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1 中文中的“野?!笔且粋€比較籠統(tǒng)的概念,一般來說,似乎凡是野生狀態(tài)下的偶蹄目??婆喛疲˙ovinae)動物都可稱之為“野牛”,包括牛屬(Bos)、水牛屬(Bubalus)和非洲水牛(Syncerus); 圖2 但最狹義的“野?!敝荒苤敢芭伲˙ison)下的兩個物種:美洲野牛(Bison bison,圖1-5)和歐洲野牛(Bison bonasus,圖6-9)。 圖3 在不嚴(yán)謹(jǐn)?shù)拿朗接⒄Z中,它們有時也會被稱之為“ buffalo”,但需要注意的是buffalo的原意指的是亞洲的水牛。 圖4 野牛很容易和其他的牛科動物區(qū)別開來,最明顯的識別特征就是它們的頭部和整個前半身所覆蓋的濃密毛發(fā),而美洲野牛的毛要比親戚歐洲野牛更長更厚一些。 圖5 在體型方面,野牛都稱得上是龐然大物:較小的歐洲野牛成年雄性平均體重達(dá)600千克以上,大個體超過1噸; 圖6 美洲野牛則更大一些,成年雄性的平均體重為730-760千克,而大個體可達(dá)1.2噸以上,某些狩獵記錄中更是有高達(dá)1.7噸甚至接近兩噸的巨獸存在,足以和亞洲的白肢野牛與亞洲水牛并稱為牛科動物的三巨頭。 圖7 因?yàn)樗鼈兊娜狻⒚ず团=撬哂械慕?jīng)濟(jì)價值(對美洲野牛來說,屠殺它們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消滅與美國政府?dāng)硨Φ挠〉诎膊柯涞氖澄飦碓矗诮鷼v史上,兩種野牛都曾經(jīng)遭到嚴(yán)重的濫捕濫殺,在十九世紀(jì)晚期僅存于世的美洲野牛種群一度降低到只有300來頭,歐洲野牛更是被殺幾乎完全從野外消失(現(xiàn)在分布于波蘭和立陶宛等地的歐洲野牛大多數(shù)來源于重新野化的圈養(yǎng)個體)。 圖8 好在隨后的保護(hù)政策執(zhí)行的還不錯,目前歐洲野牛是和大熊貓一樣的易危(VU)物種,而美洲野牛是近危(NT),在美國允許對美洲野牛進(jìn)行少量的限額狩獵。 圖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