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述而篇第七·五(152)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 【錢穆譯】先生說:“吾已衰極了!吾很久不再夢見周公了!” 【楊伯峻譯】孔子說:“我衰老得多么厲害呀!我好長時間沒再夢見周公了!” 【傅佩榮譯】孔子說:“我實在太衰老了,竟然很久都沒有夢見周公了?!?/span> 周公,姬姓,名旦,周文王子,周武王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伐商,并制作禮樂。正因為周公的禮樂制度,社會才有了秩序。 孔子很崇拜周公對當時周朝的貢獻,對周公推行的制度也十分推崇。在《論語·八佾14》中,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彼约阂惨恢痹跒閺团d周道而努力。 孔子這樣講,不是嘆息自己太衰老,而是借自己衰老不再夢見周公影射當時的禮樂制度被破壞,同時感嘆自己欲行其道的理想在這樣的現(xiàn)實中不能實現(xiàn)。 夢見周公作為詞語一直流傳下來,但今天不是指孔子嘆息自己年老夢見周公,而是作打瞌睡的代稱了。 
 述而篇第七·六(153) 子曰:“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span> 【錢穆譯】先生說:“立志在道上,據(jù)守在德上,依倚在仁上,游泳在藝上?!?/span> 【楊伯峻譯】孔子說:“目標在‘道’,根據(jù)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藝之中?!?/span> 【傅佩榮譯】孔子說:“立志追求人生理想,確實把握德行修養(yǎng),絕不背離人生正途,自在涵泳藝文活動。” 志,立志。據(jù),根據(jù),固守。依,依靠,背依。游,從容地行走。 很多人把這段話作為座右銘掛在墻上或作為自己社交賬號的ID,大概的意思大家也都明白,不作贅述了。我重點講一下這段話的思想精神及指導意義,不然座右銘成了口號、成了擺設可不好。 這是孔子一生所得,一生所依,一生所教的一句話,他從理想到現(xiàn)實,從內(nèi)心到外在給每一個有志于道的人指引了方向,道出了方法,明確了內(nèi)容。志、據(jù)、依、游是孔子教人人生成長之方法,道、德、仁、藝是孔子教人人生成長之所學??v觀孔子之《論語》,孔子很少提到藝,藝是什么?是人生存的技能,必須熟練掌握,是人生存的基本。但人活于世,不能僅僅滿足于生存的需要,而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品行,再影響和幫助別人,建立一個和諧圓滿的社會,所以志道、據(jù)德、依仁也是人類生存應該要做到的方面。道是體,德是相,都是內(nèi)在品質(zhì),需培養(yǎng)、修煉。仁、藝是用,都是外在,要實現(xiàn)和表達,這樣內(nèi)外結(jié)合,相互促進,才能達到完美人生。 有人說,理想豐滿,現(xiàn)實骨感,我們所要所做到的是不要在現(xiàn)實的骨感面前丟失自我,忘記自我約束,忘記堅守原則,忘記自身修為。身處逆境,更要冷靜面對,不改信念,發(fā)憤圖強;身處順境,同樣要做到潛心修為,體恤愛人,不辱使命。人生苦短,有起有伏,鮮花一樣的歲月和暴風雨般的日子相伴隨行,自己命運誰主沉浮,謹記”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弊约旱拿\自己掌握,實現(xiàn)和別人不一樣的人生。 | 
|  | 
來自: 背后國文 > 《《人生路上學〈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