顯示當前所在目錄
  2. touch a.txt 創(chuàng)建一個空文件
  3. ll -h 友好顯示文件大小
  4. wget 下載資料
  5. * wget http:///download/nginx-1.9.12.tar.gz

7-編輯器命令

Vi和Vim編輯器
在Linux下一般使用vi編輯器來編輯文件。 vi既可以查看文件也可以編輯文件。 三種模式:命令行、插入、底行模式。
  1. 切換到命令行模式:按Esc鍵;
  2. 切換到插入模式:按 i 、o、a鍵;
  3. i 在當前位置生前插入
  4. I 在當前行首插入
  5. a 在當前位置后插入
  6. A 在當前行尾插入
  7. o 在當前行之后插入一行
  8. O 在當前行之前插入一行
  9. 切換到底行模式:按 :(冒號);
  10. 打開文件:vim file
  11. 退出:esc ? :q
  12. 修改文件:輸入i進入插入模式
  13. 保存并退出:esc?:wq
  14. 不保存退出:esc?:q!
  15. 3中進入插入模式:
  16. i:在當前的光標所在處插入
  17. o:在當前光標所在的行的下一行插入
  18. a:在光標所在的下一個字符插入
  19. 快捷鍵:
  20. dd – 快速刪除一行
  21. R – 替換

8-重定向和輸出>和>>

  1. > 重定向輸出,覆蓋原有內(nèi)容;
  2. >> 重定向輸出,又追加功能;
  3. cat /etc/passwd > a.txt 將輸出定向到a.txt中
  4. cat /etc/passwd >> a.txt 輸出并且追加
  5. ifconfig > ifconfig.txt
9-管道
  1. 管道是Linux命令中重要的一個概念,其作用是將一個命令的輸出用作另一個命令的輸入。
  2. -ef表示進程

示例

ls --help | more 分頁查詢幫助信息

ps –ef| grep java  查詢名稱中包含java的進程

 

ifconfig | more

cat index.html | more

ps –ef | grep aio

命令之間使用 && 連接,實現(xiàn)邏輯與的功能。

只有在 && 左邊的命令返回真(命令返回值 $? == 0),&& 右邊的命令才會被執(zhí)行。 

只要有一個命令返回假(命令返回值$? == 1),后面的命令就不會被執(zhí)行。

 

mkdir test && cd test

  1. ifconfig 顯示或設置網(wǎng)絡設備。
  2. ifconfig 顯示網(wǎng)絡設備
  3. ifconfig eth0 up 啟用eth0網(wǎng)卡
  4. ifconfig eth0 down 停用eth0網(wǎng)卡 ping 探測網(wǎng)絡是否通暢。
  5. ping 192.168.0.1 netstat 查看網(wǎng)絡端口。
  6. netstat -an | grep 3306 查詢3306端口占用情況
  1. date 顯示或設置系統(tǒng)時間
  2. date 顯示當前系統(tǒng)時間
  3. date -s “2014-01-01 10:10:10“ 設置系統(tǒng)時間 df 顯示磁盤信息
  4. df –h 友好顯示大小 free 顯示內(nèi)存狀態(tài)
  5. free –m 以mb單位顯示內(nèi)存組昂頭 top 顯示,管理執(zhí)行中的程序
  6. clear 清屏幕

  1. ps 正在運行的某個進程的狀態(tài)
  2. ps –ef 查看所有進程
  3. ps –ef | grep ssh 查找某一進程 kill 殺掉某一進程
  4. kill 2868 殺掉2868編號的進程
  5. kill -9 2868 強制殺死進程
  6. du 顯示目錄或文件的大小。
  7. du –h 顯示當前目錄的大小
  8. who 顯示目前登入系統(tǒng)的用戶信息。
  9. hostname 查看當前主機名
  10. 修改:vi /etc/sysconfig/network
  11. uname 顯示系統(tǒng)信息。
  12. uname -a 顯示本機詳細信息。 依次為:內(nèi)核名稱(類別),主機名,內(nèi)核版本號,內(nèi)核版本,內(nèi)核編譯日期,硬件名,處理器類型,硬件平臺類型,操作系統(tǒng)名稱

10-用戶和組管理

  1. useradd 添加一個用戶
  2. useradd test 添加test用戶
  3. useradd test -d /home/t1 指定用戶home目錄
  4. passwd 設置、修改密碼
  5. passwd test 為test用戶設置密碼
  6. 切換登錄:
  7. ssh -l test -p 22 192.168.19.128
  8. su – 用戶名
  9. userdel 刪除一個用戶
  10. userdel test 刪除test用戶(不會刪除home目錄)
  11. userdel –r test 刪除用戶以及home目錄

