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律師知法嗎?論證是一種責任嗎?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誰解其中味,都云作者癡。心心念念,琢琢磨磨,作者每天都在思考,都在對要件訴訟九步法賦予新的內涵和步驟。一般的讀者會覺得作者反反復復都是這些東西。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其中不同的思考。 以下就是作者最新琢磨的版本,細心的讀者可以揣摩一二。 要件訴訟九步法: 1、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 2、尋找法律依據(jù) 3、劃分證明責任 4、整理要件事實 5、證明要件事實 6、論證要件事實 7、分析訴訟爭點 8、科學制定方案 9、精準實施方案 看似稀疏平常的六九五十四個字,卻把民事實體法、民事訴訟法和證據(jù)法的相關知識串聯(lián)了起來,把律師代理案件的具體思路標準化、結構化的展現(xiàn)了出來。另外,作者創(chuàng)造性提出的論證責任的概念,為律師發(fā)揮其自身價值提供了理論上的空間,至此,要件訴訟九步法的理論架構工作也基本完成。請聽作者一一道來。 一、發(fā)現(xiàn)案件事實 以往的版本描述中,突出了律師作為法學家的作用,強調對生活事實賦予法律意義。但是,在代理案件之初,律師更為重要的角色可能是發(fā)現(xiàn)和構建案件事實,也就是偵探家的角色。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但律師在此階段只能依憑當事人一方的證據(jù)和陳述,所以律師必須審慎客觀,借助一般社會經(jīng)驗和職業(yè)敏感去構建合理的故事版本,盡量避免事實不清帶來的職業(yè)風險。 不能把高樓大廈建立在沙子之上,扎實而準確的事實調查是律師開展后續(xù)工作的基礎。 二、尋找法律依據(jù) 初步明了事實之后,法律并不是自動呈現(xiàn)的,而是要經(jīng)過艱苦的找法過程。去哪里找法,涉及法的淵源理論?怎么去找,涉及到法律關系方法和請求權基礎方法。是否找到妥當?shù)姆?,涉及解釋學的理論。 傳統(tǒng)的法學方法論側重了對法律的查找。對于民事生活來講,有效的法律行為也能作為當事人之間的權源,尤其是涉及合同糾紛的場合。所以,這里的法律依據(jù)包括了制定法、習慣法和法律行為。 三、劃分證明責任 沒有請求就沒有抗辯,有什么樣的請求才有什么樣的抗辯?;谥С终埱蟮姆梢罁?jù),可以尋找到相應的抗辯,也就是請求與反對的規(guī)范群。基于證明責任的分析,明白自己需要證立什么樣的三段論,對方反對需要證立什么樣的三段論。 四、整理要件事實 根據(jù)需要證立的三段論,把相應的大前提分解成構成要件,然后根據(jù)構成要件逐一檢索比對本案的事實,看是否能夠完全妥當?shù)貧w入。 這一步的目的不是實現(xiàn)最終地歸入,而是通過歸入的嘗試,明確證明的重點,發(fā)現(xiàn)歸入的縫隙、論證的難點,從而通過后面的證明和論證予以填補。 五、證明要件事實 根據(jù)證據(jù)裁判主義,裁判事實需要證據(jù)予以證明。這一步就是圍繞要件事實收集、整理證據(jù),確保請求權要件事實能夠通過證據(jù)證明,達到高度蓋然性的要求。 六、論證要件事實 法律適用一般有三個核心問題: 1、事實得到證明了嗎? 2、事實是否充分滿足了法律適用的條件? 3、衡量法的體系,是否選擇了合適的法律? 對于第一個問題一般認為是事實問題,由當事人主張和提供證據(jù),法官進行判斷。 對于后兩個問題,按照教科書的說法,法律的解釋和適用一直是法官的專利,法學方法論也多以法官為視角。傳統(tǒng)的民事訴訟理論也把事實和法律的二元劃分作為理所當然。當事人只負責提供事實,法官知法,法官會根據(jù)你的事實進行法律的適用。然而這種截然的區(qū)分,也有不甚妥帖的地方。 首先,是處分主義和訴訟標的的理論,法官尊重原告對本案事實所選擇的法律關系,如果當事人不知法,這種選擇又有什么意義呢?正當性在那里?是不是應該回歸到家父主義的慈愛中,由法官來幫助當事人選擇有利的法條? 