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健康報道總編輯李達刊文祭奠老中醫(yī)潘德孚仙逝(圖片提供九劍) 驚聞82老叟潘德孚老中醫(yī)于2016年6月14日21時在浙江省溫州市家中仙逝,悲痛萬分,情何以堪? ![]() 自第一健康報道出刊以來,接觸、采訪、拍攝的老中醫(yī)自潘德孚始,先生和藹可人,說話時而高聲、時而細雨,喃喃的溫州普通話略帶京腔,談起“人體生命醫(yī)學”“人體自組織能力”等等信息生命科學,無論是熟人還是第一次見面,都是滔滔不絕;對于現實體制下的醫(yī)療體系,潘老總是以中華五千年文化歷史觀,評說近200年的現代醫(yī)學模式,以循循善誘的方式述說敘事,再配上贈送每人一套的大部頭著述,讓聽者捧著書、聽其言,在佩服其博大精深的“學術理論”同時,更感念一位耋耄老者對“醫(yī)學救人”的執(zhí)著、嚴謹和童真。 ![]()
“凡來客,皆為友,皆為摯友”成為了潘老一輩子的交友準則,也造就了潘老行醫(yī)治病救人的信念由求索!
千言萬語無已表述懷念先生離世之情,九劍作七律《潘德孚醫(yī)》追懷老中醫(yī)潘德孚,并為讀者刊登潘老言錄和九劍追隨先生拍攝的圖片,以示媒體人的追思——仙人已逝箋飛鶴,魂魄兩魅尚高德;醫(yī)醫(yī)相伴孰是非,濯濯豐姿著學謙;絲絲信念生命觀,巍巍大愛德孚潘;功德圓滿載世間,求索探秘夙中原。
“人活一輩子,醫(yī)生當了一輩子,有許多感悟,我們只是調整病人的生活平衡,讓他自己好起來。我從小就去行醫(yī),行醫(yī)了53年(2014年感悟),發(fā)現自己老了,我80歲了快要死了,我該怎么辦?我就琢磨閉眼去吧,我不甘心,因此我就要找能接我接力棒的人。我不是神仙,我就是跟病人講,病是你自己治好的不是我治好的,你如果不會好我怎么能治好,我又不是神仙,這里講出一個道理:凡是傷害病人生命的自組織能力的方法,都是錯誤的,病人活著之所以不會死,戰(zhàn)勝疾病是自己的能力,不是醫(yī)生的藥物,醫(yī)生只能在日常中調理病人的生命指向,然后給他正確的指導,是這個疾病治好。我開的藥方,都是(幫助病人)?!薄说骆谡f
相關閱讀: 潘德孚談中醫(yī)個體傳承與個體行 http://www./zyys/2014-02-19/2102.html 潘德孚:三個徒弟一輩子感悟http://www./mtjj/2014-12-24/6736.html 潘德孚 說《人體生命醫(yī)學》http://www./zyys/2014-03-03/2135.html 潘德孚:為什么會生病——再議生命自組織能力 http://www./zyys/2013-12-23/1924.html 關注第一健康報道官方微信 (第一健康報道www.新聞熱線52478634/17701039511) (責編 秋時雨) |
|
|
來自: 成中行 > 《1中醫(yī)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