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說中國的至寶文物,或許不少人想到了國寶級文物“后母戊鼎”“曾侯乙編鐘”等稀世文物;事實上,這些確是中國最珍貴的國寶級文物,甚至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文物,但卻不是象征中華有著五千年或者更悠久歷史的至寶文物,這種至寶文物都是史前時期的國寶,如: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賈湖骨笛以及這一件“太陽人”。 這件太陽人是在三峽水庫修建時出土的,但出土后一直被藏于湖北省博物館,幾乎沒有國人知道這件至寶文物的存在。直到2010年,上海舉行了世博會,世博會除了展現(xiàn)科技之外,還展現(xiàn)了民族傳統(tǒng)的文化以及歷史文物。我國挑選了8件國寶進行展覽,而最令人矚目便是這件距今7000多年的遠古文物“太陽人石刻”。 前文提到,這件國寶文物是出土自三峽建設時期。要知道,三峽大壩是一個千古工程,非常的偉大,但其淹沒的長江上游地區(qū)也非常的廣,除了要做好各種工作之外還要對淹沒區(qū)進行考古調研,以及搶救性挖掘。也就是這時,考古家發(fā)現(xiàn)了位于湖北省宜都市紅花套鎮(zhèn)的城背溪遺址。 這個遺址是一個距今七八千年前的遠古遺址,在考古挖掘遺址時,考古家發(fā)現(xiàn)了不少動物以及人的骸骨,因此推測這是一個遠古的古墓。不過,這個遺址似乎并沒有什么文物出土,和同時期的賈湖遺址有著非常大的差距,因為賈湖遺址創(chuàng)造了多個考古之最,不僅出土了中國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笛子,也就是“賈湖骨笛”,而且還出土了世界上自古老的文字雛形“賈湖刻符”。 在考古隊長孟華平納悶時,坐在了一個石條上休息抽煙,但孟華平隊長心想這都是雜草,為何這突然會出現(xiàn)一石條。懷著好奇心,孟華平隊長呼來了幾名考古隊員,將石條翻了過來,發(fā)現(xiàn)這并不是一簡單的石條,石條后背刻著一個人形,而人頭上方還有著一個“太陽”。當時的考古隊長就推測這是遠古時代,古人用來祭祀太陽神的,因而將其命名為“太陽人”。 當時孟華平隊長還帶著2名實習考古生,實習的考古生見識沒那么廣,覺得石條上的圖案是小孩子是刻畫出來的,根本不是什么遠古時代的文物。孟華平隊長知道后狠狠的呵斥了這兩考古生,并反問他們“你家小孩會在荒山野嶺刻石頭啊”。最后,經過現(xiàn)代技術的探測,發(fā)現(xiàn)這件文物確實是距今7000多年的文物。 |
|
|
來自: gudian386 > 《考古發(fā)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