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和老李聚餐的時候,他拋出了一個令我吃驚的觀點:越是孝順的子女,越得不到父母的偏心。 看著我的表情,他似乎早有預料,接著講了幾個例子。 例1:同事A家里兩兄弟,他是老大,對父母很好,家務活全包,而老二好吃懶做,習慣動嘴不動手,但父母卻一直偏心老二,有什么好東西都是先考慮他。大學畢業(yè)后老二變成了啃老族,老大每個月給父母的生活費,大半都補貼給了老二。 例2:朋友C三姐妹,她排行老二,從小懂事,對父母是言聽計從。老三則相反,天天惹家里老人生氣,性格叛逆,到處惹事。小學就早戀,初中開始就跟當?shù)氐男』旎煲黄鸬酵饷嫱妗依锢先似钐鬯?,要什么就給什么,就算后來老三進了少管所出來后也一樣。 例3:鄰居老陳家生了五個孩子,四個姐姐,一個弟弟,從小開始,老陳就對小兒子溺愛無比,另外四個姐姐雖然乖巧懂事,但在老陳眼里遠比不上小兒子重要。家里有好吃的、好玩的,第一時間都想到小兒子。四個姐姐穿著帶補丁的衣服,而小兒子身上穿著名牌,反差巨大。 老李舉的這幾個例子的人偏偏我大都認識,而且事實確實如此,令我難以反駁。 二 其實現(xiàn)實中,肯定不是每個多子女家庭都這樣,但確實很多是這種情況。 為什么會這樣? 越孝順的子女越不受父母待見,反而是另外那些還不夠懂事、還沒長大的子女備受寵愛? 這不是違背常理嗎? 三 細細思索,我也慢慢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此七`背常理,卻也在情理之中。 原因有以下幾點: 1.父母的偏心本質是擔心。 “偏心”這個詞,是從子女的角度出發(fā)來定義的。 從父母的角度來看,這個詞本質是擔心。 擔心子女能力不足,擔心他們將來發(fā)展不好,擔心自己給予的幫助不夠,等等。 比如例1中擔心老二能力不足,例2中擔心老三惹是生非,都是一樣的道理。 2. 父母最擔心弱小的子女。 天下父母心,做父母其實希望每個子女都發(fā)展得很好。 但俗話說“龍生九子,各個不同”,多子女家庭中每個子女的性格和能力是不一樣的。 有的堅強,有的軟弱,有的手腳麻利,有的笨手笨腳,有的能說話道,有的木訥寡言…… 所以不自覺的,父母會更擔心會對那些起步慢、能力弱的子女。 具體點,就是那些比較弱的,比如年齡小的,發(fā)展較差的,財富少的…… 比如例1、例2和例3中,父母無一例外都“偏心”年紀最小的那個。 是的,多子女家庭,父母一般“偏心”最小的、最不愛學習的和最窮的那個。 3. 能力較強的子女反而懂孝順。 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原本能力較強、少受父母關注少的孩子其實在自力更生的情況下,往往成長更快、懂事更早。 所以更能體會父母的艱辛不易,當然也更加孝順了。 4. 被擔心的反而難成長,越不孝順。 相反的,那些原本能力弱的子女,雖然受父母關注多,但習慣了被幫助,自己努力不足,所以進步更少,懂事更晚。 另外,他們習慣了索取,很少體會過付出,一般這些子女都不會太孝順。 四 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們還能再埋怨父母的“偏心”嗎? 就好像天底下的萬物,有的向陽,有的背陽,所以分到的陽光多少是不同的。但它們都同樣感激太陽,因為自己的生命由此而來。 是的,父母的愛是無價和難以回報的,雖然有時候并不平均。 無論我們得到多少,都要感恩,而不是怨恨。 今日話題:你見過的“偏心”父母是怎樣的? 歡迎留言評論! 若喜歡請關注作者,謝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