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最窮的狀元2
駱成驤通過會試后很快就迎來了殿試。以前的科舉考試都是以八股文取士,但在清朝末期八股文就被廢除了,替代它的是“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策論。 駱成驤面對后面的殿試,他早已經(jīng)是胸有成竹,多年來孜孜不倦的閱讀,讓他對于政治當前國家的形式了如指掌,談起來滔滔不絕下筆如有神助,在策論中詳細地寫出了當前的問題,并將如何輔佐皇帝治理國家闡述的既清楚又明白,他所寫的東西不摻虛假,全部是他真實的所思所想。他在當時的策論中尖銳的指出了皇帝沒有實權(quán)的問題,想到當今光緒帝雖是皇帝但卻不能掌握實權(quán),悲憤之下在試卷結(jié)尾寫下了“主憂臣辱,主辱臣死”八個大字,寫滿了他的悲憤。
光緒帝在批閱駱成驤試卷時,開始只覺得他的策論言辭誠懇,但看到最后八個字時,觸動了高高在上的皇帝。如今考科舉之人,都想著當官發(fā)財,所有人都想著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前途奔波的時候,當出現(xiàn)了這樣一個能夠站在皇帝立場上想問題的人才,真的是不可多得,能夠理解皇帝處境,為皇帝著想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光緒帝看完駱成驤試卷結(jié)尾的八個字后,非常激動,當即欽定他,駱成驤,就是狀元。
后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駱成驤果真不是一個等閑之輩,事實證明光緒帝沒有選錯人,駱成驤當官后不僅輔佐皇帝處理了很多事情,他做官之后幫助皇帝干了特別多實際的事情,光緒帝在他的輔佐下留下了很多的歷史佳話,給百姓的生活帶來了很多良好的改觀。 他還十分體察民情,并且不貪污不受賄,是個清廉的官。他考中狀元時,有人要為他修一座狀元府,被他給拒絕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