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德國歷史-巴伐利亞公爵、選侯和巴伐利亞國王

 虛懷若谷 2018-11-23
一、巴伐利亞公爵
 
利奧波丁王朝
利奧波德(889-907),893年,他被東法蘭西國王卡林西亞的阿努爾夫任命為卡林西亞藩侯和上潘諾尼亞藩侯。895年,波西米亞國家成為東法蘭克國王卡林西亞的阿努爾夫的附庸。他實(shí)際上并不是巴伐利亞公爵。
阿努爾夫(惡人)(907-937),利奧波德的長子。911年,他成為首位巴伐利亞公爵。德意志康拉德王朝結(jié)束之后,919年,東法蘭克王國選舉國王,巴伐利亞公爵阿努爾夫(惡人)與薩克森公爵亨利一世“捕鳥者”爭奪國王之位,921年以失敗告終。正所謂“偷雞不著蝕把米”,國王之位沒有奪到,公爵之位反倒被對方薩克森王朝于947年奪去。
埃貝哈德(937-938),阿努爾夫的長子
Berthold(938-947,生900-卒947),第一任卡林西亞公爵(927-938),利奧波德的次子
注:Berthold擔(dān)任巴伐利亞公爵后即取消了卡林西亞公爵之職。
 
薩克森王朝(奧托王朝)
亨利一世(947-955),洛林公爵,“捕鳥者”亨利一世之子,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之弟。妻子為阿努爾夫(惡人)之女巴伐利亞的Judith(925 – 985)。
亨利二世(強(qiáng)辯者/爭吵者)(Henry II the Quarrelsome,955-976),卡林西亞公爵(989-995)。亨利一世和Judith之子,德意志國王亨利二世(1002-1024)之父。973年施瓦本公爵布爾夏特三世逝世,施瓦本公爵空缺,奧托皇帝在安排繼任時沒有讓公爵的遺孀,爭吵者亨利的姐姐哈德維希攝政,而是把公國授予皇帝的侄子,前公爵柳多爾夫之子奧托,迫使公爵夫人哈德維希退居霍亨特維爾,當(dāng)爭吵者亨利獲取巴伐利亞北邊區(qū)的要求也被皇帝拒絕時,爭吵者亨利就和波蘭、波希米亞的公爵取得聯(lián)系企圖推翻皇帝,但皇帝先亨利一步,對亨利及其黨羽提出控告,并在因格爾海姆逮捕了爭吵者亨利。973年5月6日巴伐利亞公爵爭吵者亨利二世和勃艮第康拉德一世之女吉澤拉的兒子未來的國王亨利誕生。976年年初被捕的爭吵者亨利逃脫,并再次掀起叛亂,但被皇帝鎮(zhèn)壓。976年7月叛亂失敗的爭吵者亨利逃往波希米亞,同時爭吵者亨利的巴伐利亞公爵職務(wù)被撤消,由施瓦本公爵奧托兼任。976年,奧托皇帝借撤消爭吵者亨利職務(wù)的機(jī)會重新劃分南德意志的公國,對巴伐利亞東邊區(qū)進(jìn)行改組,并授予美茵法蘭克的巴奔堡家族的柳特波德(利奧波德一世),巴奔堡家族由此開始了他們在東南德意志的事業(yè)(《奧地利歷史-奧地利藩侯和公爵》),同時設(shè)立新的克恩騰公國(卡林西亞公國),授予了柳特波德家族(利奧波丁王朝)的(小)亨利三世(后來也兼巴伐利亞公爵),同時維羅納和阿奎萊亞兩邊區(qū)也授予他管轄。隨著皇帝對南德意志的整頓殖民工作也在帕紹、累根斯堡、和薩爾茨堡三主教轄區(qū)以及巴伐利亞的幾個大修道院的支持下重新開始,帕紹主教皮爾格里姆甚至將傳教活動推進(jìn)到匈牙利,并力求使他的主教區(qū)得到大主教的等級但沒有成功。977年流亡在波希米亞的爭吵者亨利,在皇帝兩次向波希米亞進(jìn)軍均無效果之后與新提升的克恩騰(卡林西亞)公爵亨利(以后的巴伐利亞公爵亨利三世)以及奧格斯堡主教亨利聯(lián)合掀起一次新的叛亂(三亨利叛亂)。