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那么多的清宮戲,尤其是熱門的《孝莊秘史》、《少年天子》、《康熙大帝》、《延禧攻略》、《獨步天下》等,看電視劇中的過程中,總是有意無意間聽到滿清八旗,那么,請問你知道滿清八旗究竟是哪八旗嗎?他們的代表人物又是誰嗎? 下面,我?guī)ьI(lǐng)大家一起探秘清朝的八旗制度: 一、八旗起源 八旗制度最初源于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jié)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shù)增多而需統(tǒng)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記住這個名詞“牛錄”,這是八旗的最小組織單位)。女真人在對外防御與征伐過程中采取了以牛錄額真統(tǒng)領(lǐng)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 為便于統(tǒng)一指揮大規(guī)模的圍獵或作戰(zhàn),需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志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于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這個為“旗”的來源。 二、制度確立 努爾哈赤 八旗制度的真正確立,離不開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年出生的努爾哈赤,于1584年首設(shè)黑旗,1601年進行整頓,初設(shè)正黃、正白、正紅、正藍4色旗,編成四旗;1615年增設(shè)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正式確立。 滿清實行八旗制度,遵循了丁壯戰(zhàn)時皆兵,平時皆民,使軍隊具有極強的戰(zhàn)斗力。(今天我們說的八旗,更多的是指代八旗滿洲。) 入關(guān)前,八旗中的正黃、鑲黃兩旗由汗王(皇帝)直接統(tǒng)領(lǐng),其它6旗分別由汗王的子侄統(tǒng)領(lǐng)。順治八年(1651年)多爾袞死,順治帝親政,收多爾袞所轄的正白旗歸皇帝統(tǒng)領(lǐng),于是形成了上三旗與下五旗。 多爾袞 三、八旗的組織形式 還記得八旗的最小單位組織是什么嗎?沒錯,就是“牛錄”,300人構(gòu)成一個牛錄,首領(lǐng)稱之為“牛錄額真”(滿語);牛錄既是一種社會組織,也是作戰(zhàn)時的一個單位編成,每牛錄300戶,每戶出一個壯丁,父死子繼,兄亡弟代,在全軍出動時才有每牛錄300人。一般作戰(zhàn),每牛錄只有幾十人。(1牛錄300人) 5牛錄為1甲喇(隊),設(shè)甲喇額真(參領(lǐng))1人;(一隊1500人) 5甲喇為1固山,設(shè)固山額真(都統(tǒng)、旗主)1人,副職一人,稱為左右梅勒額真(副都統(tǒng))。(一旗7500人)。 據(jù)史籍記載,當時編有滿洲牛錄308個,蒙古牛錄76個,漢軍牛錄16個,共400個。此時所編設(shè)的八旗,即后來的八旗滿洲。清太宗時,又建立八旗蒙古和八旗漢軍,旗制與八旗滿洲同。八旗由皇帝、諸王、貝勒控制,旗制終清未改。 八旗 四、八旗的代表人物(有些人你絕對想不到) 1、正黃旗:索尼(康熙初年西大顧命大臣之首)、納蘭性德(清朝第一詞人)。 鑲黃旗:富察皇后 2、鑲黃旗:孝賢純皇后(今天很火的那位富察皇后)、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鑲藍旗,后抬旗入鑲黃旗)。 3、正白旗:榮祿(據(jù)說是慈禧的情人)、端方、婉容(清朝最后一個皇后)、曹雪芹(紅樓夢作者)。 4、鑲白旗:善耆、阿桂(名將)、載澤 老舍 5、正紅旗:老舍(舒慶春,滿族)、和珅(乾隆爺時代的權(quán)臣) 6、鑲紅旗:珍妃(光緒皇帝的寵妃) 7、正藍旗:崇綺(清朝唯一一位旗人狀元) 8、鑲藍旗:侯寶林(著名相聲大師,郭德綱的師祖)、肅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