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泰寺是佛教禪宗傳入中國后修建的第一座尼僧(尼姑)寺院,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家皇家尼僧佛寺。寺院坐東朝西,面對著天下第一古剎少林寺,背后則是氣勢巍峨的嵩山望都峰,據(jù)說是因為站在峰頂能看到古都洛陽而得名;北有子晉峰,相傳是周靈王太子晉在此修道而得名;南有少林湖。游人走到這里,眼前只見群山環(huán)繞、峰巒疊翠、白云悠悠、溪水潺潺,真是如詩如畫的景致!
永泰寺始建于北魏,最早叫明練寺,唐代易名永泰寺,金代更名永禪寺,元朝以后又改了回來——永泰寺。北魏文成帝拓拔濬(jun)在位時,她的女兒轉(zhuǎn)運公主出家嵩山,在子晉峰下蓋了一座茅庵,專心修練小乘佛教?!俺恕笔浅溯d的意思,小乘佛教主張自我解脫,崇拜的是羅漢。南朝時,梁武帝蕭衍的女兒明練公主到此出家為尼,拜佛教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為師,修練大乘佛教。大乘佛教講的是普度眾生,崇拜的是菩薩。與明練一起修練的還有道育、道副、慧可,同為達摩的四大女弟子。最初達摩是不想收女弟子的,覺得皇上修的是小乘佛教,與他所傳的大乘佛教無緣,怕引起皇上不滿。但明練出家意決,并請動法王寺的釋宏德法師從中斡旋,最后才算是將其收納。因為明練是個女弟子,跟師兄們一起生活不便,于是達摩就讓他住進了轉(zhuǎn)運公主原來居住的轉(zhuǎn)運庵。又因為佛門規(guī)定僧徒每天都要朝拜師傅,明練住的轉(zhuǎn)運庵與少林寺還有一段距離,跑來跑去拜著不方便,于是達摩就讓他把轉(zhuǎn)運庵的大門改成坐東向西朝著少林寺,這樣也就算是在庵里朝拜了。到北魏宣武帝元恪時,她的女兒永泰公主也來嵩山“出俗入道為尼”,元恪的二兒子元詡,也就是后來的孝明帝,在子晉峰下的明練塔旁為妹妹永泰公主建了一座尼寺,因尼寺建在了明練塔旁,故名明練寺。永泰公主在永泰寺出家后,民間傳說她的起居一直還是由宮里的小丫鬟們侍奉,生活費也全由朝中供給,包括胭脂粉之類的日用品都是宮中送過來的。永泰公主也很大方,經(jīng)常用朝里給的錢糧救濟周圍的窮人,深的嵩山百姓和僧尼們的愛戴。在永泰公主住持期間,明練寺步入鼎盛,僧尼多達千人。在她圓寂后,嵩岳寺僧人道瑩奏請皇帝整修明練寺,奉祀永泰公主,并改明練寺為永泰寺。這前前后后出家修行的三位公主,成就了永泰寺無與倫比的尊崇地位。
永泰禪寺
永泰法師
永泰寺
眾尼僧誦經(jīng)
秋滿嵩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