978年經(jīng)過幾次艱苦的戰(zhàn)斗爭吵者亨利掀起的叛亂被平息,叛亂者被皇家法庭判處監(jiān)禁,克恩騰的亨利被剝奪卡林西亞公國授予紅頭發(fā)康拉德和奧托大帝的女兒柳特嘉德的兒子,薩利安家族的奧托一世。983年5月,奧托皇帝應(yīng)德意志諸侯的要求召開維羅納帝國會議,會議上除征集軍隊(duì)外,還決定任命前施瓦本公爵赫爾曼的外甥康拉德家族的康拉德為施瓦本公爵,因參與叛亂而被免職的前克恩騰公爵柳特波德家族的亨利為巴伐利亞公爵,但是帝國諸侯也同意繼續(xù)監(jiān)禁爭吵者亨利,并選舉三歲的皇子奧托為國王,但新國王在亞琛加冕后必須留在德意志并由科隆大主教負(fù)責(zé)教育。983年冬,奧托皇帝逝世的消息傳到德意志但有權(quán)攝政的小國王的母親泰奧法諾和祖母阿德爾海德還在從意大利趕往德意志途中,男系方面奧托二世皇帝最近的親戚爭吵者亨利還被囚禁著,諸侯們在亞琛沒能就監(jiān)護(hù)人一事取得一致,因此決定暫時仍按照奧托二世皇帝的舊指示,將小國王委托科隆大主教瓦林監(jiān)護(hù)。983年12月7日奧托皇帝因患瘧疾逝世安葬在羅馬圣彼德教堂。983年冬,在國王的母親泰奧法諾和祖母阿德爾海德從意大利趕到德意志以前爭吵者亨利就被負(fù)責(zé)看押他的烏德勒支主教福爾馬克釋放。984年年初,被釋放的爭吵者亨利說服了科隆大主教瓦林把小國王交給自己,并把很多權(quán)貴,其中包括很多位主教爭取到自己一邊。984年復(fù)活節(jié),爭吵者亨利讓他的支持者在奎德林堡公然選舉他為國王,為了維護(hù)他的權(quán)利,他和波蘭的斯拉夫人君主米耶什科、波希米亞的波列斯拉夫、以及983年斯拉夫人大暴動的核心人物奧博德里特人米斯圖伊結(jié)成聯(lián)盟,同時在西方西法蘭克國王洛泰爾也加入進(jìn)來,為了換取他的支持,爭吵者亨利可能已經(jīng)答應(yīng)把洛林割讓給他。984年春國王的母親泰奧法諾和祖母阿德爾海德到達(dá)德意志,以美茵茨大主教維利吉斯和薩克森公爵比隆家族的伯恩哈德為首的敵視爭吵者亨利的諸侯們就立刻聚集到她們周圍。984年5月,聚集在兩位皇后身邊的帝國諸侯們經(jīng)過短時間的戰(zhàn)斗就促使?fàn)幊痴吆嗬诶赡苁菆D林根的羅爾)舉行的帝國會議上把小國王交給了國王的母親泰奧法諾。984年春當(dāng)爭吵者亨利沒能如他所愿的得到他以前的巴伐利亞公國時,他就再次挑起戰(zhàn)爭,同時西法蘭克的加洛林國王洛泰爾也企圖在洛林進(jìn)一步擴(kuò)大領(lǐng)土,但是由于皇后黨在洛林勢力的明顯增強(qiáng)使他沒有越過已經(jīng)被他占領(lǐng)的凡爾登。985年6月底為了結(jié)束內(nèi)亂最終達(dá)成了協(xié)議,再次臣服的爭吵者亨利得到了他所力爭的巴伐利亞公國,而巴伐利亞迄今的公爵柳特波德家族的亨利得到了克恩騰公國,迄今的克恩騰公爵(卡林西亞公爵)薩利安家族的奧托(紅發(fā)康拉德之子,978-985)則因?yàn)榉艞壙硕黩v公國而得到萊茵河上游以西的一個地區(qū)作為補(bǔ)償,這一變動最終實(shí)現(xiàn)了國內(nèi)的和平和秩序。
奧托一世(976-982,生954-卒982.11.1),士瓦本公爵(973-982),反叛的士瓦本公爵柳道爾夫(950-954)之子,德意志國王奧托一世之孫。983年12月7日奧托皇帝因患瘧疾逝世安葬在羅馬圣彼德教堂。
 
