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河岸坎作釣,野釣大板鯽魚和大鯉魚,收獲一條10斤的野生大草魚,現在雖然以及入秋了,現階段很多的地區(qū)依舊是溫度呈總體上升趨勢,深水的水溫沒有上升起來,但是河溝里的野生大草魚還待在較淺是水域,我選擇一天中,日照時間最長的水域里布窩,釣大鯉魚要比大草魚的布窩深一米到一米五,重要的是我首選高岸坎位的釣點,河邊的岸坎下作釣,水下坎位也是不錯的釣點。  偶爾釣釣鯉魚和草魚,我認為還是非常刺激的,但是釣個大的野魚,多了也是比較麻煩的,首先拿回家就成了累贅的問題,路途遠了野魚死就沒有意思了,我這段時間都是釣傍晚的兩小時,回家已經天黑,只能夠第二天或者第三天吃,大魚不僅占地方,養(yǎng)起來又特別的干擾睡眠,其次家人對鯉魚已經厭倦了,見了鯉魚就搖頭,完全不如野生的鯽魚,又不占地方,烹飪簡單,煲湯又好喝。  所以我還是更喜歡釣野生大板鯽魚,無論大板鯽魚還是小土鯽魚,手魚竿垂釣輕巧及手感舒服,釣大魚多么的寂寞,守幾小時就等那可憐的幾口咬鉤,好養(yǎng)護好打理,由于附近粉絲釣友還比較嫉妒我釣到的幾個大魚,而他們卻釣不到,可見還是釣法的問題,下面把我認為應該注意的一些細節(jié)寫出來,供還沒有熟練釣取野生大鯉魚和草魚的粉絲釣友們參考。  我釣大鯉魚和大草魚,操作上都是完全基于釣野生大板鯽魚的理念一樣,除了魚竿不同和誘餌不同之外,很多都是相通的,首先魚鉤要小而鋒利,使魚鉤容易入口,一吸入口,這樣是不跑魚的關鍵,魚鉤尖劃指甲,劃不動最好,否則換魚鉤,鋒利的鉤尖會在第一時間扎進魚嘴,干凈利落毫不遲疑,魚越大嘴巴越綿實,只要扎在魚的嘴上就沒有脫鉤的可能,但有的粉絲釣友認為金色魚鉤反射陽光會吸引魚注意,但是請想一下,魚在水下,魚鉤如何反射光線?  
 其次,魚餌要小,鉤門外露,魚餌要在刺魚時容易脫落讓位,不能夠阻擋鉤子扎入,這個跟釣酒米是一樣的,魚吸餌帶入鉤子,掛鉤時感覺餌太硬,少掛一點,來回拉幾下,就可以了,刺魚嚴格的來說,只要做到了這一點就不需要刺魚動作,我釣魚都沒有刺魚動作,魚拉直線,一頓拉桿后我就完成了刺入。  
 釣野生大板鯽魚往上抬魚竿順勢就起魚了,這樣的好處是野生大板鯽魚,在上鉤的第一時間感受不到沖擊,野生的大板鯽魚就不會反抗,十多斤的大鯉魚和大草魚,也會被你慢慢頂到接近水面,它們才開始反擊竄逃,這關系到驚不驚窩子的問題。  首先要明白,下層魚不會管上層魚的死活,它吃它的,如果大力拉起魚竿刺魚,魚會立即驚慌逃竄,馬上窩子就毀了,同時不刺魚,魚鉤掛口的過程會相對長些,猛力的刺魚,瞬間魚鉤往外奔,萬一此時魚剛好張開嘴巴,鉤墜距離就非常重要了,它同樣關系到入口的難易,這個距離是根據魚線的柔軟度決定的,鉤墜距離短了,鉤餌會受到來自墜子的拉力,所以魚線硬就要加大這個距離,鉤餌最好處于不受力狀態(tài)。  
 暗淡的水底魚吃餌是依靠味覺的,水波震動來辨別食物位置的,所以窩子安靜后就非常容易釣獲大魚了,而當窩子里小魚泛濫,魚星此起彼伏時,往往很難有釣獲,魚星消失后就該打起精神了,注意絕對安靜,還有就是千萬不要補窩,十分鐘左右就換魚餌來保持魚餌的香味及新鮮程度,也可以把魚餌掐掉一部分來增加香味,這就是野外釣大魚的經驗以及技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