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目呈現(xiàn)】 做任何事都有方法,學(xué)習(xí)也是,解題也不例外,通過這道題的多種解法,拋磚引玉,希望對同學(xué)們有所幫助。 【思路分析】 第一問簡單,由于平移二次項系數(shù)不變,加上對稱軸為x=1,可設(shè)頂點式,也可以設(shè)一般式,y=一x2十bx+c,根據(jù)一b/2a=1,與過點A(一1,0),列方程組求解b、c,從而確定解析式. 第二問是分析的重點,要使NC⊥BC,那么N點在拋物線上,在y軸的左側(cè)部分,還是右側(cè)部分,其實也不用過于究結(jié),根據(jù)第一問算出拋物線的解析式為,y=一x2十2x十3,易知B點坐標為(3,0),C點坐標為(0,3),∴△COB為等腰直角三角形,直線BC的解析式為y=一x+3,又CN⊥BC,∴直線CN解析式可設(shè)為y=x十m,又過C(0,3),∴可得解析式為y=x十3,(兩條直線互相垂直,自變量x前邊的系數(shù)互為負倒數(shù)),再聯(lián)立二次函數(shù)解析式可得N點坐標為(1,4),可見點N在拋物線上y軸右側(cè)上,此為解法一。 當我們求出函數(shù)解析式之后,習(xí)慣于看頂點,此題頂點坐標為(1,4),不妨也設(shè)為N點,如圖 過N作x軸的垂線NM,垂足為M,過C作CD⊥NM,垂足為D,則CD∥OB,∠DCB=∠B=45°,此時CD=OM=1,DM=OC=3,∴ND=1=CD,∴△CDN為等腰直角三角形,∠NCD=45°,則∠NCB=90°,∴CN⊥CB,則此時頂點為所要求的真正的N點。此為解法二,是通過觀察圖形,用幾何法證出來。 繼續(xù)分析,如圖, 設(shè)點N坐標為(t,一t2十2t+3),過點N作NH⊥y軸于H,由于∠OCB=45°,∠NCB=90°,∴∠NCH=45°,∴CH=NH=t,OH=3+t=一t2+2t+3,解之得t=0(舍去),t=1,∴N點坐標為(1,4)。此為解法三,是設(shè)坐標,通過圖形特征,找到等量關(guān)系,從而列出方程求解。 我們知道,CN⊥BC,∠B=45°,則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圖 設(shè)CN與x軸交于B'點,則B'與B點關(guān)于y軸對稱,∴B'點坐標為(一3,0),又∵C(0,3),可算出直線CN的解析式,聯(lián)立拋物線的解析式算出N點坐標。這是從等腰直角三角形這一角度出發(fā)解出答案。 由于CN⊥CB,過C點作y軸的垂線與x軸平行,則這一垂線平分∠NCB,如圖 CE平分∠NCB,則點B關(guān)于CE的對稱點M一定在直線CN上,易知M點坐標為(3,6),∴直線CN的解析式又可求出,再聯(lián)立拋物線的解析式可求出N點坐標。這是從角是軸對稱圖形出發(fā)解出此題的。 總之,一道題,我們應(yīng)從不同的角度出發(fā),從題中的條件尋找有用信息,創(chuàng)造不同的解法,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再看第三問,A、O兩定確定,以定制動,分類討論: ①當AO作平行四邊行的邊時,則PQ也為邊,且PQ∥AO,PQ=AO=1,設(shè)P點坐標為(t,一t2+2t+3),當點Q在點P的右側(cè)時,Q點坐標為(t+1,一t2+2t+3),代入直線y=3x/2+3/2,得一t2十2t+3=3/2(t+1)+3/2,得t=0,或t=1/2,∴P點坐標為(0,3),Q點坐標為(1,3);P點坐標為(1/2,15/4),Q點坐標為(3/2,15/4),如圖 當Q點在P點左側(cè)時,設(shè)P點坐標為(t,一t2+2t十3),則Q點坐標為(t一1,一t2十2t十3),代入直線y=3x/2+3/2,得一t2十2t十3=3/2(t一1)十3/2,解得,t=2,或t=一3/2,∴P點坐標為(2,3),Q(1,3)或P點坐標為(一3/2,一9/4),Q點坐標為(一5/2,一9/4)。如圖 ②當AO為對角線時,設(shè)P點坐標為(t,一t2+2t十3),Q點坐標為(a,3a/2十3/2),由于平行四邊形對角線互相平分,對角線的交點為(一1/2,0),∴(a+t)/2=一1/2,(一t2+2t十3+3a/2+3/2)/2=0,解它們組成的方程組得,t=2,a=一3,或t=一3/2,a=1/2,∴P點坐標為(2,3),Q點坐標為(一3,一3)或P點坐標為(一3/2,一9/4),Q點坐標為(1/2,9/4)。如圖 第三問,P、Q兩點共6組,畫出6個圖,供參閱。 【總結(jié)反思】 好題,經(jīng)典題都是在基本題的基礎(chǔ)上做了變形,考的是思考問題的思路和角度,我們要學(xué)會用所學(xué)的基本知識,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真正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感謝大家的關(guān)注,轉(zhuǎn)發(fā),點贊,交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