利奧波丁王朝
(小)亨利三世(Henry the Younger,983-985,生940-卒989.10.5),新的卡林西亞公爵(第一任)兼維羅納藩侯(976-978,985-989),Berthold之子。976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奧托二世撤銷堂兄巴伐利亞公國公爵爭吵者亨利(955-976)之后,設(shè)立新的克恩騰公國(卡林西亞公國),授予了(?。┖嗬?,同時維羅納和阿奎萊亞兩邊區(qū)也授予他管轄。977-978年,他參加了“三亨利”反叛,所以被皇帝奧托二世沒收了卡林西亞公爵兼維羅納藩侯之位。在奧托一世死后皇帝奧托二世將放逐的亨利任命為新的巴伐利亞公爵。985年失掉巴伐利亞公國后,又重新兼任卡林西亞公爵和維羅納藩侯。
 
薩克森王朝(奧托王朝)
亨利二世(復(fù)位)(985-995)
亨利四世(995-1004,生973.5.6-卒1024.7.13),德意志國王(亨利二世1002-1024),亨利二世(強(qiáng)辯者)之子。見《德國歷史-法蘭克尼亞王朝(康拉德王朝)和薩克森王朝(奧托王朝)
 
盧森堡王朝
亨利五世(1004-1026,生?-卒1026),巴伐利亞公爵、盧森堡伯爵(亨利一世998-1026),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一世之子。1004年被德意志國王亨利二世(盧森堡伯爵亨利一世的妹妹庫妮甘德之夫)任命為巴伐利亞公爵。
 注:西格弗里德一世(963-998,生922-卒998.10.28),阿登家族的建造者洛林的Wigeric(生?-卒923之前)和Cunigunda(生893-卒923,西法蘭西公主厄門特魯?shù)翬rmentrude之女,西法蘭西國王口吃者路易二世的外孫女,909年她與洛林行宮伯爵兼Bidgau伯爵Wigeric結(jié)婚,922年又嫁給了凡登伯爵Ricwin)的六子。法蘭克王國分裂后,盧森堡地區(qū)在963年成為阿登伯爵西格弗里德的領(lǐng)地。他成為盧森堡家族的建造者,盧森堡家族是阿登家族的分支。見《低地國家歷史-凡爾登伯爵》
 
法蘭克尼亞王朝(薩利安王朝)
亨利六世(1026-1041,生1017.10.28-卒1056.10.5),德意志國王(亨利三世,1028-1056),見《德國歷史-法蘭克尼亞王朝(薩利安王朝)
 
盧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1042-1047,生?-卒1047.10.16),巴伐利亞公爵、盧森堡伯爵(亨利二世1026-1047),巴伐利亞公爵亨利五世的哥哥Moselgau伯爵腓特烈之子。1026年,盧森堡伯爵亨利一世去世后,亨利繼承盧森堡伯爵爵位。1042年,羅馬帝國皇帝亨利三世任命其為巴伐利亞公爵,此前巴伐利亞公爵由亨利三世兼任,亨利三世此舉是因?yàn)樽陨砭τ邢蓿枰幻qv公爵能夠抵御匈牙利國王奧鮑·薩穆埃爾(Samuel Aba)的頻繁進(jìn)攻。亨利終身未婚,逝世之后盧森堡伯爵由弟弟吉澤爾貝特(Giselbert of Luxembourg,1047-1059,生1007-卒1059.8.14)繼承,巴伐利亞公爵爵位被皇帝亨利三世所收回。
 
王朝
康拉德一世(1049-1053,生1020-卒1055.12.5),洛林行宮伯爵Ezzo之孫,Zütphen伯爵柳道爾夫之子,士瓦本公爵(1045-1047,洛林行宮伯爵(奧托一世1034-1045))奧托二世(生?-卒1047)之侄。在巴伐利亞公爵亨利七世死后18個月,神圣羅馬皇帝亨利三世任命其為新的公爵。1053年巴伐利亞公爵爵位被皇帝亨利三世所收回,賜給了他的長子后來的德意志國王亨利四世。
 
法蘭克尼亞王朝(薩利安王朝)
亨利八世(1053-1054,生1050.11.11-卒1106.8.7),德意志國王(亨利四世,1056-1106),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國王亨利三世的長子,見《德國歷史-法蘭克尼亞王朝(薩利安王朝)
康拉德二世(Conrad the Child
1054-1055,生1052.10-卒1055.4.10),德意志國王亨利三世的次子
亨利八世(1055-1061),復(fù)位
 
諾特海姆王朝
奧托二世(Otto of Northeim,1061-1070,生1020-卒1083.1.11),諾特海姆伯爵貝爾納德之子。1061年被德意志國王亨利四世母親普瓦圖的阿格絲(生1025-卒1077.12.14)任命為巴伐利亞公爵,以獲得阿格絲的攝政之職。1083年死后他的遺產(chǎn)最后傳到孫女婿以后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洛泰爾二世手中(洛泰爾二世在1100年娶了諾特海姆的Richenza(Frisia藩侯Henry the Fat (生1055–卒1101)之女))
 
