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璐霜先生」第37條圖文 正文1627 字 | 預計閱讀5分鐘
請不要成為瑜伽老師 一封來自學員的信 璐霜老師: 見信好 在前思后想之后,我想跟你聊一聊。我是12月份開的館,那時候的初衷是我想要傳播關于善、愛、健康和管理情緒的觀念。 我想把我知道的都分享給大家,我希望他們能從瑜伽中獲得身心的健康,但是在我實踐之后,我感覺人們關注的重點并不是健康,而是價格; 他們并不在乎服務的質量,還是只在乎價格;他們并不注重內心的管理,而是想要迅速看到自己體重的下降… 我非常不解,為什么大家都不想要健康?不想去內觀?不去試著學習管理情緒?為什么大家都不想嘗試“質”的改變? 有時候,一瞬間我會有想關門的沖動,繼續(xù)走我自己的修行之路,因為我自己非常享受,而且覺得每一次學習都是自我的療愈。 圖片來源Pixabay 上次從你那里學習回來,我的狀態(tài)變得越來越好,好多次都想給你發(fā)信息說句謝謝。 我回來后就想明白了,你應該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老師,我喜歡你的那種教學風格、待人接物的風格。 總之,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很舒服,很親切。 其實我細數(shù)了一下,從我開館至今,一條鎮(zhèn)的主干道上短短3公里不到的距離, 連健身房、舞館、瑜伽館,所有場館加起來共有8家都開了瑜伽課程。 我總在想,為什么大家都不愿做用心去傳播瑜伽的這樣一件事。 卻一心只想著怎么開課培訓來斂財,幾年后賺夠錢了,就把館轉讓給剛畢業(yè)所謂的瑜伽老師。 不斷的惡性循環(huán),不斷的讓瑜伽變質,畢竟剛畢業(yè)的瑜伽老師,沒有經過幾年的內修是根本達不到專業(yè)教學標準的。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做不到隨波逐流,我是想走心的。 生活中有很多存在身體亞健康的人,而我覺得就是因為我們缺乏對情緒的管理、缺少內觀的時間,沒有自我調控的適當方式,所以才會出現(xiàn)一系列的身心健康問題。 那么,您覺得我們要怎么樣去傳遞更多內心世界的東西呢? 或者說,您這么多年都是怎么堅持過來的,這一定需要很大的毅力吧? 您的學生:佚名 圖片來源Pixabay 璐霜先生的回信 佚名: 回信好 我非常高興你能向我袒露心聲,這個過程就像是自我、本我、超我的對話。 本我,需要考慮生存,需要很多顧慮。超我,就是給予,就是分享。而自我,則是在兩者之間平衡。 我最近在琢磨“請不要成為瑜伽老師”這幾個簡單的字,說句真心話, 作為老師沒有教好叫做服務,老師教得好并且能影響別人才能叫做教育。 我見過很多非常好的瑜伽老師,她們有著出色的教學能力,有著樸實的初衷和本性,卻因為無法生存要退出瑜伽。 我也見過很多不能稱為瑜伽老師的“瑜伽老師”,她們只是在隨著大潮流傳播自己認識淺薄的瑜伽。
今天我在北叔的課堂中,一位每天3小時連續(xù)教學24年沒有中斷過的老師。 她說:“我仍然覺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在瑜伽面前我顯得一無所知,瑜伽的浩瀚,不是我們這些無知的人可以理解透的,但是我可以做到的就是毋忘初心?!?/span> 把瑜伽當做生意,那么生意不好自然就會退出了。 親愛的,你知道嗎? 唯有熱愛瑜伽,堅守著一顆無私奉獻的心,才能在這條路上堅持走下去。 有時候你這樣想想,就覺得自己也不是很窮,至少還有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哈哈哈。
你說的很好,你不想隨大流,你想走心。我今天還在和佛山的一個同學說,你不要管別人怎么樣。 不要去管別人的形式和瑜伽,好與不好都不做批評,做好自己就夠了,惟有做好自己,一切才會好起來。” 而且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你是什么人,你便吸引什么人,因此才會有一群人聚在一起。 如果大家都不屬于同一個世界,那么又何必相互為難呢? 所以問問自己,你做好打算了嗎?如果不能堅持,就千萬不要成為瑜伽老師,因為這四個字太過沉重了。 圖片來源l璐霜先生 在信中你最后問我,問我這么多年是怎么堅持過來的,問我是否需要很大的毅力。 我不禁笑了,既覺得萬分感動,又深深感受到了你此刻的猶豫與糾結。 我想說,堅持下去,不會有錯!你要相信,瑜伽會引導你走向正確的方向,它對你的饋贈也正在尋找你的路上。 你的朋友:璐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