當在創(chuàng)建一個新用戶user時,若沒有指定他所屬于的組,就建立一個和該用戶同名的私有組 

創(chuàng)建用戶時也可以指定所在組

groupadd  創(chuàng)建組

groupadd public 創(chuàng)建一個名為public的組

useradd u1 –g public  創(chuàng)建用戶指定組

groupdel 刪除組,如果該組有用戶成員,必須先刪除用戶才能刪除組。

groupdel public

id命令功能:查看一個用戶的UID和GID 

用法:id[選項]... [用戶名]

直接使用id

直接使用id用戶名

su命令功能:切換用戶。 

示例:

su u1  切換到u1用戶

su - u1 切換到u1用戶,并且將環(huán)境也切換到u1用戶的環(huán)境(推薦使用)

11-賬戶文件
  1. /etc/passwd 用戶文件
  2. /etc/shadow 密碼文件
  3. /etc/group 組信息文件
12-用戶文件
  1. root:x:0:0:root:/root:/bin/bash
  2. 賬號名稱: 在系統(tǒng)中是唯一的
  3. 用戶密碼: 此字段存放加密口令
  4. 用戶標識碼(User ID): 系統(tǒng)內(nèi)部用它來標示用戶
  5. 組標識碼(Group ID): 系統(tǒng)內(nèi)部用它來標識用戶屬性
  6. 用戶相關信息: 例如用戶全名等
  7. 用戶目錄: 用戶登錄系統(tǒng)后所進入的目錄
  8. 用戶環(huán)境: 用戶工作的環(huán)境
13-Linux的權限命令

屬主(user

屬組(group

其他用戶

r

w

x

r

w

x

r

w

x

4

2

1

4

2

1

4

2

1



  1. Linux的三種文件類型
  2. 普通文件: 包括文本文件、數(shù)據(jù)文件、可執(zhí)行的二進制程序文件等。
  3. 目錄文件: Linux系統(tǒng)把目錄看成是一種特殊的文件,利用它構成文件系統(tǒng)的樹型結(jié)構。
  4. 設備文件: Linux系統(tǒng)把每一個設備都看成是一個文件
  1. 文件類型和標識
  2. 普通文件(-)
  3. 目錄(d)
  4. 符號鏈接(l)
  5. * 進入etc可以查看,相當于快捷方式
  6. 字符設備文件(c)
  7. 塊設備文件(s)
  8. 套接字(s)
  9. 命名管道(p)

  1. 文件權限的管理:
  2. chmod 變更文件或目錄的權限。
  3. chmod 755 a.txt
  4. chmod u=rwx,g=rx,o=rx a.txt
  5. chmod 000 a.txt / chmod 777 a.txt chown 變更文件或目錄改文件所屬用戶和組
  6. chown u1:public a.txt :變更當前的目錄或文件的所屬用戶和組
  7. chown -R u1:public dir :變更目錄中的所有的子目錄及文件的所屬用戶和組

四:Linux部署JDK1.8

1-卸載自帶的OpenJDK

執(zhí)行命令查看 rpm –qa | grep java

卸載OPENJDK

  1. 創(chuàng)建jdk安裝路徑
  2. 在/usr/local/ 創(chuàng)建文件夾java
  3. mkdir java
 首先需要安裝云依賴,并解壓安裝包

l  yum install glibc.i686

l  tar –xvf xxx.tar.gz –C /usr/local/java

配置環(huán)境變量

  1. vim /etc/profile
  2. #set java environment
  3. JAVA_HOME=/usr/local/src/java/jdk1.7.0_71
  4. CLASSPATH=.:$JAVA_HOME/lib.tools.jar
  5. PATH=$JAVA_HOME/bin:$PATH
  6. export JAVA_HOME CLASSPATH PATH
  7. 重新加載配置文件:
  8. source /etc/profile 輸入java-version檢查是否安裝成功

五:Linux部署Tomcat

   一:上傳tomcat的安裝文件

  二 :解壓tomcat安裝包

  三:設置防火墻 可以遠程連接

  1. /sbin/iptables -I INPUT -p tcp --dport 8080 -j ACCEPT
  2. /etc/rc.d/init.d/iptables save

   也可以直接關閉防火墻

  1. 重啟后生效
  2. 開啟: chkconfig iptables on
  3. 關閉: chkconfig iptables off 或者 /sbin/chkconfig --level 2345 iptables off
  4. 2) 即時生效,重啟后失效
  5. service 方式
  6. 開啟: service iptables start
  7. 關閉: service iptables stop
  8. iptables方式
  9. 查看防火墻狀態(tài):
  10. /etc/init.d/iptables status
  11. 暫時關閉防火墻:
  12. /etc/init.d/iptables stop
  13. 重啟iptables:
  14. /etc/init.d/iptables restart

 四:啟動tomcat可部署

  1. 進入到tomcat/bin
  2. 執(zhí)行 ./startup.sh
  3. 關閉tomcat
  4. 執(zhí)行 ./shutdown.sh