韋爾夫王朝(德斯特家族韋爾夫支系)
韋爾夫一世(1070-1077,生?-卒1101.11.6),在老韋爾夫家族中稱韋爾夫四世。意大利豪門德斯特家族的始祖米蘭藩侯阿爾貝托·阿佐二世(Azzo II of Este)和康尼根達(dá)(Kunigunde of Altdorf,生1020-卒1054.8.31,士瓦本的阿爾特多夫伯爵韋爾夫二世(生960/70-卒1030.3.10)之女,卡林西亞公爵兼維羅納藩侯(1047-1055)韋爾夫三世的妹妹)的長子。第一任妻子為奧托二世之女Ethelinde(1170年離婚),第二任妻子為佛蘭德伯爵"大胡子"鮑德溫四世(988-1037)之女Judith (生1033-卒1094,佛蘭德伯爵鮑德溫五世的異母妹)。但后來幫著皇帝亨利四世打敗內(nèi)兄奧托二世,在1070年,他被剛剛打敗科隆大主教安諾二世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亨利四世封為巴伐利亞公爵。
注:韋爾夫家族最早被提到的是韋爾夫,Altorf伯爵。這個Altdorf伯國在今天的符騰堡境內(nèi)。估計這個家族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此人情況不明,但是他的兩個女兒確是很出名。他的一個女兒尤迪斯嫁給了虔誠者路易,生下了禿頭查理。另一個女兒嫁給了日耳曼人路易。他的兒子康拉德一世成為歐塞爾伯爵。歐塞爾是現(xiàn)在法國的勃艮第大區(qū)的約納省首府。這個地區(qū)接近當(dāng)時的上勃艮第。在這里的經(jīng)營就為自己取得勃艮第打下了基礎(chǔ)。康拉德一世有兩個兒子。長子魯?shù)婪蚪犹媪藲W塞爾伯爵,次子韋爾夫則前往士瓦本發(fā)展。于是韋爾夫家族分成了兩個分支。長子魯?shù)婪虻哪且恢У姆Q為勃艮第支,次子韋爾夫那一支稱為士瓦本支。胖子查理短暫統(tǒng)一加洛林帝國的時期,加洛林帝國各地貴族紛紛自立。878年,普羅旺斯貴族博索自立為普羅旺斯國王。雖然博索被擊敗,但是卻大大助長了各地的獨(dú)立進(jìn)程。888年,就是在巴黎伯爵厄德成為國王之際,上勃艮第貴族選舉魯?shù)婪驗(yàn)閲酰Q魯?shù)婪蛞皇?。上勃艮第的?dú)立引起了東法蘭克國王阿努夫的討伐。但是魯?shù)婪蛞皇缽氐讚魯×税⑴?,捍衛(wèi)了上勃艮第的獨(dú)立。912年,魯?shù)婪蛞皇廊ナ?,其子魯?shù)婪蚨览^位。魯?shù)婪蚨婪e極向意大利擴(kuò)張勢力。而普羅旺斯(下勃艮第)國王雨果也不斷向意大利進(jìn)攻。但是最終上勃艮第取得了北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qū)。933年,上下勃艮第達(dá)成一個交易:魯?shù)婪蚨烙靡獯罄麚Q來下勃艮第。于是上下勃艮第統(tǒng)一成為勃艮第王國,因?yàn)槭锥荚诎枺脖环Q為阿爾王國。而下勃艮第的雨果則成為意大利國王。作為交易的附加條件,魯?shù)婪蚨腊雅畠喊⒌氯R德嫁給了雨果的兒子洛泰爾。這個阿德萊德后來嫁給奧托大帝。這是題外話。但是好景不長,迫于德意志國王捕鳥者亨利的壓力,魯?shù)婪虮黄瘸姓J(rèn)德意志的宗主權(quán)。勃艮第仍然保留很大的自主權(quán)。韋爾夫家族的統(tǒng)治在勃艮第又經(jīng)歷兩代,康拉德一世和魯?shù)婪蛉?。到魯?shù)婪蛉赖臅r候,韋爾夫勃艮第支系絕嗣。迫于外孫神圣羅馬國王康拉德的壓力,魯?shù)婪蛉莱姓J(rèn)康拉德作為繼承人。于是韋爾夫家族的勃艮第落入了薩利安家族手中。韋爾夫家族統(tǒng)治勃艮第(888-1032)。韋爾夫家族的勃艮第支暫時告以段落,但是士瓦本支還在活躍中。韋爾夫家族的勃艮第支和士瓦本支統(tǒng)稱為老韋爾夫家族。兩個支系按照地域來劃分。一個主要活動在勃艮第王國地區(qū),一個主要活動在士瓦本公國地區(qū)。至于這兩支為什么叫做老韋爾夫家族是因?yàn)檫€會有小韋爾夫家族出場。說實(shí)話,士瓦本支的發(fā)展不能說很好。因?yàn)檫@個支系除了守在老家Altdorf伯國之外,最多做到卡林西亞公爵。雖說卡林西亞公國是后期四大公國之一,但是韋爾夫家族僅有一代擔(dān)任卡林西亞公爵(1047-1055)。那就是士瓦本支系的最后一代韋爾夫三世。韋爾夫三世沒有后裔,只有一個妹妹。因此隨著他的死亡,韋爾夫家族士瓦本支系畫上了一個句號。此支系一直擔(dān)任Altdorf伯爵(816-1055)。之后就輪到小韋爾夫家族出場了。韋爾夫三世的妹妹庫尼貢德(康尼根達(dá))嫁給了意大利埃斯特(Este)家族的阿佐二世。埃斯特家族也是意大利的豪族之一。從阿佐二世的曾祖父開始,他家就是米蘭的統(tǒng)治者。其曾祖奧特波特(Oberto I Obizzo)是米蘭的帕拉丁伯爵,其祖父奧特波特二世(Otbert II)為米蘭伯爵。從他的父親阿佐一世(Albert Atto I,生?-卒1029)開始,這個家族成為米蘭侯爵。阿佐二世和庫尼貢德的聯(lián)姻使韋爾夫家族士瓦本支在士瓦本的財產(chǎn)落入埃斯特家族手中。兩人有一個孩子叫韋爾夫。阿佐和第二任妻子Garsende也有一個孩子叫富爾克Fulco I。韋爾夫繼承了韋爾夫家族在士瓦本的遺產(chǎn),Altdorf伯國。而富爾克則繼承了家族在意大利的遺產(chǎn)米蘭侯爵和數(shù)個伯國。于是這個家族分開了,意大利的這一支叫富爾克-埃斯特家族,一般簡稱埃斯特家族,統(tǒng)治摩德納、費(fèi)拉拉等地直到1803年絕嗣。而韋爾夫則前往德國,并且開創(chuàng)了后人皆知的韋爾夫家族。這一支被叫做韋爾夫-埃斯特家族,又稱為小韋爾夫家族。其實(shí)小韋爾夫家族和老韋爾夫家族并沒有父系上的聯(lián)系。韋爾夫前往德國繼承遺產(chǎn),然后娶了巴伐利亞公爵奧托的妹妹。然后這時韋爾夫又走了紅運(yùn)。內(nèi)兄,巴伐利亞的奧托犯了混,反對國王亨利四世。然后韋爾夫就幫著國王去討伐內(nèi)兄,于是國王就封他做了巴伐利亞公爵。韋爾夫平步青云混上了大公爵。他在韋爾夫家族內(nèi)被稱為韋爾夫四世,但在巴伐利亞被稱為巴伐利亞公爵韋爾夫一世。韋爾夫一世死在第一次東征返程中。
 
