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圖文詳解公眾號鏈接:http://mp.weixin.qq.com/s/aMhAl_0XTmk6-bTOArVgzw 千字文的由來,讀者多有了解,因為和本文多有聯(lián)系,所以再不厭其煩介紹一回。 梁武帝蕭衍生卒為464年—549年,智永,陳、隋間僧人,大約在 557年—618年間,中間間隔很短,所以智永版本的千字文基本代表的千字文的原貌。因此文中圖片楷書和草書主要選自《智永·真草千字文》,為說明文字區(qū)別,才會引用其他碑帖。 據(jù)唐李綽《尚書故實》記載: “《千字文》,梁周興嗣編次,而有王右軍書者。人皆不曉。 其始乃梁武教諸王書,令殷鐵石于大王書中拓一千字不重者,每字片紙,雜碎無序。武帝召興嗣,謂曰:“卿有才思,為我韻之?!迸d嗣一夕編綴進上,鬢發(fā)皆白,而賞賜甚厚。右軍孫智永禪師自臨八百本,散與人間,江南諸寺,各留一本?!? 千字文原本是梁武帝給諸王練字的范本,選自王羲之碑帖的一千個字,由于文字零散,于是命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而且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成為中國成書最早的蒙學課本。 但多年來細心的讀者發(fā)現(xiàn)并總結出其中的重復字,竟然有七個:“云”:云騰致雨;禪主云亭 “昆”:玉出昆岡;昆池碣石“巨”:劍號巨闕;鉅野洞庭 “發(fā)”:周發(fā)殷湯;蓋此身發(fā)“潔”:女慕貞絜, 紈扇圓潔 “戚”:戚謝歡招;親戚故舊 “資”:資父事君;務“資”稼穡 其實這些所謂的重復字在當時是不同的,下面我來一一說明。1、“云”:云騰致雨;禪主云亭 云字原本在甲骨文中是同一個字,后來用來表示天象的都加“雨”字,其他的還用原型。所以在“雲(yún)”自誕生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直到近代文字簡化。二字用法是有嚴格區(qū)別的。在很多碑帖中二字同時出現(xiàn)就能很好的證明這一點。 雲(yún):大氣中的水蒸氣,凝聚而成小水滴或水粒時肉眼可見的集合體。以及相關引申意義?!稄堖w碑》“隨送如云”(見下圖中間字)。 云:說,引用,專有名詞。此處指云云山。古代封禪的地方。 《史記·卷二十八·封禪書第六》“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nóng)封泰山,禪云云;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 據(jù)《括地志》記載:“云云山在兗州博城縣西南三十里也?!薄? 《張遷碑》“詩云愷悌”(見下圖中間字)。 2、“昆”:玉出昆岡;昆池碣石 玉出“昆”岡,應作“崐”即“崐崘”或“崑崙”,昆侖山,山名。專屬名詞。是典型的形聲造字。書法僅散見于道教經(jīng)文如《王羲之·黃庭經(jīng)》(見下圖左二)和各種版本的《千字文》。 “昆”池碣石中的昆,就是“崐”簡化字。應用較多,主要指后代。如《張遷碑》中的:“以示后昆”。(見下圖左二)《王羲之·孝女曹娥碑》中的:“以招后昆”(見下圖中)。 “昆池”即昆明池,或稱滇池。3、“巨”:劍號巨闕;鉅野洞庭 “巨闕”是古代名劍,相傳為春秋時期鑄劍名師歐冶子所鑄,巨闕鈍而厚重?!熬蕖笔蔷氐谋咀?。(見似近而遠非親戚|“臣” “巨”)以此看這個“巨”倒是和“矩步引領”的“矩”才是近親。 “鉅”野洞庭,鉅野:古地名,在今山東省巨野縣北五里。今簡稱“巨野”,“鉅”造字本意是古代的鋼。 這兩個字在此處都是專屬名詞,不能通用。 4、“發(fā)”:周發(fā)殷湯;蓋此身發(fā) 這兩個發(fā)本身就是兩個字,讀音也不同,是文字簡化后和並而成一個字的。簡化字書寫方式采用的是“發(fā)”的草體。這兩個字在智永千字文中書寫區(qū)別清楚。 周“發(fā)”殷湯的本字應該是“發(fā)”[fā]。 發(fā):發(fā)射,引申為出發(fā),出征。 蓋此身“發(fā)”的本字應該是“髮”[fà]。 髮:指人或動物的毛發(fā) 。5、“潔”:女慕貞絜;紈扇圓潔 這個潔字倒是很接近。絜是一多音字,讀作xié,本意是指量物體的周圍長度,也泛指衡量?!皾崱辈皇恰敖e”的簡化字。 后來不知何時增加了“干凈,清潔”的意義,讀作jié。《爨寶子》中“冰潔簡靜”,用的就是“絜”字。(見下圖左二) 之后為了和原意加以區(qū)分,在左加上偏旁“氵”,成為“潔”,專門表示潔凈。(可能是用水沖洗一周表示干凈吧。)最后簡化為“潔”。 雖然古時“絜”“潔”二字在表示潔凈時可做通假字,但此處分作二處也很合理,畢竟“絜”字的,其他用法過于少見,既然皇帝選了這個字,就必須使用,僅僅意義上相通也不為過,并不是周老先生不能盡善盡美。6、“戚”:慼謝歡招;親戚故舊 在智永的真草千字文中,這兩個戚的草書看起來是一樣的,但是這兩個字卻完全不是同一個字,草書“慼”應該是一種省減的寫法。 在現(xiàn)在漢語解釋中,“慼”和“慽”都同“戚”,但古時候“慼”和“慽”專指憂傷?!稘h · 鐘繇 · 宣示表》“同國休慼”(見下圖左二) “戚”和“戉”近似,應該是禮樂的兵器。加“尗(音熟)”指因婚姻聯(lián)成的關系。泛指親屬?!短?· 柳公權 · 神策軍碑》“繼以姻戚”(見下圖左二) 7、“資”:資父事君;務“資”稼穡 這個資字更是簡單清楚,務“資”稼穡,是后人誤將“茲”字寫成“資”。所以這個根本就不是重復字。在智永的千字文中書寫得很清楚。 資:資助,引申為供養(yǎng)。 茲:這,指代后面的“稼穡”。 由此可見千字文中并沒有重復字,我們現(xiàn)在看到重復的字都是漢字在簡化合并過程中造成的。希望本文能給愛好蒙學的讀者提供幫助,不僅能了解文字的異同,更能體會古人治學的嚴謹態(tài)度。 丁酉 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