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個人 解毒指數(shù):7.5/10 導演: 哈羅德·茲瓦特 類型:劇情 / 歷史 / 戰(zhàn)爭 主演: 喬納森·萊斯·梅耶斯 / 托馬斯·古勒斯塔德 / 瑪麗·布洛克胡斯 / 維加·霍爾 / 馬丁·基弗 / 二戰(zhàn)片到底該怎么拍? 趕快把你腦內(nèi)跳出來刷存在感的抗日神劇都忘掉。 比如近幾年英美的一些佳作,選取的都是不同角度切入—— [血戰(zhàn)鋼鋸嶺]信仰的主題和加菲的演技,簡直是為催淚而生 [敦刻爾克]獨特的諾蘭敘事和無比的真實感,容易代入且震撼人心 [至暗時刻]中加里·奧德曼的還原還用多吹嗎?關(guān)于戰(zhàn)爭幕后的故事 而我們現(xiàn)在要講的挪威電影[第十二個人],和英美戰(zhàn)爭片的表達方式又有所不同。 看完之后的一大感覺:冷。 濃濃的北歐色調(diào),逃不出的冰天雪地,鏡頭所到之處不是陷入凌冽的河水,就是踏上無邊的凍原。 但比極圈的天氣還冷、還難以逃脫的,是戰(zhàn)爭的冰涼觸手。 主人公揚·巴斯路德所在的破壞行動小隊潛入德國在挪威境內(nèi)的駐扎港,除他之外的11人全部被捕,他則在逃生后帶著秘密文件前往英國。 納粹軍官沿著血跡下水,判斷揚已死亡 凍掉了腳趾還在堅持的揚,踏上了漫長的出境之路 極限環(huán)境下的求生受盡折磨,活下去并完成任務(wù)的愿望成了支撐他的一切。 一路上,他經(jīng)過多戶平民家庭,在表明身份后所有人都冒著生命危險為他提供了極大的幫助。 有船的搭他乘船 得到指點后找到療傷的地方 背著他過河并為他指路 遭到飛機轟炸后為他提供藏身之所 用雪橇助他繼續(xù)前進,人不行時就用牲畜拉 與此同時,喬納森·萊斯·梅耶斯飾演的蓋世太保頭子庫爾特·斯特奇不信揚已葬身水底,堅持要追查他的下落。 其實縱觀全片,這位軍官實在是堅韌有原則,科學又嚴謹…… 不得不說您還挺機智的 拿戰(zhàn)俘實驗后又親自下水計算時間 為了績效偷偷改報告這事兒誰還沒干過 結(jié)果嘛當然還是一次次讓揚從自己眼皮底下溜掉 邪不壓正,邪不壓正。 歷經(jīng)六十多天,揚在遇到的各種父老鄉(xiāng)親協(xié)助下,頂著德軍的刀槍炮火,穿過重重攻擊層層防線,終于到達了中立國瑞士境內(nèi)。 越過邊境線的一刻足以讓人潸然淚下 全片節(jié)奏十分緊湊,兩個小時繃著的心臟終于放松的那一刻,簡直忍不住拍手叫好。 一直保持客觀的敘述,終于也在這個時候,用BGM和慢鏡頭小小煽情了一把。 揚和庫爾特的表情形成對比 沒有激情澎湃的喊話,沒有過多過大的戰(zhàn)斗場面,沒有通篇大聲抒發(fā)愛國殺敵豪情,全片只是在克制地講述一位士兵和數(shù)位平民,如何拼命“活著”的故事。 納粹軍隊散布的恐懼和同盟國民眾的熱誠,被不加感情地刻畫著。直到最后勝利越境的時刻,斯堪的納維亞人燃燒著的維京血液才迸發(fā)了一瞬,然后立馬消失在北極圈的冰雪里。 幸存并完成任務(wù),對軍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這一點倒是有些像[敦刻爾克],不同之處在于,本片聚焦于一位有著真實具體事件背景的男主角。 01 真實事件 難以置信的奇跡 正如片頭說的—— 真實情況可能比影片內(nèi)容還慘烈
英國特別行動組織建立的“挪威第一獨立連”成立于1941年3月,最初是為了在納粹德國占領(lǐng)挪威期間進行突擊。 蘇格蘭格倫莫爾森林公園的“林格連”紀念碑
在第一任連長馬丁·林格上尉的領(lǐng)導下,它很快成為挪威各種特殊軍事行動的人才儲備。馬丁·林格在戰(zhàn)爭早期去世,該連也被正式命名為“林格連”以紀念他。 馬丁·林格紀念碑和羅弗敦突襲中的林格
2008年挪威電影[馬克斯·馬努斯]中的原型人物,二戰(zhàn)期間挪威著名的抵抗組織戰(zhàn)士馬克斯·馬努斯,當年也曾作為艦船爆破專家編入“林格連”,參與了多次針對德國海軍的破壞行動。 [馬克斯·馬努斯]劇照和馬努斯本人
而[第十二個人]中講述的“紅色馬丁”秘密行動,目的是摧毀德國在巴杜福斯的一個空中控制塔,同時負責在被德軍占領(lǐng)的特羅姆瑟市建立秘密軍事抵抗組織。 第一任挪威國王哈康七世檢閱“林格連”
1943年3月24日,在蘇格蘭受英軍訓練的12名“林格連”挪威士兵返回挪威,在聯(lián)系當?shù)氐穆?lián)絡(luò)人員時不慎聯(lián)系上一位同名的未結(jié)盟平民商人,此人上報給德軍,行動被暴露。 “林格連”的抵抗成員
士兵們乘坐船只逃跑時被德軍護衛(wèi)艦發(fā)現(xiàn)并攻擊,為了生還,他們延時引爆了一枚八噸重的炸藥,自行將船沉沒,并乘小艇逃生,卻很快又被德軍擊沉。