法蘭克尼亞王朝(薩利安王朝)
亨利八世(1077-1096),復(fù)位
 
韋爾夫王朝
韋爾夫一世(1096-1101,生?-卒1101.11.6),復(fù)位
韋爾夫二世(Welf the
Fat,1101-1120,生1072-卒1120.9.24),在老韋爾夫家族中稱韋爾夫五世。韋爾夫一世的長子。在韋爾夫一世死后,長子韋爾夫繼承了巴伐利亞,次子亨利繼承了士瓦本和意大利的遺產(chǎn)。
(黑)亨利九世(Henry the Black,1120-1126,生1075-卒1126.12.13),韋爾夫一世的次子。妻子為薩克森公爵馬格努斯之女烏菲爾德·比隆。在薩克森公爵馬格努斯死后,分得一部分薩克森公國的領(lǐng)土。將薩克森的部分土地——其中包括日后家族最重要的領(lǐng)地呂訥堡——并入巴伐利亞公國。
(驕傲的)亨利十世(1126-1139),薩克森公爵(亨利二世1138-1139),(黑)亨利九世之子,他娶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洛泰爾二世和諾特海姆的Richenza之女為妻,并在洛泰爾二世死后繼承了薩克森公國。驕傲的亨利以前任皇帝之女婿的身份競選神圣羅馬帝國皇位,但是對他的強(qiáng)大疑慮重重的諸侯們選擇了霍亨斯陶芬家族的康拉德三世為皇帝(1138年)。此后兩家結(jié)下深仇。見《德國歷史-薩克森公爵、薩克森選侯和薩克森國王
 注:韋爾夫一世有兩個兒子,一個是韋爾夫五世(在巴伐利亞為韋爾夫二世),一個是黑人亨利。先是哥哥韋爾夫五世繼承巴伐利亞,弟弟亨利繼承了士瓦本和意大利的遺產(chǎn)。但是后來韋爾夫五世早逝且沒有后嗣,所以黑人亨利便繼承了韋爾夫家族的所有遺產(chǎn)。黑人亨利娶了比隆家族的薩克森公爵馬格努斯之女伍爾夫希爾德(烏菲爾德)。薩克森公爵馬格努斯死后無嗣,國王亨利五世任命蘇普林堡公爵洛泰爾為薩克森公爵而非黑人亨利。這讓黑人亨利很氣憤,但是比隆家族的遺產(chǎn)-薩克森的大片地產(chǎn)被劃到了韋爾夫家族名下讓他得到些許安慰。1125年皇帝亨利五世去世,黑人亨利支持自己的女婿士瓦本公爵腓特烈二世(Judith之夫,后來的皇帝康拉德三世的哥哥,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是腓特烈二世與Judith之子)角逐皇位而反對薩克森公爵洛泰爾。而當(dāng)無嗣的洛泰爾答應(yīng)把獨(dú)生女兒兼唯一繼承人嫁給亨利的兒子小亨利,黑人亨利轉(zhuǎn)而支持洛泰爾。于是洛泰爾當(dāng)選皇帝為洛泰爾二世。1126年黑人亨利死去,其子驕傲的亨利繼承了巴伐利亞公爵以及在薩克森的遺產(chǎn),另外一個兒子韋爾夫六世則繼承了士瓦本的遺產(chǎn)。1137年,洛泰爾皇帝病死。巴伐利亞公爵驕傲的亨利和士瓦本公爵競爭王位。由于韋爾夫家族的強(qiáng)大促使諸侯們選舉稍微弱小一點(diǎn)的士瓦本的康拉德作為皇帝。1138年,驕傲的亨利帶著遺憾去世。獅子亨利被剝奪了巴伐利亞和薩克森兩個公國,盡管都是合法繼承的。
 
巴本堡王朝
利奧波德(1139-1141,生1108-卒1141.10.18),奧地利藩侯(利奧波德四世1136-1141)。奧地利藩侯利奧波德三世和阿格尼的長子,德意志國王康德拉三世的異父同母弟。,見《奧地利歷史-奧地利藩侯和公爵
(向上帝起誓的)亨利十一世(1141-1156,生1112-卒1177.1.13),奧地利藩侯(亨利二世1141-1156),奧地利公爵(1156-1177),奧地利藩侯利奧波德三世和阿格尼的次子,德意志國王康德拉三世的異父同母弟。
 
