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男子自從在高鐵上霸占別人的座位,而且不管別人如何勸說就是不起來之后,就開始走紅網(wǎng)絡。古語云:不能名垂千古、那就遺臭萬年。出名對這位男子來說,當真是十分重要。于是,繼高鐵霸座之后,他又先后被爆出“拍視頻調侃熱點事件”、在海關的時候插隊欺負女生兩個熱點。接二連三的惡行讓網(wǎng)友們忍無可忍,于是爆出了他的手機號和身份證號,讓他陷入了被無限騷擾的糾纏中。 網(wǎng)友們之所以這樣,一方面是由于國家對他的處罰力度太輕,沒有起到真正的威攝作用;另一方面,他本人也大放厥詞,稱處罰對他根本沒影響。這才惹怒眾網(wǎng)友,讓他的手機天天處于被騷擾狀態(tài),即使更換新號都無濟于事。而這位勇敢對抗全國網(wǎng)友的“霸道男”,也開始感覺到痛苦,并說自己已經(jīng)有心理創(chuàng)傷。 這是由“傷害者”到“被害者”的典型案例。   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傷害者”與“被害者”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因素下,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霸道男開始是一名傷害者,但是,隨著事件的發(fā)酵和網(wǎng)友的憤怒,他逐漸轉變成為一名“被害者”。而也有一些人,開始是“被害者”,但卻在不斷受到傷害的過程中發(fā)生心理變化,而轉變成一名“傷害者”。 其實,無論是“傷害者”還是“受害者”,在心理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 傷害者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損人利己,二是損人不利己,三是被迫傷害。 損人利己者是為利而傷害,因此利得而害止,它是人性自私一面的具體表現(xiàn),傷害者在實施傷害后并無罪惡感,內心感覺很快樂。多見于生活中只顧自己、從不考慮他人的人。 損人不利己者是因病而傷害,主要來自于個人心理狀態(tài)的扭曲。這種人在傷害他人的同時,自己亦會感受到痛苦和糾結,因此并不快樂。多見于產生心理問題或患有心理疾病的人。 被迫傷害則是因情勢而傷害,或者被他人脅迫,或者被環(huán)境所迫,再或者是無意或不小心造成傷害。這種人在傷害他人后會深感愧疚,無法原諒自己,成為他難以消除的心理陰影。前面所說的由“受害者”轉變成的“傷害者”,多是此種類型。 對于受害者來說,要怎樣保護自己,盡可能的避免傷害呢?   首先,要提升感受力,學會感受他人的心理狀態(tài)。 每個人都有自己特定的頻率,當你不斷提升自己的感受力并能夠隨時感受他人時,你就能夠及時覺察到對方的心理狀態(tài),并根據(jù)自己的感受決定與對方之間應該保持怎樣的距離。 其次,要提高應變能力,懂得在意外發(fā)生時如何處理。 意外隨時都會發(fā)生,而在意外中受到傷害或遭受損失時,你的應變能力決定了你受傷害或受損失的程度。如果能夠讓自己保持一顆警覺心,隨時洞察意外的產生,并在意外到來的時候能夠做到準確判斷、迅速處理,就能夠把傷害或損失降到最低。 當然,還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盡可能保持好與周圍人的關系,讓自己無論在語言還是行為中,都能夠做到不傷害他人,就能把自己成為被害者的系數(shù)降至最低點。 最后,愿人人都能夠健康快樂,盼整個社會再無傷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