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清康熙壬辰年間(1712);形制、特點(diǎn):六角四級樓閣式石塔;現(xiàn)狀:保存良好

曉祖寶塔,位于忻州市寧武縣涔山鄉(xiāng)張家崖村,座落在管涔山深處翔鳳山巔的古棧道西禪院。文保級別未詳。
塔建于清康熙壬辰年間(1712),系六角四層樓閣式石條筑塔。崇禎皇帝四皇子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后逃亡至此出家,法號曉安,先于師傅坐化,乃于清康熙壬辰年間(1712)筑塔。塔基原有四皇子的塑像。塔周古木參天,異草生香。每個月的初一、十五兩日,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人們朝拜曉祖。
相關(guān)資料:在管涔山深處涔山鄉(xiāng)張家崖村西的翔鳳山懸崖絕壁上,有一條遠(yuǎn)古棧道。棧道海拔約二千一百米,始建于唐朝貞元年間,這里古剎及懸崖棧道綿延四十二華里,成為晉西北獨(dú)特勝景奇觀,也是我國稀有與佛教相融合的棧道。棧道原長42華里,一座座懸空古剎由棧道相連,驚險絕倫,獨(dú)具特色,是“中國華北地區(qū)罕見的水平聯(lián)洞型棧道”,也是寧武縣古十景之一。
千余米的棧道上共有石洞15個,其中最長15米,穿行其間險與奇同在,苦與樂共享。15米的長洞盡頭,西禪院高聳于300余米的石壁凹地,是寺廟住持的寓所。從西禪院石門洞中鉆出折向北行,有大佛殿的遺址,據(jù)說大佛殿原為上下兩層閣樓式建筑,甚是壯觀,可惜已毀。由大佛殿遺址向西北石階攀援,漸至翔鳳山巔。一座氣勢宏偉的四層石塔建于之上,這就是曉祖寶塔。 圖片資料:福成中華資料庫
寧武縣除外,另有寧武跑泉溝磚塔(清·待考)、寧武金安寺塔林(待考)等。
曉祖寶塔圖片資料


附:管涔山古棧道與西禪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