韋爾夫王朝
亨利十二世(獅子,1156-1180),薩克森公爵(亨利三世1142-1180),1180年被沒收薩克森和巴伐利亞公國。
德國歷史-巴伐利亞公爵、選侯和巴伐利亞國王
注:1142年,皇帝康拉德終于歸還了薩克森,但是拒絕歸還巴伐利亞。1150年,皇帝康拉德的侄子,獅子亨利的表兄紅胡子腓特烈繼承皇位。紅胡子繼位后忙于意大利事業(yè),于是和韋爾夫家族和解。1156年獅子亨利被歸還了巴伐利亞(但是已經(jīng)不包括奧地利)。亨利的叔叔韋爾夫六世也被給予斯波萊托和托斯坎那兩個侯國。韋爾夫家族又成為帝國境內(nèi)最大的諸侯。1167年,韋爾夫六世的兒子韋爾夫七世在皇帝的意大利冒險中死去。無嗣的韋爾夫六世想把托斯坎那和斯波萊托兩個侯國賣給侄子獅子亨利,但是亨利拿不出這筆錢。于是韋爾夫家族的意大利遺產(chǎn)被給了皇帝巴巴羅薩。1176年,由于獅子亨利不支持皇帝的意大利冒險使得韋爾夫家族和霍亨斯陶芬家族又一次戰(zhàn)爭。獅子亨利戰(zhàn)敗,薩克森和巴伐利亞被沒收。薩克森給了阿斯坎家族,巴伐利亞給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最后韋爾夫家族僅剩下呂內(nèi)堡公國。1195年,獅子亨利帶著遺憾離開了人世。1197年,巴巴羅薩的兒子,皇帝亨利六世去世。獅子亨利的兒子奧托和亨利六世的弟弟菲利普兩人分別被一部分諸侯選舉為帝。1209年,士瓦本公爵菲利普遇刺身亡后奧托才確立了地位。但是奧托四世失去了教皇的支持,然后又被法王腓力奧古斯都在布汶會戰(zhàn)中擊敗。旋即奧托失去了地位,不久奧托郁郁而終。這也是韋爾夫家族的唯一一個皇帝。奧托的侄子孩子奧托僅保有不倫瑞克-呂內(nèi)堡公國,為不倫瑞克-呂內(nèi)堡公爵奧托一世。這也是韋爾夫家族最后一塊封地。這以后這個家族更多的稱呼為不倫瑞克家族。在不倫瑞克也延續(xù)了德國在中世紀(jì)后期的分封狂潮。該家族先后分出不倫瑞克-呂內(nèi)堡、不倫瑞克-格魯本哈根、不倫瑞克-沃爾芬布特爾等支系。但只有呂內(nèi)堡和沃爾芬布特爾支系堅持到了最后,其他紛紛絕嗣。不倫瑞克-呂內(nèi)堡公爵恩斯特-奧古斯特在1692年被封為漢諾威選侯。于是這個公國更多被叫做漢諾威公國。這個家族也被漢諾威家族名稱取代。奧古斯特娶英王詹姆士一世的外孫女。由于他的新教信仰使自己的兒子喬治在斯圖亞特王朝絕嗣后繼承英國王位。從此漢諾威和英國君合。喬治一世和其子喬治二世以及曾孫喬治三世都兼任英國國王。1814年,維也納會議后漢諾威和巴伐利亞、薩克森、符騰堡被升為王國。英王喬治四世和威廉四世兼漢諾威國王。維多利亞女王繼位后,由于女性不得成為漢諾威統(tǒng)治者,所以維多利亞的叔叔恩斯特-奧古斯特成為漢諾威國王。1867年,由于在普奧戰(zhàn)爭中幫助奧地利,普魯士合并了漢諾威。韋爾夫家族離開了歷史舞臺。最新一任韋爾夫家族家督為恩斯特-奧古斯特,生于1983年,似乎和你我年齡差不多。
 