一名士兵當場被斃,十人被抓獲審問,后于特羅姆瑟被處決。唯一的幸存者揚·巴斯路德在當?shù)卮迕竦膸椭?,從雷伯訥斯島穿過林根和曼德倫,經(jīng)過長達約兩個月的逃亡到達瑞典。 電影主角原型揚·巴斯路德
負責折磨和處決連隊成員的蓋世太保軍官,于戰(zhàn)后的1945年夏末被命令挖掘和清理尸體。 揚被授勛并效忠大英帝國騎士團 戰(zhàn)后的起訴中,庫爾特并沒有被挪威方面拘留。但1947年,庫爾特因戰(zhàn)爭罪在南斯拉夫被執(zhí)行死刑,但對此事同樣負責的四位軍官則沒被提起刑事訴訟。 庫爾特·斯特奇檔案照片
而在揚·巴斯路德自己講述的經(jīng)歷里,還有許多內(nèi)容是關(guān)于政治談判的失敗、逃跑計劃的差錯和路上得到的幫助等等。 遺體回到挪威 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并不認為自己是個英雄,那些讓他活著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02 拍攝挑戰(zhàn) 大于個人的故事 [第十二個人]顯然是戰(zhàn)爭生存史詩題材里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但這部電影的完成,是劇組進行了許許多多嘗試和跳躍的結(jié)果。 導演哈羅德·茲瓦特的履歷中,多是些類似[功夫夢]、[少年特工科迪]和[圣杯神器:骸骨之城]這種主流好萊塢商業(yè)片,這次執(zhí)導一部老式二戰(zhàn)驚悚片,無疑是巨大的挑戰(zhàn)。 茲瓦特和賈登·史密斯在[功夫夢]片場 雖然茲瓦特出生在荷蘭,但他在挪威腓特烈斯塔長大,這部電影也是他近十年來的頭一部挪威電影。他和自己的妻子兼制作人在15年前就買下了原書的版權(quán)。 對這個無比熟悉的極地國家,茲瓦特深情地贊美,在挪威,無論你把鏡頭對準哪里,看起來都無比壯麗。 當?shù)毓ぷ鞯乃袆〗M成員對這段歷史都有共感,而且電影中除了德軍裝備外的大部分場景,甚至連極光和馴鹿都是實拍的。 緊張之余也來欣賞下北歐風光 潮水、陽光和大雪等天氣變化對拍攝的影響都是突如其來。而片中那個滿冰原動物的場景,也是由當?shù)赝林_米人幫忙,用一只小狗和雪橇就能控制數(shù)量上千只的整個羊群和鹿群,令導演驚嘆不已。 茲瓦特稱從未見過如此的龐大的精巧控制 飾演男主角的托馬斯·古勒斯塔德本是挪威出名的說唱歌手,這次出演戰(zhàn)爭英雄毫不含糊,做了大量的研究,深入挖掘自我找到角色情感。 他來到拍攝地的第一晚就住在了揚逃生時住過的小屋,雖然“酒店”已是照著原樣再建的,但環(huán)境和當年毫無差別。托馬斯睡在一個二戰(zhàn)時期的睡袋里,并且期間不使用手機。 導演稱他“非常勇敢,是個了不起的人” 即使劇組把他埋在零下28度的雪地里,他也從不抱怨。特別奇特的是,拍攝過程中托馬斯的右腳腳趾很痛——正是揚當年失去的那只。 喬納森·萊斯·梅耶斯飾演納粹軍官,全程說著流利的德語也是很讓人叫絕。 偏執(zhí)而冷酷,塑造得相當真實 [第十二個人]是個關(guān)于團結(jié)、勇氣和無私的電影,是茲瓦特一生都想要拍的電影。每個挪威小孩都知道揚·巴斯路德和他的抵抗軍的故事。 他從小和參加過戰(zhàn)爭的長輩生活,聽說并了解戰(zhàn)爭,他的祖父是揚的部隊本打算協(xié)助的船隊的水手。他想表達的是,在當下的政治時局中,永遠不要忘記父輩們的犧牲,并再也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但本片不只是“歷史文獻”——更像一段心理歷程,捕捉揚的恐慌。從主觀和個人化角度,放大到抵抗運動的內(nèi)核,才能讓大家記住導演想流露的價值觀念。 而這部電影從場景設(shè)定上就與大多數(shù)戰(zhàn)爭片不同:很少有人意識到北部挪威堡壘是第三帝國守衛(wèi)最嚴密的邊界,震懾人心的美麗風光與戰(zhàn)爭的恐怖交織在一起。 “躲在北極光里永遠都是安全的” [第十二個人]于圣誕節(jié)期間上映,茲瓦特開玩笑說:“沒有什么比一千只馴鹿和幾個壞疽腳趾更能代表圣誕節(jié)了!” ▼
你看過哪部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 請到文章末尾評論區(qū)留言 與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觀影感受
看電影 最新最全的電影周邊電影票免費送 最黃暴和最有深度的電影解讀每日定時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為何還不立刻關(guān)注看電影微信號
本文所有圖片均來自網(wǎng)絡(lu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