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諺云:“七月楊桃八月楂,九月栗子笑哈哈”。金秋時節(jié),板栗熟! 我從小就愛吃板栗,每年板栗收獲后,家里都會給小孩子留夠整個冬天的吃食,每到饞嘴的時候,就拿幾個出來,放在灶里燒,有的時候忘記開個小口,不一會兒,灶里就象放鞭炮一樣,“嗵嗵嗵”的響,總在這個時候后悔不跌,因為里面的栗肉就不知道被炸到哪里去了,在一堆灶灰里找?guī)讉€栗子還是有難度的。以至于時至今日,我還是覺得燒的栗子最好吃,就是糖炒栗子也趕不上,畢竟那是小時候的味道。 栗子吃起來美味,可是把栗子從樹上打下來也是一項高風(fēng)險、高體力的勞動,打完一茬栗子,總是被栗球扎的渾身是刺,每年被栗球扎傷眼睛看急診的也是大有人在,所以啊,吃著香噴噴的栗子時,也要時常感恩農(nóng)人的辛苦付出。
節(jié)錄幾本中國古代本草對于板栗功效的描述:
1、《別錄》:主益氣,厚腸胃,補腎氣,令人忍饑。 2、《唐本草》:嚼生者涂病上,療筋骨斷碎、疼痛、腫瘀。 3、《綱目》:有人內(nèi)寒,暴泄如注,令食煨栗二、三十枚頓愈。腎主大便,栗能通腎,于此可驗?!督?jīng)驗方》治腎虛腰腳無力,以袋盛生栗懸干,每旦吃十余顆,次吃豬腎粥助之,久必強健。蓋風(fēng)干之栗,勝于日曝,而火煨油炒,勝于煮蒸,仍須細嚼,連液吞咽,則有益,若頓食至飽,反致傷脾矣。 簡而言之,就是板栗有強筋壯骨、活血止血、健脾益胃的功效,但是不可貪多,過食反而會有消化不良、胃脹、反酸的感覺,尤其是晚上,宜慎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