其次,是律師作用的發(fā)揮。律師作為一個龐大的職業(yè)群體,在保障當事人利益的民事訴訟中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那么他們的作用僅僅是依附于不知法的當事人嗎?顯然,律師知法,而且律師在法律適用中發(fā)揮著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理論架構上就需要為律師留下獨特的空間,那就是論證責任。 事實和法律二元劃分的意義在于,對于事實,當事人有義務提出事實主張和提出證據(jù),法官受到當事人主張和證據(jù)的約束。對于法律,當事人提出的意見不具有約束力。但是,不具有約束力不代表不需要提出。 在當事人主義和方法論的框架下,不考慮法官的其他判決動機,僅從法律論證的維度分析,提出法律方案的一方不僅要證明該事實,還要對該事實的法律適用進行論證。論證的越充分,當事人勝訴的可能性越大。無疑,這種論證的責任歸到了律師身上。法官可以訴諸權威,根據(jù)法律判決如下云云,至于如何根據(jù)的,則不予說明。律師只能訴諸理性,訴諸論證。也就是對于事實,律師是幫助當事人窮盡證明資源,努力證明事實。對于法律,律師需要結合事實對其選擇的法律作出充分有效地論證,這種充分有效是以職業(yè)共同體的可檢驗性和可接受性為標準的。如果律師不能對其法律方案進行論證,很難說他是勤勉盡責的。在日益增強裁判文書說理性背景下,律師的法律論證雖然不能拘束法官,但是卻會有效地制約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并且,在日后成為上訴和再審的依據(jù)。 舉例來講,在一起房屋買賣糾紛中,原告在10天內對賣方的要約做出了承諾,被告主張要約失效;原告主張10天屬于合理期限內作出的承諾。那么,原告律師就不能僅僅只是證明10天作出了承諾,是否合理期間由法官自由裁量,律師還要結合房屋的價值、原告的支付能力、被告和原告的關系以至于了解原告交易謹慎的性格等因素,充分論證10天是個合理的期限。 這就是論證要件事實的主要理由。 七、分析訴訟爭點 原告和被告相愛相殺,一方請求必得考慮對方的抗辯,另一方的抗辯必得考慮一方的請求,結果取決于雙方的對抗和博弈。 對于原告的請求,被告可以有如下的對抗: 1、提出反證,否認對方的請求事實。 2、提出反論,否認對方事實和法律的連接,也就是對方的事實不應當?shù)贸鰧Ψ降姆蛇m用意見。 3、提出新的事實,進行抗辯主張。 這一步就是要假設站在被告的立場進行自我審查,及早準備應對。 八、科學制定方案 尋找支持找到的可能為多個請求權基礎,多個訴訟方案。律師需要逐一進行上述的分析,從多個方案中選擇最能實現(xiàn)當事人利益的方案。 律師的價值就是幫助當事人以最小的成本實現(xiàn)最大的利益,也就是 最優(yōu)方案 = 最大利益的方案 = 主張利益×勝訴可能性×實現(xiàn)可能性-訴訟成本 九、精準實施方案 以前的版本將文書寫作和訴訟活動分開,主要是想凸顯法律寫作在法律適用中的重要作用。但是,文書和訴訟活動本是一個整體,對于訴訟方案的實施來講,是互動和不可偏廢的。所以,我們把兩者整合起來,統(tǒng)一于訴訟程序的整體框架講述文書和庭審的運用策略。 1、將前述的要件事實分析結果按照訴訟策略以法律文書的形式進行加工和整理。 2、圍繞要件事實分析表,結合訴訟程序進展,認真準確地分析爭點,研討確定我方的進攻或防守策略,實現(xiàn)我方主張。 在和出版社的溝通過程中,建議書名不叫《要件訴訟九步法》,因為已經(jīng)有了一部非常有名的《要件審判九步法》。律師版要件方法的構思過程中,本來也沒有刻意安排成九步的意思,只是整理下來,正好九步,所以取名《要件訴訟九步法》。后來,也取過別的說法,但總是感覺不如要件訴訟九步法妥帖和親切,所以該方法我還是稱為“要件訴訟九步法”,只是將來的書名可能不叫這個名字。 最后,還要像仙逝的鄒碧華法官致以崇高的敬意,不是他的著作,我不會有東施效顰的想法,想要整合相關理論,提出一套律師的適用方法,這一開始,便欲罷不能,以至于今。 附:IRAA案件分析框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