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棠》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宋釋惠洪《冷齋夜話》有一個故事:唐明皇李隆基在沉香亭召見寵妃楊玉環(huán)。而楊貴妃當(dāng)時宿醉未醒。只能讓待兒扶掖而至。當(dāng)時的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連跪拜都難以做到。明皇卻覺得極美,笑說:“這哪里是妃子醉酒,這是海棠睡未足耳!” 明皇以花喻人,從此以后,便有了一個“海棠春睡”的典故。蘇軾卻反其道而行之,以人來喻花。 裊裊的東風(fēng)吹動了淡淡的云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里,而月亮已經(jīng)移過了院中的回廊。只因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良宵。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這便是蘇軾的愛花的心事,而這份珍惜,又豈只是對花朵! 曹全碑隸書集字
|
|
|
來自: 蓮鄉(xiāng)學(xué)人 > 《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