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奧托一世(1180-1183,生1117-卒1183.7.11),巴伐利亞行宮伯爵(奧托六世1156-1180)、巴伐利亞公爵。維特爾斯巴赫伯爵兼巴伐利亞行宮伯爵奧托五世(1116-1156,生1083-卒1156.8.4)之子。1180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剝奪了他的敵人獅子亨利的領(lǐng)地巴伐利亞公國,把它賜給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伯爵奧托一世,從此該家族一直統(tǒng)治巴伐利亞直到1918年。1180年奧托一世將巴伐利亞行宮伯爵之位給了弟弟奧托七世。
路易一世(Ludwig I  the Kelheimer,1183-1231,生1173.12.23-卒1231.9.15),奧托一世之子、萊茵行宮伯爵(1214-1231)。1214年,對萊茵-普法爾茨(萊茵行宮伯國)開始了統(tǒng)治。1805年因拿破侖的打擊而中斷;1815年萊茵-普法爾茨的一部分回到了維特爾斯巴赫家族手中,并與已升格為王國的巴伐利亞合并。
奧托二世(1231-1253,生1206.4.7-卒1253.11.29),巴伐利亞公爵和萊茵行宮伯爵。路易一世之子。1222年,他娶了萊茵行宮伯爵亨利五世和霍亨斯陶芬的阿格內(nèi)斯之女阿格內(nèi)斯為妻,他們有二男三女。在奧托二世去世后,巴伐利亞被他的兒子們瓜分。從這時起到16世紀(jì),盡管統(tǒng)治者來自一個家族,但由于各自獨(dú)立,故在巴伐利亞并不存在一個最高公爵。
注:韋爾夫家族的亨利五世(1195-1213,生1173-卒1227.4.28),萊茵行宮伯爵,他是獅子亨利和英格蘭公主瑪?shù)贍栠_(dá)的長子,神圣羅馬皇帝奧托四世(1198-1215,生1175–卒1218)的哥哥。1193年他娶了霍亨斯陶芬的阿格內(nèi)斯為(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巴巴羅薩的異母弟康拉德萊茵行宮伯爵(1156-1195,生1135-卒1195.11.8)之女)妻,有一男二女。在1213年他得到了弟弟威廉(William of Winchester,生1184–卒1213)的遺產(chǎn),將萊茵行宮伯爵給了兒子亨利六世(1213-1214,生1197-卒1214)。在次年兒子死后,他將韋爾夫家族的遺產(chǎn),給了侄子孩子奧托(威廉之子),孩子奧托(1235-1252,生1204-卒1252.6.9)在1235年成了第一位不倫瑞克-呂內(nèi)堡伯爵。
 
巴伐利亞分裂
下巴伐利亞公爵
亨利十三世(1253-1290),下巴伐利亞公爵。奧托二世和阿格內(nèi)斯的次子,妻子為匈牙利公主伊麗莎白
|奧托三世(1290-1312),下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十三世的長子。
|路易三世(1290-1296,生1269.10.9-卒1296.10.9),下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十三世的三子,無子嗣
|斯蒂芬一世(1290-1310,生1271.3.14-卒1310.12.10),下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十三世的四子。
奧托四世(1310-1334,生1307.1.3-卒1334.12.14),下巴伐利亞公爵。斯蒂芬一世之子。
亨利十四世(大亨利)(1310-1339,生1305.9.29-卒1339.9.1),下巴伐利亞公爵。斯蒂芬一世之子。
亨利十五世(1312-1333,生1312.8.28-卒1333.7.18),下巴伐利亞公爵。奧托三世之子,無子嗣
約翰一世(孩童)(1339-1340,生1329.11.29-卒1340.12.20),下巴伐利亞公爵。亨利十四世之子。他娶了巴伐利亞公主安娜(神圣羅馬帝國路易四世之女,生1326-卒1361.6.3),死后公國歸于上巴伐利亞公國。
上巴伐利亞公爵
路易二世(1253-1294),上巴伐利亞公爵和萊茵行宮伯爵。奧托二世和阿格內(nèi)斯的長子。
魯?shù)婪蛞皇溃?294-1317),上巴伐利亞公爵和萊茵行宮伯爵。上巴伐利亞公爵路易二世和瑪?shù)贍柕拢ㄉ?251/53-卒1304,哈布斯堡家族的魯?shù)婪蛞皇乐┑拈L子。娶了德意志國王拿騷家族的阿道夫之女瑪?shù)贍柕隆?/div>
 注:阿道夫(生1300.9.27-卒1327.1.29),萊茵行宮伯爵(1317-1327)。魯?shù)婪蛞皇乐?/font>
魯?shù)婪蚨溃ㄉ?306.8.8-卒1353.10.4),萊茵行宮伯爵(1329-1353)。魯?shù)婪蛞皇乐?/font>
魯佩特一世(生1309.7.9-卒1390.2.16),最后一位萊茵行宮伯爵(1353-1356),首位帕拉丁選侯(1356-1398)。魯?shù)婪蛞皇乐?/font>
 魯佩特二世(生1325-卒1393),帕拉丁選侯(1390-1356)。阿道夫之子
維特斯巴赫家族的魯佩特(魯佩特三世,生1352-卒1410),帕拉丁選侯(1398-1410)、德意志國王(1400-1410)。魯佩特二世之子。見《德國歷史-混和家族世系時期
巴伐利亞公爵
路易四世(Louis IV,生1282-卒1347.10.11),上巴伐利亞公爵(1301-1347)、萊茵行宮伯爵(1317-1329)、下巴伐利亞公爵(1340-1347)、勃蘭登堡藩侯(1320-1323)、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上巴伐利亞公爵路易二世和瑪?shù)贍柕拢ㄉ?251/53-卒1304,哈布斯堡家族的魯?shù)婪蛞皇乐┑拇巫印?308年,與Beatrix of Silesia(生1290-卒1320.8.25)結(jié)婚。1324年與以后的埃諾和荷蘭女伯爵瑪格麗特二世(1345-1356,生1311-卒1356)結(jié)婚。1329年,將萊茵行宮伯爵之位讓給了侄子魯?shù)婪蚨馈?span style="TexT-inDenT: 2em">1340年,上巴伐利亞公爵兼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路易四世重新統(tǒng)一巴伐利亞。1349年,路易三世的兒子們再度將巴伐利亞分裂為上巴伐利亞和下巴伐利亞。見《德國歷史-混和家族世系時期》,見《德國歷史-勃蘭登堡藩侯(阿斯卡尼王朝和維特爾斯巴赫王朝)》, 見《低地國家歷史-埃諾伯爵
 
