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話屬于西南官話,作為四川方言的標準音而存在,但事實上并非成都市全境都使用,成都市主城以外(繞城高速以外西南)實際上是西南官話-赤灌話的使用區(qū),而成都市近郊的廣漢、簡陽等地所使用的方言則與成都話無異,成都話因其軟糯,有'西南話之吳儂軟語'之稱。
成都話語音特點 成都方言作為北方方言的一個分支,擁有北方方言的一些共同特征: 1、古全濁聲母清化。'從'和'蟲','知'和'資','詩'和'私',每對字的聲母發(fā)音在成都方言中沒有區(qū)別。 2、 平分陰陽,有陰平和陽平,比如'衣'、'一'的讀音便不同。輔音韻尾少,入聲消失消失,沒有b, d, g 和m。 只有n, ng兩個鼻輔音韻尾。 3、沒有zh ch sh r 等翹舌音聲母。比如,'字'和'制'同音。 4、增加了舌面鼻音nj、舌根鼻音ng,n音歸并入l,比如'挪'和'落'在成都方言中讀音一樣。特別注意,nji和ni是不同的,形象地講,nji是標準普語中的'你',而ni則是許多臺灣流行歌中'你'的實際發(fā)音,二者是不同的,請仔細體會! 5、不能區(qū)分en和eng,in和ing。唇音(b p m f)后的eng改讀ong。hu轉(zhuǎn)為fu,如'呼'念作'膚'同音。 6、無合口呼韻母uo,增加了齊齒呼復(fù)韻母iai、合呼復(fù)韻母ue、撮口呼復(fù)韻母io。保留了ng聲母,通常跟零聲母或聲母y對應(yīng),比如'硬'讀做ngèn,'我'讀作ngǒ。 7、因清朝八旗子弟曾駐扎成都,成都方言受北京方言影響很大,兒化音節(jié)的詞數(shù)量不少,但語音類型不多,總共只有四類,er(涼粉兒)、ur(飯碗兒)、ir(抽簽兒)、ür(公園兒)。 8、有韻母ae。比如'安'、'談'(這本來只是'女音',但21世紀年輕一輩男生也多有趨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