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眠山莊圖 紙本水墨 28.9cmx364.6cm 臺北故宮藏 《佩文齋書畫譜》說《山莊圖》用王維《輞川圖》的畫法:“而行筆細潤,乃有超越之意”。蘇軾為之記,蘇轍為之賦詩。《山莊圖》不僅是一幅遠離塵囂的山村風俗畫卷,更體現(xiàn)了莊主思想傾向和生活情致。 蘇軾在《題李伯時〈山莊圖〉后》說,李公麟在龍眠山,并非留意一草一木,然而《山莊圖》“其神與萬物交,其智與百工通?!彼运Q李公麟為“有道有藝”的畫家。 龍眠山莊李公麟晚年歸隱龍眠山所建,背倚高山,面臨平疇,視野曠闊,龍眠河繞西側南流,明末桐城文士孫中 作《過李公麟山莊舊址》詩:“居士莊猶在,園林看轉移。山川渾日舊,花鳥自今時。月散花椒影,煙沉墨竹枝。閑來搜勝跡,登眺客心悲。”
有唐以來,可以說吳道子代表的是人物畫的最高成就。而到李公麟,他則是宋代人物畫無可爭議的巨擘。 而也正是以李公麟開始,唐宋人物畫的審美之分野始開。鄧椿道:“郭若虛謂吳道子畫,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觀之,伯時既出,道子詎容獨步耶?!?/p>
|
|
|
來自: 昵稱32901809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