下巴伐利亞公爵
斯蒂芬二世,威廉一世與阿爾布雷希特共治(1349-1353)
注:斯蒂芬二世(生1319-卒1375.5.19),路易四世和Beatrix之子。荷蘭的威廉一世(埃諾威廉三世,荷蘭威廉五世,生1330。5.12-卒1389.4.15)與荷蘭的阿爾布雷希特(生1336.7.25-卒1404.12.13),路易四世和瑪格麗特二世之子
1353年,下巴伐利亞被巴伐利亞-施特勞賓和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兩公國瓜分。
 
上巴伐利亞公爵
路易五世,路易六世和奧托五世共治(1349-1351)
路易五世(勃蘭登堡藩侯路德維希一世),路易四世和Beatrix之子。路易六世(勃蘭登堡藩侯和勃蘭登堡選帝侯路德維希二世,生1328.5.7-卒1365.5.17)和奧托五世(勃蘭登堡藩侯和勃蘭登堡選帝侯路德維希三世,生1340-卒1379.11.15),路易四世和瑪格麗特二世之子
路易五世(1351-1361,生1316.7-卒1361.9.17)
美因哈德(Meinhard III,1361-1363,生1344.2.9-卒1363.1.13),路易五世之子,1363年,上巴伐利亞分裂為巴伐利亞-施特勞賓和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兩公國。
 
巴伐利亞-施特勞賓公爵
威廉一世與阿爾布雷希特共治(1363-1388)
阿爾布雷希特 1388-1404
威廉二世 1404-1417
約翰 1418-1425
雅克琳 1417-1432
 
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公爵
斯蒂芬二世(1363-1375)
奧托五世,斯蒂芬三世,腓特烈和約翰二世共治(1375-1379)
斯蒂芬三世,腓特烈和約翰二世共治(1379-1392),1392年,巴伐利亞-英戈?duì)柺┧睾桶头ダ麃?慕尼黑從巴伐利亞-蘭茨胡特分離出去。
腓特烈 1392-1393
亨利十六世(富人) 1393-1450
路易九世(富人) 1450-1479
喬治(富人) 1479-1503
 
巴伐利亞-英戈?duì)柺┧毓?/div>
斯蒂芬三世 1375-1413
路易七世(八字胡) 1413-1443
路易八世(小路易) 1443-1445
 
巴伐利亞-慕尼黑公爵
約翰二世(1375-1397)
恩斯特(1397-1438)
阿爾布雷希特三世(1438-1460)
約翰四世和西吉斯蒙德共治(1460-1463)
(英明的)阿爾布雷希特四世和西吉斯蒙德共治(1460-1467)
(英明的)阿爾布雷希特四世(1467-1508),1503年,阿爾布雷希特四世統(tǒng)一了整個巴伐利亞。

巴伐利亞公爵
阿爾布雷希特四世(1503-1508)
威廉四世(1508-1550)
路易十世(1516-1545)
阿爾布雷希特五世(1550-1579,生1528-卒1579),威廉四世與瑪麗亞·巴登之子
威廉五世(1579-1597)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1597-1623),威廉五世之子。1623年,由于在三十年戰(zhàn)爭中忠于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巴伐利亞公爵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取代了他們的表親普法爾茨公爵獲得了神圣羅馬帝國內(nèi)強(qiáng)大的選帝侯名銜。
 
巴伐利亞選帝侯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1623-1651
斐迪南·瑪麗亞 1651-1679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1679-1726
卡爾·阿爾布雷希特 1726-1745
馬克西米利安三世 1745-1777
卡爾·西奧多 1777-1799
馬克西米利安四世 1799-1805
1805年,選侯馬克西米利安四世把巴伐利亞變成了一個王國。他成為第一位國王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巴伐利亞國王
馬克西米利安一世 1805-1825
路德維希一世 1825-1848
馬克西米利安二世 1848-1864
路德維希二世 1864-1886
奧托 1886-1913
利奧波德親王(攝政) 1886-1912
路德維希親王(攝政) 1912-1913
路德維希三世 1913-1918
 
巴伐利亞統(tǒng)治者遜位后維特爾斯巴赫家族的繼承人,1918年起
路德維希三世 1918-1921
魯普雷希特大公 1921-1955
阿爾布雷希特公爵 1955-1996
弗蘭茨公爵 1996年至今


.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luò)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diǎn)。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dǎo)購買等信息,謹(jǐn)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diǎn)擊一鍵舉報。
    轉(zhuǎn)藏 分享 獻(xiàn)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