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熱水器為什么要定期清潔熱水器加熱棒形成嚴重水垢 家用電熱水器在使用時,水里面鈣鎂離子會受熱分解,并在溫度高的金屬加熱棒表面凝聚形成水垢,也就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另外,自來水未被徹底凈化時,可能會含有膠體、顆粒物、鐵銹、泥沙等,它們也可以與水垢小顆粒結合在一起,形成加熱棒上厚厚的一層水垢,時間越長,水垢越厚。 熱水器鎂棒和加熱棒位置 更換鎂棒 為了有效避免水垢,現在很多熱水器都安裝了鎂棒。鎂棒的工作原理是陰極保護的原理,所謂陰極保護,就是給需要保護的金屬(熱水器加熱棒)補充大量的電子,使被保護金屬(熱水器加熱棒)體處于電子過剩的狀態(tài)讓金屬(熱水器加熱棒)表面達到同一負電位,金屬(熱水器加熱棒)原子因為不容易失去電子從而變成離子融入溶液。通俗來講鎂棒的金屬活性比鐵高,會優(yōu)先與水中的離子發(fā)生反應,保護了內膽和加熱管。但是鎂棒只在通電時才起作用,在使用過程中還會不斷消耗,在消耗完后需要更換。鎂棒的使用時間,受幾個方面的影響:使用熱水的溫度,水溫越高,對內膽的腐蝕越厲害,鎂棒消耗也就越快,建議熱水器熱水溫度設定在60度以下;熱水使用量,相同熱水溫度,熱水用量越大,鎂棒消耗也就越快;受地區(qū)水質影響,水質鈣含量高,硬度越大,鎂棒消耗的也就越厲害;鎂棒體積越大,使用時間越長。一般鎂棒的使用壽命為兩年,所以,如果兩年以上不清洗電熱水器,再加上水質不好,會產生很多水垢,這些水垢會沉積到熱水器內膽底部。 一旦加熱棒上附著了大量的水垢后,會極大地影響加熱效率,要達到設置的溫度,熱水器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同時,水垢太厚,內膽會過熱變形、鼓包甚至破裂。如果長期不清洗,連水管內都會結垢,可能將管道完全堵塞,破壞水循環(huán),嚴重時會造成爆管事故。 電熱水器內部結構圖 有人會疑問,熱水器用了兩年多了,為什么沒見到污水出來?因為電熱水器的熱水出水口在內膽頂部,進水口在內膽的底部,而水垢主要附著在加熱棒表面和沉積在內膽底部,冷水不斷進入熱水器內膽,熱水被擠壓到頂部,水垢在內膽底部沉淀下來,所以出來的水是頂部的干凈水,渾濁的污水也不會從洗澡的噴頭流出。但是,由于水垢在底部不斷堆積,會阻礙進水口進水,進水慢了,出水也相應變慢了。如果發(fā)現家里洗澡時,水流沒有原來那么大了,勢必要盡快清洗熱水器了。 電熱水器清潔步驟熱水器單路用水下部布局圖 電熱水器水垢堆積示意圖 通過對以上知識的了解,尤其是內部進水和出水位置的了解,我們可以簡單做到,在不用卸下熱水器的情況下,將電熱水器沉積在底部的污濁物清理掉。我們知道了,熱水器冷水進水口、泄壓閥(安全閥)、排污口都在下方,污濁物也在下方,所以,清潔熱水器時我們可以讓污濁物在這些位置更低的水口排掉。下面是一些方法: 熱水器三角閥 
 利用泄壓口排污 
 打開熱水器排污口 
 通過以上方法,每隔半年可以自己小清洗一次,這樣做既可以避免洗澡水被內膽沉積的污垢污染,又可以增強熱水器的使用效果,延長熱水器的使用壽命。 小編拙見,如有不妥,敬請指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