六:搭建Nginx環(huán)境

nginx是C語言開發(fā),需要安裝語言環(huán)境

  1. * gcc
  2. 安裝nginx需要先將官網(wǎng)下載的源碼進行編譯,編譯依賴gcc環(huán)境,如果沒有gcc環(huán)境,需要安裝gcc:yum install gcc-c++
  1. * PCRE(Perl Compatible Regular Expressions)是一個Perl庫,包括 perl 兼容的正則表達式庫。nginx的http模塊使用pcre來解析正則表達式,所以需要在linux上安裝pcre庫。
  2. yum install -y pcre pcre-devel
  1. * zlib庫提供了很多種壓縮和解壓縮的方式,nginx使用zlib對http包的內(nèi)容進行gzip,所以需要在linux上安裝zlib庫。
  2. yum install -y zlib zlib-devel
  1. * OpenSSL 是一個強大的安全套接字層密碼庫,囊括主要的密碼算法、常用的密鑰和證書封裝管理功能及SSL協(xié)議,并提供豐富的應用程序供測試或其它目的使用。
  2. nginx不僅支持http協(xié)議,還支持https(即在ssl協(xié)議上傳輸http),所以需要在linux安裝openssl庫。
  3. yum install -y openssl openssl-devel

1第一步上傳nginx源碼包到linux并進行解壓

tar -zxf nginx-1.8.0.tar.gz 

2第二步進入nginx-1.8.0文件夾。執(zhí)行configure命令進行配置會創(chuàng)建makefile。

 #  ./configure

  1. 默認參數(shù)指定位置可以不關注
  2. ./configure \
  3. --prefix=/usr/local/nginx \
  4. --pid-path=/var/run/nginx/nginx.pid \
  5. --lock-path=/var/lock/nginx.lock \
  6. --error-log-path=/var/log/nginx/error.log \
  7. --http-log-path=/var/log/nginx/access.log \
  8. --with-http_gzip_static_module \
  9. --http-client-body-temp-path=/var/temp/nginx/client \
  10. --http-proxy-temp-path=/var/temp/nginx/proxy \
  11. --http-fastcgi-temp-path=/var/temp/nginx/fastcgi \
  12. --http-uwsgi-temp-path=/var/temp/nginx/uwsgi \
  13. --http-scgi-temp-path=/var/temp/nginx/scgi

3執(zhí)行make和make install命令進行編譯安裝

# make
# make install

安裝完成后在/usr/local/nginx中會多出這幾個路徑

4,Nginx的啟動和關閉

 進入sbin目錄,啟動nginx

# ./nginx

查看啟動情況

  1. [root@izbp1esnhdn0mw03mmlv9uz sbin]# ps -aux |grep nginx
  2. root 5152 0.0 0.0 24832 768 ? Ss 16:57 0:00 nginx: master process ./nginx
  3. nobody 5153 0.0 0.1 25260 1480 ? S 16:57 0:00 nginx: worker process
  4. root 5155 0.0 0.0 112660 964 pts/1 R+ 16:58 0:00 grep --color=auto nginx
關閉nginx
  1. 關閉命令:相當于找到nginx進程kill。
  2. ./nginx -s stop

退出命令

  1. ./nginx -s quit
  2. 等程序執(zhí)行完畢后關閉,建議使用此命令。
動態(tài)加載配置文件
  1. ./nginx -s reload
  2. 可以不關閉nginx的情況下更新配置文件。

5,配置nginx

進入/usr/local/nginx/conf 編輯nginx.conf文件

# vim nginx.conf
  1. #gzip on;
  2. server {
  3. listen 80;
  4. server_name localhost;
  5. #charset koi8-r;
  6.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7. location / {
  8. root html;
  9.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10. }
  11. #error_page 404 /404.html;
  12. # redirect server error pages to the static page /50x.html
  13. #
  14. error_page 500 502 503 504 /50x.html;
  15. location = /50x.html {
  16. root html;
  17. }
  18. # proxy the PHP scripts to Apache listening on 127.0.0.1:80
  19. #
  20. #location ~ \.php$ {
  21. # proxy_pass http://127.0.0.1;

找到server位置上方內(nèi)容加入如下,servername 及
  1. upstream server_haoxin{
  2. server localhost:8080; //可以配置多個實際被代理的服務路徑
  3. #ip_hash
  4. }
  5. server {
  6. listen 80;
  7. server_name localhost; //配置訪問的域名如www.baidu.com
  8. #charset koi8-r;
  9. #access_log logs/host.access.log main;
  10. location / {
  11. root html;
  12. proxy_pass http://server_haoxin; //指定需要代理的服務器集群,上方配置
  13.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14. }
重新加載nginx配置即可訪問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