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是一個詩國,每個節(jié)日都有屬于自己的詩,中秋節(jié)自然也留下很多優(yōu)美詩詞。其中大家最熟悉莫過于蘇軾《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 蘇軾中秋詩詞非常多,其中這首《水調(diào)歌頭》最曠達,不過論空靈婉轉(zhuǎn),如詩如畫,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卻是個中翹楚。對于中國人,團圓和相思是中秋最大的主題,此外有提'月亮'的詩詞,也常常伴隨著淡淡的鄉(xiāng)愁。 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九齡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古詩詞',古詩詞'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不過在眾多望月詠懷中,有一個人比較例外,便是《紅樓夢》中賈雨村'時逢三五便團圓,滿把晴光護玉欄。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性仰頭看。' 詩詞中表現(xiàn)出是一種野心勃勃。 中國詩詞真的很美,值得細細品味。尤其近些日子,反復閱讀《蔣勛說紅樓夢》,紅樓夢里面有很多詩詞,我們隨意拿一首來讀,都別有一番趣味,每次讀到里面十幾歲的小孩游戲竟然是作詩,感嘆不已。連蔣勛老師都說現(xiàn)在大學文學學生都未必能達到這樣的水準,只是對于當時社會,作詩就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從小就背四書五經(jīng)的,在日復一日熏陶之下,讀多了,自然而然也能拙作幾首,可見近些年有關(guān)詩詞文化節(jié)目增多,何不是一件美事。 正巧前幾日讀到丫頭香菱初學詩,雖然不是中秋詩詞,卻與月亮有關(guān),且看她寫道:'精華欲掩料應(yīng)難,影自娟娟魄自寒,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輪雞唱五更殘,綠蓑江上秋聞笛,紅袖樓頭夜倚欄,博得嫦娥應(yīng)借問,何緣不便永團圓。'這首詩通篇沒有提月亮,卻句句與月亮有關(guān)。尤其最后一句,如果有機會,我要問一問月宮里的嫦娥,人間為何有那么多悲歡離合,而不能永遠團圓呢?讀紅樓夢的朋友都會知道,丫頭香菱生世蠻曲折的,但是無法阻止她對學詩的癡狂,對命運無聲的反抗,對美好的渴望,這是很感人的。 最后,你讀的那些中秋佳句,哪一首最讓你忘懷呢? |
|
|
來自: 鴻儒書香vosn18 > 《精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