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跑步,相對來說是一種比較便捷的健身方式。從開始跑到習慣跑,最后愛上跑步,每一個跑步的愛好者都會想嘗試一次馬拉松,挑戰(zhàn)自己。參加馬拉松,不僅要具備較好地身體素質(zhì),而且對跑步速度的要求也隨之提高。不管你是否參加馬拉松,以下有關提高跑步速度的小知識對你都是大有裨益的。 如何提高跑步速度? 影響跑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步長和步頻 一、通過步長提高跑步速度: 1、 后蹬腿技術是通過增加步長來提高跑步的速度。 決定后蹬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蹬地的力量。2) 蹬地的速度。3) 后蹬的方向。4) 蹬伸的程度。5)蹬地的角度。 后蹬力是向前跑進的主要動力。由于后蹬動作是以髖膝、踝三關節(jié)依次伸展的形式完成的,所以,當其他條件相同時,蹬地的力量越大,蹬伸動作完成得越快、越充分,身體獲得的向前的加速度也越大。 后蹬的方向和角度對提高后蹬效果和保證跑的直線性有重要的作用。后蹬的方向正確,后蹬的角度適應,不僅能獲得更大的與跑進方向一致的支撐反作用力,還能更好地保證跑的直線性,從而提高經(jīng)濟性和實效性。 2、腿前擺技術動作對加大步長的作用 每跑一步必然要兩腿動作密切配合。擺動正確的前擺不僅為后蹬動作的完成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而且擺動的力量、方向、速度和幅度還會在慣性的作用下,直接影響后蹬的效果。 同時,正確的前擺動作本身還為著地緩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所以,對擺動腿前擺的要求是方向要正、速度要快、并通過積極“送髖”加大前擺力量和幅度。 后擺階段要在腿部運動的慣性作用下通過膝關節(jié)放松使大、小腿充分折疊,以達到縮小擺動半徑、加快擺動速度的目的。 二、通過步頻提高跑步速度: 1、提高步頻的決定因素 步子頻率是兩腿在單位時間內(nèi)交換動作的次數(shù)。步頻的快慢主要取決于神經(jīng)過程的靈活性、蹬地的速度、騰空時間長短、腳著地時阻力的大小等。騰空時間是完成步長中騰空距離所用的時間,它與騰起的初速度、騰起角度和空氣作用力等因素有關。 提高步頻需要縮短每一步中的騰空時間和支撐時間??s短騰空時間應在可能的范圍內(nèi)盡量減小后蹬的角度,加大后蹬時的水平分力,減小豎直分力,從而降低跑進時身體重心的騰起高度??s短支撐時間主要是縮短著地緩沖時間。在騰空階段后期,擺動腿積極下壓動作能為縮短著地緩沖時間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除此之外,用前腳掌積極而柔和著地,著地后踝、膝、髖關節(jié)主動彎曲緩沖,與此同時另一腿積極向前擺動,這些動作都能加快身體重心的前移速度,達到縮短著地緩沖時間的效果。 2、提高步頻的練習方法 1)懸垂在單桿上或支撐在雙桿上做快頻率擺腿練習。2)快速跑下臺階練習。3)高速情況下,縮短步長的練習。要求加速跑速度達到最大后,不減速,而做減小步幅的慣性跑。4)超速情況下,限制步長的練習。主要有牽引跑或下坡跑格練習。5)利用節(jié)拍器,使運動員按節(jié)奏跑,努力保持步頻。 除了增加步長和提高步頻外,還可以通過以下的方法提高跑步的速度: 一、通過基本身體訓練來提高跑步速度 (一)小步跑 作用:體會用前腳掌積極著地技術培養(yǎng)協(xié)調(diào)能力和增強踝關節(jié)支撐力量。 (二)高抬腿跑 作用:增強快速擺腿和蹬地的力量,提高兩腿交換的動作頻率以及蹬擺配合的協(xié)調(diào)能力。 (三)車輪跑 作用:體會擺腿和大腿下壓,小腿放松前伸以及小腿和腳掌鞭打扒地技術,提高協(xié)調(diào)能力,增強蹬擺肌肉力量。 (四)后蹬跑 作用:體會蹬地和擺腿配合技術,增加蹬擺力量和幅度,提高協(xié)調(diào)能力。 二、發(fā)展絕對速度 發(fā)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長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huán)節(jié)的時間也空間的節(jié)奏。 此外,身體的協(xié)調(diào)配合,跑步過程的呼吸、跑鞋的選擇等都會影響跑步過程中的速度。跑步速度的提高意味著你身體和運動各方面的提高,加強平日的鍛煉和練習,掌握正確的跑步技巧,提高跑步速度并非是難事。 〓〓〓〓〓〓〓〓〓〓〓〓〓 |
|
|
來自: xiaoshan4u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