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丨喜馬拉雅FM 隨身課堂的精品課《李銀河說愛情》 編輯丨文二
我們現(xiàn)在一說到結婚,第一反應都是說:哦,這兩個人感情挺好了,是時候要結婚了。但是我們平時在看一些古代電視劇或小說的時候,可能會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所有的婚姻基本上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要門當戶對,婚前也不用接觸,直接就娶進門了。那么我們古代的婚姻里頭,是不是就完全沒有愛情呢?
在古代,愛情是非常態(tài)的
古代的確是有愛情的。但是,古代的愛情是非常態(tài)的,有在一種比較特殊的親密關系里頭,才會產(chǎn)生真正的愛情。
比如說一些膾炙人口的古代愛情故事,像是牛郎織女、梁山伯祝英臺等等。明末清初的著名戲劇家李漁曾寫過一個戲劇叫《憐香伴》,更加特別的是這個戲劇描述的是女女之愛。故事中說,一個有夫之婦,有一次她去上香。在廟里,這個女子碰上了一個比她小兩歲的女孩子,這個女孩的體香一下就把她迷住了,這個有夫之婦甚至愛上了她。然后,這個女子就設了一個局,讓丈夫把這個女孩娶為妾,這樣她們得以朝夕相處,廝守終身了。
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有愛情發(fā)生的。比如說大家都熟悉的漢代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一曲鳳求凰,贏得美人歸,即使是私奔也要在一起。這個就是屬于中國古代里面真實發(fā)生的,非常動人的愛情。
為什么說它們都是非常態(tài)的呢?因為在古代的婚姻規(guī)范里面,私定終身是犯規(guī)的。像私奔、與青樓女子發(fā)生愛情這些行為,都是少數(shù)的行為,只有門當戶對、生兒育女傳宗接代,在家里做賢妻良母,相夫教子,才是常態(tài)的婚姻模式。所以這就是說為什么古代的愛情存在于非常態(tài)之中了。
中國人愛情觀的進步
國外的學者對于中國人的婚姻觀有一致的看法,他們都說:在中國的婚姻里頭,愛情的因素是非常不重要的??赡芩麄儗χ袊幕閼儆^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古代常態(tài)的婚姻里頭。因為到了現(xiàn)代,真正實行了一夫一妻制之后,開始戀愛自由、結婚自由之后,我們中國人的愛情觀已經(jīng)有了很多進步了。
舉個例子,談戀愛這個詞,是從五十年代開始出現(xiàn)的,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夫妻關系中,有了這樣一種認知:在你們相識、相知、相愛的過程中,要談戀愛,甚至要先談個幾年的戀愛才能結婚。這就和傳統(tǒng)婚姻有了最大的區(qū)別。
單說離婚自由這一點,你看我們的婚姻法,我們國家關于離婚的理由,在世界上是最先進的,可以說非常前衛(wèi)了。因為在西方很多國家,像美國、歐洲很多國家離婚法都經(jīng)歷了從有錯離婚到無錯離婚這樣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從1950年的《婚姻法》開始,就一步到位。我們的離婚理由很簡單,就是雙方感情破裂,婚姻關系就可以解除了,這是可以作為離婚的充分理由的。
在這里,就充分說明夫妻雙方的感情在我們的結婚理由里頭已經(jīng)占了一個相當重要的地位了。在古代,我們中國人對愛情的這種向往,只能由那些非常態(tài)的少數(shù)人來實現(xiàn),如今它已經(jīng)進入了千家萬戶,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這不得不說是一種可觀的進步。
當下,與完善婚姻制度不相符的落后的婚戀觀
現(xiàn)實中,有的時候也會有一些不好的現(xiàn)象。比如有些人在擇偶的時候會選擇嫁給錢,而不是嫁給感情,說什么我寧肯在寶馬車里頭哭,也不愿意在自行車后頭笑。這其實是婚姻觀的一種退步,因為如果說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情而結婚,我們就又回到古代的傳統(tǒng)的婚姻去了。
希望所有的年輕人,能在擇偶的時候更加看重愛情,看重感情就是把婚姻建立在感情之上,而不是說僅僅就是嫁給錢,或者說為了傳宗接代,那就是讓自己進入了一個非常不幸的婚姻了。
關于主播: 集學者的理性和女性的感性,李銀河用50堂課為你講透愛情、婚姻和性。
作為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性學家、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李小波的妻子,中國人有太多問題想問李銀河,關于婚戀、情感、性,許許多多。但如果問李銀河,她最想和你說些什么,她會說:愛情。
關于喜馬拉雅: 中國第一音頻平臺。隨時隨地,聽我想聽!4.7億用戶的共同選擇,聽段子聽小說聽新聞聽音樂,就用喜馬拉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