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我們與他人溝通時,顯然,對方的觀點并不總會令人愉悅,然而,有時你會對此感到排斥抵觸,有時卻能欣然接受,可見,問題的關(guān)鍵并非是在對話的內(nèi)容上,而是對方說話的方式。這就是原則二所提出的,為你的對話營造安全感。 事實上,很多時候談話雙方不歡而散,是因為大家都只關(guān)注對話的內(nèi)容,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生活并不總是一個辯論場,我們更多的是在交流觀點,而不是爭個高低對錯。如果你能夠在對話的同時觀察對方的情緒變化,適時作出調(diào)整,為對方營造出安全感,將會大大提高關(guān)鍵對話的成功率。 怎樣知道對方失去了安全感呢?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兩種最常見的表現(xiàn)方式——沉默和暴力。 沉默是對方抗拒與你進行交流,他們開始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避開敏感話題或者干脆退出對話。暴力則表現(xiàn)為獨斷專行,強迫對方接受自己的觀點,為別人貼上“標簽”甚至是對別人進行人身攻擊和威脅恫嚇。 我們會習慣性地把沉默和語言暴力理解為對方的挑釁、輕視,故意激怒自己,那么不妨換種方式思考——他們只是在對話中失去了安全感,你讓他們感到不安。當你敏感地觀察到對方出現(xiàn)了沒有安全感的表現(xiàn)時,你要意識到對話有可能偏離軌道了,立刻停下來,退一步,緩和氣氛,讓你們的對話回到正軌上。 怎樣營造一個安全、舒適的關(guān)鍵對話氛圍呢?僅僅關(guān)注對話內(nèi)容和對話氣氛還不夠,別忘記你才是唯一能做出改變的人,因此最重要的是監(jiān)督自己,不要讓自己成為失敗對話的創(chuàng)造者。顯然這并不容易,我們總是甘心做情緒的奴隸,而學不會控制自己,這就是成功而高明的對話者與眾不同的地方。 營造對話的安全感,首先要讓你們的對話有共同的目的,也就是照顧雙方的利益出發(fā)點。為什么一個人的“批評”讓你欣然接受,因為你感到他是從你的利益出發(fā),他是值得被信任的。就是這樣,強調(diào)并尋找你們的共同性,這需要你學會設(shè)身處地的感受對方的需要,而不是一味以自我為中心,從“我”到“我們”,這是開啟對話的重要的前提。 共同目的可以開啟對話,那么成功的維持對話則需要尊重。我們總是在強調(diào)尊重,事實上尊重就像空氣,它存在是你不會特別在意,一旦消失了,就會讓人們的情緒格外敏感。你不經(jīng)意的表情和動作往往反映了你的真實想法,這種不尊重被對方捕捉到,所有之前建立起來的信任和愉快就會化為烏有。 真正需要我們修煉的恰恰是如何尊重你不愿意尊重的人。作者在書中提出,失去尊重感往往是因為你覺得對方和你不是一種人,你們完全不同,所以你會不由得輕視對方。要想改變這種情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告訴自己:你們是差不多的人,放下自己的優(yōu)越感,不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學會理解并感受對方,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場成功的對話。 這是《關(guān)鍵對話》的第二篇分享,感謝您的閱讀,有興趣可以留言評論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