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句詩出自一首高適寫給陳希烈的詩,彼時,陳希烈還是大唐左相,身居高位而尸位素餐?;\罩在奸臣李林甫的陰影之下,陳希烈只能閑居在家,稍有疏忽,便是告老還鄉(xiāng)。 你說他貪權(quán)也罷、貪戀這榮華也罷,作為大唐八百宰相之一,他雖然毫無建樹,卻也無甚大過。也正是因為陳希烈的毫無建樹,引起朝野的不滿,高適就是其中之一。 說起陳希烈的升遷之路,也是得來甚易。這貨精通玄學(xué)、博覽群書,正好當(dāng)時的皇帝唐玄宗也好這口,于是李林甫便投其所好,建議升遷陳希烈為左相。玄宗聞之大喜,不僅給了他宰相之職,還把寫詔書這樣的重任交給了他。 莊周馬 得虧陳希烈胸?zé)o大志,在朝堂之上翻不起多大浪。要是跟高俅一樣心眼兒多,估計就又是一個李林甫了。 陳希烈高升左相之時,高適又在做什么呢?史書記載,天寶六年,陳希烈為左相,此時的高適還在楚地游歷,說是游歷,其實就是賦閑在家沒事瞎逛。一直到天寶八年,才被授予封丘尉一職。 高適何等曠世奇才,又有軍功在身,快五十歲了才得了一個封丘尉。你陳希烈不過是憑借一張嘴兩頭說,就成了宰相?這個世道不公??! 歸田園 明眼人都知道陳希烈不過是個傀儡宰相,可陳希烈卻樂在其中。陳希烈的不作為,引起朝中大臣怨聲載道。高適的《留上陳左相》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問世,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勸退陳希烈:去此從黃綬,歸歟任白頭。 我們來看看這首詩。
高適這個邊塞詩人,內(nèi)心曠達(dá),可懟人干架一點都不輸那些筆桿子。這首詩第一句就給陳希烈來了個下馬威:德以精靈降,時膺夢寐求。很明顯的在嗆陳,說你沒有這個德行,就不要吃宰相這碗飯,德不配位,必有余殃。 然后呢,就如其他樂府詩一樣,開始舉例子搬古人,指桑罵槐。又是說他資高論、挹大猷,又是說他連戶牖、嗣弓裘??傊褪且痪湓?,你丫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大戶人家了,別特么得寸進(jìn)尺了。 你不光要考慮個人的榮辱,還要想一下時代的進(jìn)程啊。你說你有什么資格去當(dāng)宰相?你是能為吉甫頌,還是善用子房籌?無才無德,凈拍馬屁,還不麻溜兒回家種紅薯去啊。 說完這些之后,高適拋出了自己的核心觀點:高山不易仰,大匠本難投。做人呢,最重要的是知難而退,高山仰止。 范蠡船 最后,才輪的上莊周馬、范蠡船登場,這些,不過是高山仰止后的點綴而已。 高適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對政治的敏銳嗅覺也比別人靈敏。他早就看出來陳希烈不過一傀儡,人并不壞,只是被李林甫利用而已。?同為文人,他真的想幫一把陳希烈,卻又不能明說,只好以詩來暗示。 《古樂府飛龍曲》之飛龍,乃是漢樂府《飛龍引》,原本就是一首勸退詩。這點,對于博覽群書的陳希烈來說,不可能不知道。 唉!都是被榮華富貴高官厚祿迷失了雙眼,陳希烈對高適的勸告,視而不見。這也難怪,堂堂一國宰相,怎會聽信小小縣令的勸言?我想,陳希烈在看了這首詩之后,便將它置之高閣,再無過問。 什么天地莊周馬,什么江湖范蠡船,陳希烈深居高宅不一樣過得很快活?要什么風(fēng)塵與霄漢,看什么瞻望日悠悠,都是瞎扯淡!老子拍了幾十年的馬匹,還不就是為了這一刻的光宗耀祖? 五年之后,安史之亂爆發(fā),陳希烈所有的靠山都倒塌的那一刻,所有的繁華都如泡沫一般碎裂。他并不甘心輝煌逝去,投靠了叛軍,而高適卻投靠了太子。 安史之亂平息之后,高適活捉了陳希烈。不知道兩人再度相遇的那一刻,陳希烈是否想起當(dāng)年高適為他寫的詩? 唉!死則死矣,高適請求黃帝給他最尊嚴(yán)的死法:在家中飲鴆。陳希烈在端起鴆酒時,方知莊周馬的曠世,方知范蠡船的豁達(dá),一切,皆晚矣。 夢與黃犬 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zhí),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 |
|
|
來自: 昵稱53120115 > 《詩詞》